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口語交際·習作》教材培訓講稿
習作要求的多元化多角度多體裁,就是要給學生一個表達的自由空間,比之過去的單向命題,不要讓學生感到寫作頭疼,讓學生在作文中體驗到快樂,尤其是習作水平較差的學生。面對一些頭腦空空的學生,你的寫作技巧講得再好,對他來說起得作用不是很大,因為他的大腦習作資源太少了。怎么辦?除了培養他們的讀書興趣、擴大閱讀量積、極參與活動這個慢功以外,還要對他們放寬要求,鼓勵他們模仿,允許他們長時作文,或者補寫作文。所謂長時是指一般學生一節課能完成草稿的可以對較差的學生放寬一天,甚至一周,再寫不出來,可以繼續一下周的習作,隔一段時間回頭再補。也就是說,不給學生任何壓力,想寫再寫,最后達到愛寫。既然這樣,對這樣學生的習作評價更要體現以“表揚鼓勵”為主,每一篇作文都要抓住一個閃光點給他鼓勵和信心。一篇作文沒有一個閃光點是不可能的。立意、情感、一段精彩的話、一個好句子,甚至一個標點都可以借題發揮狠狠地表揚一下。我班有個叫吳鵬的學生,他的家庭情況特殊,也許他不懂事,自己號稱自己五個媽媽。這個學生學習習慣不好,是班內最好動最調皮的學生,作文當然屬于較差的。可就有一篇作文被我發現了。說明一下,我對學生的習作要求是,草稿不通過的不能謄寫,而且我看草稿的時候從不看學生的姓名。只要發現特別精彩的我回過頭來再看。他的作文題目一下子吸引了我!暗谝淮魏皨寢尅保褪堑诹M“父母的愛”那一篇。我再看內容,語言雖然不是很優美,但也做到了通順,最主要的是情感真摯飽滿。回過頭來一看是他的,我心釋然了。他有親身體會呀。這樣的習作是自然的流露,我們常說巧奪天功就是這個道理。一個計劃在我心中形成了。我先叫他在全班作為本次最優秀的習作來讀,然后叫他談談寫作的體會,最后指導他往網上或者報刊投稿。當然這個時候我們會看到他讀作文時的自豪感,談體會時的激動,更主要的是激發了他的讀書和寫作興趣,還改掉了許多壞毛病。他的這篇習作被星辰兒童文學網站登在首頁,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我的名字和他的名字,一搜就到。百度還有四個人為他的作文作了稱贊回復。
2、擴大閱讀,積累習作素材,注重實踐體驗:
學生習作中無話可說常常是因為平時素材積累不夠。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想像、閱讀等方式積累素材。例如,要讓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逐步學習觀察生活。一是在習作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的人和事,讓學生感到有很多東西可以寫;二是在生活中隨時提醒學生:這件事是否也可以寫到作文中呢?再如,習作的新意往往來自于作者對生活觀察的深度和獨特角度。要讓學生“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并通過恰當的語言表達這種感受。
當學生有了自己心里想說的話,有了對周圍事物的觀察,有了對現實生活的關愛與熱愛,才能提起習作的興趣,才會“樂于表達”。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但是從當前學生習作現狀來看,學生缺少生活體驗,學校與家兩點一線,他們似乎看不到今天的太陽與昨天有什么不同。語文實踐有助于學生習作能力的“自我實現”。只有親身體驗的才是最真實的,但是把所有習作涉及的內容都去體驗一下也是不現實的。所以要把兩者結合起來。語文實踐直接體驗,那么閱讀文學作品同樣也能獲得體驗,因為文學作品就是作家直接體驗出來的,而且還有思想提升的意義,還有開啟學生智慧的意義。第一組“采訪”,第二組的“策劃一次活動”,第三組的“我是小小推銷員”,第四組的“搜集資料”,第五組的“綜合性活動,第六組的課外延伸給父母講,第七組的“不忘國恥”還要*課外大量的“愛國”題材作品來感悟,第八組“我愛看的革命影視作品”,這都強調了語文的實踐性,沒有這些活動實踐,根本無法有效地完成習作。除此之外,擴大閱讀量是解決學生素材資源匱乏的有效途徑。曾經有一個錯誤的觀點,認為作家都要親歷才能寫出作品來。上海有一個少女作家,她寫上海底層百姓的生活如臨其境,細節非常真實,其實這位少女就是個中學生,父母都是高薪階層,根本沒去親歷體驗底層老百姓的生活。一開始根本沒人知道他是個少年作家,都以為是一個閱歷很深,至少在四十歲左右的中年婦女。他的作品發行百萬暢銷以后卻不愿接受記者采訪,后來才知原委。還有我們國人愛看的韓劇,大家知道怎么創作出來的嗎?百分之六七十都是家庭婦女編劇的。韓國牛,一個男人上班就把全家養活了。那些高學歷的家庭主婦在家閑著沒事干,就編些情呀愛呀恨呀離呀飛呀的,跟真的一樣,讓我們的國人看著很過癮,還掉眼淚,那些事她們都經歷了嗎?沒有。中國也有這樣的家庭婦女,為什么就沒寫出來呢?就是因為經濟發達地區文化也發達,人家有看書的時間和興趣,看得多了就明白了,原來寫作就是這么一回事啊,誰不會,咱也寫。寫得人多了,總一些優秀的被拍成了電影。舉這個例子的意識是說,要想讓學生寫好作文,必須讀得多。這可以說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誰都明白,但真正做起來要堅定不移,寧愿犧牲那些無關緊要的測試也要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因為我本人有寫作的業余愛好,幾乎月月都有文學作品發表。只要我教的學生非叫他愛讀書愛寫作不可。措施方法很多,但最怕的是流于形式,你說學校有那么多圖書有幾個學生去看的?要引導,他不借你來個全班借。最有效的方法是人手一本最好看的書,互相借閱,建立讀書筆記,利用班隊會、口語交際交流讀書心得,等等。時間長了,有了興趣,你不叫他讀都不行,F在我只要說咱這節課是拾來的,讀書,全班立馬歡呼。另外,還可以把自己看到的精短的小文章印發全班指導性的閱讀,這樣更好。我發表了近百篇小小說,適合學生閱讀的至少三分之一,凡是這樣的文章我都印發全班,學生一看老師的文章興趣馬上就來了,我再講講這篇文章是怎么創作來的,自然而然地就把怎樣從生活中提練素材理解了,也把學生的興趣感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