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死前的嚴監生》反思
《臨死前的嚴監生》反思
《臨死前的嚴監生》是第七單元人物描寫一組課文中的第二篇,節選自我國古典諷刺小說《儒林外史》。課文節選的片斷不長,只有區區三百字左右,但是語言精煉傳神,活脫脫地刻畫了一個吝嗇鬼形象。
在上課前我簡單的介紹了文中的嚴監生是怎么樣一個人,讓學生大致對任務有個 了解。接著放手讓學生讀課文兩遍,提示學生注意文中的用字結合注釋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教師在學生自由朗讀的同時巡視檢查,發現學生容易讀錯的詞即刻板書在黑板上。把一些半白半古的字詞講解一下!接下去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下這里你看到怎么樣一個嚴監生。學生會說:“此時我眼前浮現的是嚴監生奄奄一息的樣子……”;有的說:“我仿佛看到嚴監生四肢無力地躺在床上……”;還有的說:“我感覺此時的嚴監生馬上要斷氣了。”這時我提出一個問題:“在這樣一個生死關頭,嚴監生有一個很特殊的動作是什么?嚴監生伸出兩個指頭是什么意思?他在臨死前有什么樣的心理活動?”
“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一個學生很快找到了文中描寫嚴監生臨死前動作的句子。肯定了學生的答案后,接著巧妙地過渡,“此時的嚴監生不會說話,只能伸出兩個指頭。這兩個指頭的意思卻難住了他的親人,一次又一次猜測都不對,讓我們再來看看在這一次次的猜測中,嚴監生的神情變化。如果當時他會說話,可能說什么呢?”
學生再次回到文本,依次找到了四處寫嚴監生的親人猜想兩個指頭的意思的地方。“搖頭”“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三次猜想三次錯誤,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嚴監生遲遲不肯咽氣呢?最后還是最了解嚴監生的趙氏揭開了謎底:“只因那燈盞點了兩莖燈草,怕費油。”僅僅因為多燒一莖燈草就放心不下,難以斷氣。讀到此處,學生對嚴監生的認識達到了極點。學生想象嚴監生的心理活動十分貼切。順應學生的理解,劉老師又安排了一個分角色表演的環節,進一步強化對人物的理解。各小組分工合作,把嚴監生臨死前的樣子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學生表演后老師再引導學生評價文中的嚴監生是個什么樣的人。“吝嗇”“小氣”“愛財勝過生命”——學生輕松準確地把握了嚴監生的個性特點。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學反思
《臨死前的嚴監生》這個片段節選自《儒林外史》第五回,記敘了嚴監生臨終前因燈盞里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作者以充滿諷刺的手筆對嚴監生臨死前的動作、神態作了細致的刻畫,在讀者面前展現了一個活生生的吝嗇鬼形象,可謂是人物描寫的經典之作,較之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前人評說嚴監生:“二老官空擁十數萬家資,時時憂貧,日日怕事,并不見其受用一天。”這正是嚴監生一生的真實寫照。在小說里,嚴監生是一個很有錢的人,這其實是說明他不是一個點不起兩莖燈草的人。那么如何讓學生感受到嚴監生那種愛財勝過愛命的吝嗇鬼形象呢?我覺得只有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反復的朗讀和感悟,透過嚴監生的動作、神態,才能走進他的內心,體會到人物的性格特點及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是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