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口語交際·習作》教材培訓講稿
【內容特點】1、整合特點:
⑴ 八個單元八個專題,每個單元的《口語交際·習作》與導語、課例、回顧·拓展四大部分都是圍繞一個專題安排,各部分相對獨立而又必然聯系。
⑵ 口語交際與習作緊密聯系,整合一體,說了要寫,寫了還要說:
例如,第三組“學習說明性文章”,重點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說明方法。在導語部分提出要求,課例了解領悟本課的說明方法,有了課例說明方法的感性認識,在《口語交際·習作》中嘗試讓學生應用一些基本的說明方法,在回顧拓展中的“交流平臺”里讓學生歸納本單元所用的說明方法,后者既有《口語交際·習作》的延續,也有綜合性、理性的提高和認識。
2、單列特點:
與低中段不同的是,適當調整教材體例,將《口語交際·習作》單列。在編寫上,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靈活,指導更加得力,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的聯系更加緊密。有先說后寫,有先寫后說,有二者可以靈活處理的。在內容上提供多個角度,在表達上提倡多種形式,增加了選擇性,為學生回歸常態進行口語交際、自主進行習作,留有更大的創新空間。例如:第一組《口語交際·習作一》緊扣單元專題“我愛閱讀”給學生提供了三個角度:
⑴ 由課例導出“獲得讀書的啟示”,在你的讀書經歷中有什么樣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可以談你和書的故事,也可以談你讀書的體會。(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⑵ 采訪身邊愛讀書的人,可以交流采訪的經過,可以談談采訪的心得體會:
(做筆記,仿照課文整理采訪記錄。)
⑶ “開卷有益”與“開卷未必有益”的辯論會:
(可以寫辯論的經過,可以寫自己的看法。)
從口語交際到習作都體現了上述特點。關于每一組的內容和特點,大家在教學當中可參照有關材料解悟,因為時間關系在這里不再一一贅述。
【口語交際教學】
通過五年級口語交際實驗,教法上有以下幾點體會:
1、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學生愛說:
要根據話題內容,設計導入方式,組織教學,引導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練習,有話可說,有話愛說。另外鼓勵學生表達,不要打斷學生講話的思路,引導學生暢快地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說:班內有一個學生叫朱文利,作文寫得很好,這說明她的書面表達能力很強,而且她的書法特棒。她是一個優秀生,可她性格內向,平時就不大喜歡說話,因為她是一個優秀生,小組討論推選班內交流的時候總是推她,可她總是讓我費很大勁才愿站起來說,還不愿離開位置到講臺,當然說得也不是很好。我觀察了幾次,想著她可能有心理障礙。就想著有個機會對她特別關照一下。恰巧,她在一次書法比賽中獲了二等獎,全校最高的,領的獎品比別人都好。我心想機會來了。領獎以后,我問她有什么感受啊?她說不出來,我本想讓她在我這里說一說,然后再面對全班同學。一看不行了,我改變了方法,就對她說,老師想讓全班同學向你學習,都寫一手好字,你能不能給同學們介紹一下經驗呀?你想到哪兒說到哪兒,圍繞書法的話題,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愛說什么就說什么,比如,練字的經驗、技巧、體會都行。她答應了。說得很好,因為自豪,她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同學們聽得正帶勁,她突然哭了。同學們呀的一聲,我暗示同學們不要打斷她,讓她哭完。我當時這樣想的,哭也是一種表達方式,也是一種情感的渲泄。而且這個時候還能培養聽的同學學會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而且能耐心而又認真地等待朱文利同學繼續說。朱文利同學哭完以后,對我說,老師我能說在班內不該說的話嗎?我詼諧地說,學生沒有在班內不能說的話,對老師也沒有不能說的話,你大膽說就是了,哪怕批評老師,我喜歡直言不諱的學生,我平時寫文章想讓別人批評,花錢人家還不愿意呢,無償的批評我為什么不要。她被我逗笑了。后來她幾乎是傾訴了,但說得很暢快。她說自己雖然獲了獎,感到非常自豪,可雙休日時間父母給她安排得滿滿的,沒有時間干自己喜愛的事情。我問,你不喜愛書法嗎?她說喜歡,我問你還喜歡干什么?她說幫媽媽做家務,還說媽媽太辛苦了。我心想這下好了,這不是現成的教材嗎?真是巧,下節課正好是口語交際《父母的愛》,就從這位學生開始吧?結果那堂口語課上得非常好,爭著搶著,人人參與,我幾乎沒多大引導就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了這個基礎,習作更是好上加好,全班草稿一次性通過,一多半的同學得了優秀。這樣就完了嗎?沒有,我們知道,口語交際最終目的是實用性。口語課的主導舞臺雖然是在課堂上,但還必須讓學生用之于實踐。在總結評價的最后,我用詼諧的語言說,誰讓我的學生哭泣我不愿意誰,朱文利同學的難處包在我身上了,今天下午我就給她家長談話,書法要好,愛心也不能丟掉。哇噻,這一下子學生全放開了,高呼,老師老師我愛您?后來我把家長請到了學校,家長接受了我的建議,保留書法班的學習,另一個數學輔導班取消。但是,我給朱文利說,家長擔心你的數學成績怎么辦呢?朱文利立馬說,老師我向你保證,我這學期數學成績一定超過上學期。結果怎么樣,在暑假前的期末考試中,她數學考了滿分,語文考了98分,全年級總成績第一。成績出來以后,我思考了很多。什么叫聰明?其實就是一個興趣問題,一個精神狀態問題,心情好了聽起課了效率就高,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哪還用加班加點的學習呢?不管什么課,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么?那就是對學生的成長真正起到推動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