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教案
3、在這兩篇研究報告中,問題是怎么解決的?
(1)觀察記錄天氣(風向)的變化。
(2)了解有關知識。
(3)收集相關的資料。
……
4、小結:研究報告最主要的特點是要在掌握盡量多的信息的前提下,進行分析研究。
三、開拓思路,確定主題
1、教師舉例說明生活中值得研究的問題很多,打開學生的思路。比如:
(1)牛頓發現蘋果掉在地上,通過研究,發現了萬有引力。
(2)瓦特觀察水壺中的水開的情景,通過研究,發明了蒸汽機。
……
2、學生分組討論可以研究的問題。
3、學生匯報討論的結果。
4、教師可以補充一些值得研究的主題,比如:
(1)本班同學視力保護情況調查和分析
(2)菜場使用塑料包裝袋的情況調查
(3)我家節約用水的調查
(4)校門通情況的調查和建議
(5)本班同學玩網絡游戲的調查和分析
(6)社區綠化環保的調查
……
5、學生競爭選擇研究主題,組成研究小組。
四、制定計劃,明確任務
1、小組討論,制定研究計劃。
2、課堂交流各組研究計劃。
五、 指導學生根據主題收集信息。
這次活動,搜集資料是中心環節。各小組要事先擬訂一個簡單的計劃,要討論清楚需要搜集什么資料和到哪兒去搜集資料。搜集的資料應當和研究課題有關,盡可能多一些和全面一些,正面的反面的都要。搜集資料可以自己調查、訪問、記錄,可以從有關的書籍報刊上摘錄,還可以利用網絡搜索。
指導學生討論各種收集資料的方法
小結:
五、課外作業
按照研究計劃,搜集研究資料,越多越好。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研讀兩篇研究報告,了解撰寫研究報告的撰寫研究報告的基本方法,討論撰寫研究報告。
教學過程
一、研讀研究報告,領悟寫作要點
1、認真研讀兩篇研究報告,思考:兩篇研究報告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小組討論。
3、課堂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歸納:
(1)相同點:
①兩個研究都有明確的結論。
②都有搜集資料和分析資料的過程。
(2)不同點:
①《奇怪的東南風》的寫作思路:記錄信息—→分析信息—→請教別人—→得出結論。
②《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的寫作思路:問題的提出—→調查方法—→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結論。
③兩篇研究報告的語言各有特點:前一篇語言更形象生動一些;后一篇更嚴肅一些。
二、充分討論,準備撰寫研究報告
1、根據前一階段搜集整理的資料,小組內討論:
(1)我們要研究的問題是什么?——擬定研究報告的標題
(2)我們的研究的結論是什么?
(3)我們采取哪一種研究報告的寫法?
2、課堂交流討論結果,相互借鑒啟發。
3、取長補短,進一步討論。
三、指導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1、研究報告是一種應用文,有約定俗成的格式。
2、出示研究報告的一般格式:
(1)標題。研究報告的標題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課題的名稱。標題下是署名。如某某學校某某名。
(2)前言。報告的第一部分,常常一前言的形式簡要地說明下列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