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死前的嚴監生》教學設計及教師評課
教師評課
學校:喬小 班級:502 學科:語文
執教老師:張小萍 教學內容:臨死前的嚴監生
1.準備充分,教學過程流暢;
2.教學步驟清晰,注重教學細節;
3.抓住三次(情緒)、神態、動作的變化,揣摩人物內心的變化,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吳燕萍
1.教師課前準備充分,教態親切,學生課堂常規好;
2.注重課文中重點詞句的朗讀、理解,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
3.課外延伸工作做得很好;
4.結合課文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 ——俞娟英
1.抓文本,體會嚴監生著急、生氣的心情,并體會他內心想法;
2.體會作者寫人物的方法,“為什么不描寫語言?”這個問題好,引導學生體會描寫人物的特點,可以采用不同的辦法;
3.課外拓展的形式好,最好拿兩篇文章比較會更好。 ——高志剛
1.重視朗讀指導,讀出嚴監生的“著急”、“失望”;
2.抓住人物神態、動作的變化,揣摩人物內心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3.借助表格,組織學生自主探究,突出重點。 ——陳敏珠
1.教師教態親切自然,教學節奏不緊不慢,抑揚頓挫,不放過課堂教學中生成的任何一個教學資源;
2.課堂教學重點突出,難點得到突破,朗讀指導到位;
3.通過多種學習方法學習目標,教師作適當的引導,使課堂效果顯著。
——蔣婷娟
1.張老師教態自然,語氣親切,口齒清晰,能讓每位同學清晰地聽清問題,教學節奏不緊不慢,抑揚頓挫;
2.張老師抓住了課文中的幾個難句,通過自讀、個別讀的方法,不但讀通、讀順了句子,還很好地讀出了句子中蘊含的情感;
3.注重抓住局部(重點字詞)及表格的填寫,讓學生很清晰地理解作者的寫作特點,一個活生生的“吝嗇鬼”形象出現在同學面前,本文的重點得到很好的解決。 ——趙琴花
1.充分利用表格,用人物的動作、神態揣測人的心理活動,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
2.課前、課后的拓展資料,能對學生學習古文,對人物描寫了解更深入;
3.語文親切,如沐春風。 ——顧亞利
1.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充分挖掘文中的人物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