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師:你可真會學習,你采用了理解文言文的一種最基本用常用的方法“看注釋”。(師板書:看注釋)我們平時理解課文還經常用到哪些方法?(查工具書、聯系上下文)
師評:大家真能干。“聰惠”這個詞語在哪一個句子,請找出來。
出示:第一句話。
師:讀一讀,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么?
生:“梁國有一個姓楊的小孩才九歲,非常聰明。”
師:你說的“非常”是文中哪個字的意思?
指名讀。
師評:一個“甚”字將楊家小兒的聰慧表現得淋漓盡致。
師評:你不僅讀出了楊家小兒的聰明,還讀出了內心對他的的喜愛。
師:姓楊人家的小兒才九歲,就很聰明,我們就親切地稱他為“楊家小兒”好嗎?(板書:楊家小兒)
四、研讀全文,感受“聰惠”
(一)再讀課文,生自主理解課文。
過渡:那楊家小兒到底聰明在哪兒呢?請同學們逐字逐句理解這個故事。如果有困難,就找同桌同學幫幫忙。
(二)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對照原文請學生逐句理解)
過渡:經過自己的努力和同伴的合作,相信大家都讀懂了這個故事,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吧。
1、研讀: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全班朗讀: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師:(板書:孔君平)知道孔君平是誰嗎?(插入孔君平的資料齊讀,豐富課堂內容)
從這句話中你還知道了什么?
生: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他的父親不在家,就把兒子叫出來。
師:哪個字的意思是“就”?( “乃”)那“詣”字的意思是?(拜見)
生:的意思是(就,于是)
師:你來讀讀,你讀明白了什么?(孔君平經常來楊家玩,彼此比較熟悉)從哪兒看出來?為什么?
師評:你不僅讀懂了字面的意思,還讀出了句子的內涵。
2、研讀:“為設果,果有楊梅。”
過渡:父親的老朋友來了,恰巧父親又不在家,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聰慧的楊家小兒會怎么做呢?
齊讀這句話。
師:這句話你讀明白了什么?
生:楊家小兒為孔君平擺出水果,水果中有楊梅。
師:這里并沒有寫是楊家小兒為孔君平設果,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為上一句講了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所以應該是楊家小兒為孔君平設果。
師:這是待客之道。你真是不得了!文言文的語言表達十分精練,理解的時候我們就要根據上下文的意思加上一些省略的內容。
師:從這句話你還可以讀出什么?(楊家小兒熱情招待客人,還是個非常有禮貌的孩子)讀一讀。
評:從你的神情中,我分明看到了一個熱情好客的楊家小兒。
3、研讀:孔指以示兒曰: “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過渡:一個熱情好客的楊家小兒不由讓孔君平心生喜愛之情。早聞楊家小兒“甚聰慧”,現在又見“果有楊梅”,孔君平一時興起。
(師引讀)孔指以示兒曰: “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指名讀,齊讀。
師:你明白了哪些字的意思?
理解:示、此、未聞、家禽。
師:誰能連起來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
生:孔君平指著楊梅給楊家小兒看,并說:“這是你家的水果。”楊家小兒馬上回答說:“我可沒有聽說過孔雀是您家的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