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導學案
學習目標
1、積累詞句。
2、結合讀、思、議、練,進一步了解細節描寫和心理描寫等方法及其作用。
3、通過找、劃、讀等方式,深刻領會毛澤東作為父親和領袖的常人情懷和偉人胸襟。
學在課前
永遠做學習的主人。相信自己,我能我會!
1、會讀會標:
讀課文3遍以上,標出自然段段序。
2、會畫會讀:
勾畫文中生字新詞,大聲讀兩遍。
3、自學生字。
將生字和多音字寫下來,注音,組詞,然后工工整整抄兩遍。
4、積累詞語。
在書上勾畫出來,再借助工具書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擬定: 勛鑒:
地域: 殉職:
奔赴: 尊重:
躊躇: 黯然:
狂轟濫炸: 原封不動:
情不自禁:
5、概括歸納:
抓住線索,知曉三封“電報”。用( )標出每封電報的內容。然后概括: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查找、了解課文的相關資料。
a、詩句“青山處處埋忠骨”的出處與意思;
b、“抗美援朝”。
c、毛澤東一家為革命做出的犧牲。
7、寫出預習中的其他疑難問題:
《青山處處埋忠骨》教案
教學目標
1、積累詞句。
2、結合讀、思、議、練,進一步了解細節描寫和心理描寫等方法及其作用。
3、通過找、劃、讀等方式,深刻領會毛澤東作為父親和領袖的常人情懷和偉人胸襟。
重點難點
重點是“方法”,難點是“情感”。
教學流程
一、導入:
一代偉人毛澤東是民族英雄,也是開國領袖。無情未必真豪杰,和我們常人一樣,偉人也有普通的情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齊讀課題:青山處處埋忠骨
你們已經預習了課文,題目里的“忠骨”指的是誰?為什么說是忠骨?“青山處處埋忠骨”是什么意思?
指導朗讀課題,讀出革命者血灑疆場,無怨無悔的氣概;讀出無畏無懼的豪情。
三、小組合作,閱讀感知
默讀課文,把自己深受感動的部分畫下來,注意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細節描寫,然后在組內交流。
毛澤東喪子后常人的悲痛:
毛澤東喪子后超人的胸懷:
四、展示交流
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小組為單位將自主、合作探究的結果展示出來,在全班交流。
(一)、體會悲痛―――驚聞噩耗。
(配樂)俗話說:哀莫過于喪子。岸英從小就顛沛流離,在父親身邊并沒有多少時間,慈父毛澤東此時已是近60歲的老人了。一位對于兒子寄予巨大期望的父親,卻得知兒子犧牲的消息。他的心情將會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