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本設計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搜集相關信息進行整理,通過練習寫簡單的調查報告,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教學目標】1.通過綜合性活動,幫助學生學會搜集信息,激發學生利用信息進行研究的興趣。2.通過對相關信息的分析研究,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3.在活動中,學會制定計劃,并能統籌安排落實計劃的實施;學會撰寫調查報告。4.學會與別人交流,體驗利用信息進行研究的快樂。【課前準備】1.教師準備:制定調查樣表三份。2.學生準備:紙、筆。【課時安排】 三課時。【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第一課時 制定專題活動計劃一、親情談話,真情導入1.同學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想探究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注意搜集信息,利用相關信息進行研究,就能解決問題。 我們可以開展調查研究活動,撰寫簡單的研究報告,與別人交流,從小培養科學家的研究素質。2.請大家閱讀一下課文,明確今天的學習要求。(課文125頁)3.剛才,我們閱讀了課文,大家討論一下,說說課文有哪些要求。【學生交流,要求有三點:①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②可以合作也可以自己進行研究。③通過閱讀報刊、書籍資料、上網搜索等途徑獲取資料。④從搜集的資料中,找出對解決問題特別有用的部分多讀幾遍,然后形成自己的觀點。⑤認真閱讀下面的兩篇研究報告,討論一下怎樣寫研究報告,然后分頭撰寫,和同學交流。】[設計意圖]親情談話以激發興趣,閱讀教材以明確目的,使學生消除畏難情緒,滿懷熱情地投入。二、討論交流、選擇話題1.讀教材中的活動建議,看看可以研究哪些問題。2.你們對什么最感興趣?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你們喜歡的內容來研究啊!到底研究什么呢?先商量商量吧!(同學商量)3.設疑。你還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你還想查閱哪些方面的資料?大家交流一下,感興趣的話題有哪些?學生:家庭交通工具的變化。學生:本班學生近視眼的情況。學生:作業情況。學生:成語故事中的名人故事。……4.學生按共同研究的內容自愿組合成學習小組、討論確定研究專題和研究具體目標。小組內明確分工,組織協調。5.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最感興趣的話題,作為調查專題。[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話題,把調查研究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自己,這樣,學生就很容易地投入,滿懷激情地參與。三、制定計劃,明確任務1.教師導入: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國的森林資源每五年要清查一次,這就是調查。人口普查也是調查。調查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定和里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要做如實的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剛才,大家選擇了自己最感興趣的話題,也是我們要進行調查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進行調查呢?首先,要制定一個周密的調查計劃。“凡事預則立” 嘛。怎樣制定調查的計劃呢?下面我們就以如何調查五年級學生近視眼為專題,進行討論和設計活動方案。2.明確調查的對象和目的:調查對象:五年級全體學生。調查目的:①了解五年級學生近視的情況;②了解五年級學生近視是否與年齡、年級、性別有關?③了解五年級學生近視率的高低是否與優班和普通班有關?④向全體五年級學生提出預防近視的意見和建議。⑤調查材料和用具:調查表、筆。3.指導設計調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