感悟父子真情,學會品析人物──《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4、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地震中的父與子》中的父親是以一種什么樣的方式去表達他的愛的,兒子又從這偉大的父愛中得到了怎樣的力量。
二、大聲快讀、整體感知
要求:
以最快的速度通讀全文,了解課文故事的梗概。讀的過程中畫下不認識的字詞,自己查字典解決。
三、接讀課文、復述故事
操作:
選定幾名同學接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記錄出問題的地方,然后集體糾正;指定一二名同學復述故事的梗概。
四、小聲細品、提出問題
要求:
輕聲讀課文,可以通篇讀,亦可選擇重點段落細品,把自己不懂得地方用曲線畫出來打上問號,把自讀懂的地方,用鉛筆在空白處寫出感悟。
五、歸納問題、小組探討
操作:
老師歸納學生的問題,寫在黑板上;學生選擇一個或幾個問題,以小組的形式集體探討,邊探討、邊讀文、邊記錄。老師巡視深入小組與其共同討論,要求給學生足夠的時間。
六、默讀課文、深入思考
要求:
針對剛才小組內的討論,自己找出有關段落反復默讀品味,重新寫下感受。
七、整理思路、班機匯報
各組指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八、整理筆記、反思收獲
整理自己在這節課中所提過的問題,參加討論過的問題,得到的收獲。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地震中的父與子》,知道了故事的梗概,并且也對其中的部分問題進行了討論,今天我們這節課的重點是深入的體會文章當中描寫的是怎樣的一位父親,他的偉大之處在哪里?而作者又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表現出來的?
二、回憶故事、簡評父子
操作:
回憶上節課我們的學習,簡單的說一下你認為這是一對什么樣的對父子。(“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
二、賞析詞句、品評父子
操作:
1、理解“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包含了幾層意思?
一是父親了不起,再是兒子了不起。
2、畫出文章當中能夠表現父子了不起的詞句(描寫父子語言的句子和描寫父親外貌和動作的句子),細細品讀,寫下感受,看看他們了不起在什么地方。
3、指名讀自己畫出的句子或段落,說出理由,然后有感情的去朗讀它:
“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學樓,已變成廢墟。”
“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生大,請你離開。”
這些客觀的環境,給這位父親的救援帶來的極大地困難和危險,然而他又是怎樣做的呢?當其他的父母哭喊著離開的時候,這位父親又是怎樣做的呢?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再沒人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