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冬陽·駱駝隊》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讀的入情入境,感染了我。你看,駱駝咀嚼食物本是一件極其平常的事兒,可作者卻將他描述地這樣的生動,讓我們深受啟發呀!
生:平常咱們寫作文時,很多時候都覺得沒什么話說,我想,那就是因為我們平常不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
生:小作者寫的事情很平常,但他寫的全是真實的,而且特別地生動,我們真應該向她學習。
生:觀察不只是說在嘴邊的,關鍵是在平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我們得養成觀察的好習慣,有時還可以把觀察到的通過日記的形式寫下來。那么我們的作文內容也就豐富了
師:對照自己平時的習作,同學們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總結了方法,看來真的是受益匪淺哦。
生:我還從最后一句話中知道知道作者干了一件傻事,他一邊看駱駝咀嚼,自己的牙齒也不知不覺地跟著動了起來,真好笑。
生:我覺得不好笑,因為那天我在讀到這兒的時候,腦袋里邊就在想駱駝到底是怎么咀嚼的,自己的牙齒也就不自覺地磨起來了。
生:我想小作者當時肯定看呆了,看傻了,眼睛一眨也不眨。
師:看起來雖然有點兒傻,可它卻充滿著小孩子的童真與童趣,讓人不由地發自內心一笑。誰來讀讀這句?
生讀。
生:我覺得他沒有把當時作者看呆了的樣子讀出來。
師:你來試試。
生讀。
生:我覺得他把呆讀得神了,就仿佛是自己身臨其境,讀出了作者的傻。
生:聽起來感覺很好笑,有點兒幼稚,自己的牙齒也跟著動起來。
師:咱們一邊想象駱駝咀嚼的樣子,一邊再來讀讀。
(反復品味,過程細膩、真實,學生在對重點詞句的品讀中,咬文嚼字,進行了扎實的語文基本功訓練,那些真真切切的感受都是源自于學生的內心,讓人回味。更重要的是學生已經走進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在作者生動語言魅力的感染下,學到了作者留心觀察的習慣,細致描寫的方法,學生的觀察水平、習作能力也就在這悄然中得到了提升,閱讀與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樸實而自然。)
師:同學們的朗讀充滿著童真、童趣,學習的勁頭十足,在剛才的第一個片段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一種學法,你發現了嗎?
生(思考,立即舉手):我知道了我們先把這個片段反復地讀熟,再勾畫出自己感受深刻的詞句,寫上了自己的一些感受。
師:你很會梳理。
生:我還有補充,最后還得把自己的感受帶到朗讀中去,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師:同學們非常善于總結學法,這對于學習幫助特別大,許多知識就是在不斷的總結中得到進一步地提升的。知道了新的知識,關鍵還得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接下來,請同學從后三個片斷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片斷,用剛才的學法進行學習,小組內同興趣的同學可以合作學習。
生自主交流后三個片斷,教師相機引導。
(掌握多樣的學習方法能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老師有意識地授之以漁,把更多的時間,更大的空間留給學生實踐,經過學生的努力,老師的引導學生學會了以“漁”捕“魚”,妙哉。)
五、深入體會,感情升華
師:這些童年生活的點滴片斷像一朵朵潔白的浪花翻滾著不斷向前,匯成了一條記憶的長河,以至于多年以后仍然記憶猶新,請同學們一起讀讀最后兩段,邊讀邊想,你知道了什么?從哪兒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