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
生……
師:除了德國這個民族的人,還包括……
生:中國人。
生:美國人。
師:不同國度,不同民族的人民,對嗎?
師:是呀,所以,每一個人走在大街上,看到的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感受到的是別人的——
生:關心
生:善良
生:友好
生:熱情
師:正是我為人人的美好境界,所以“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chà)紫嫣(yān)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正是因為出于這種關心,所以——引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chà)紫嫣(yān)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正是因為人人表現出的善良,所以——
師:正是因為這顆美好的心靈,所以——
師:正因為我為人人,所以對于作者這個身在異鄉的中國人,感受到了……關心、善良,友好和熱情。于是作者說——“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師:這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境界已經扎根于每一個德國人的心中。于是它成為了一種文化。
師生合作讀——多年以后,我又到了德國,剛一下火車,迎接我們的主人問我:“你離開德國這樣久,有什么變化沒有?”我說:“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我說“美麗”指的東西很多,其中也包含著美麗的花。
師:還包括人與人之間的——
生:友好
生:熱情
師:我走在街上,抬頭一看,又是家家戶戶的窗口上都開滿了鮮花。我不禁發出贊嘆——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
師:我夢到了——
生:夢到了自己的故鄉
生:夢到了故鄉的人
生:還夢到了故鄉的文化。
師:這種文化就由儒家文化,就有那仁愛,禮讓。
三、教學小結:同學們,課文我們就學到這兒了,雖然現在我們還沒有機會去德國,去感受那的風土人情,異域文化。但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生活中,你感受到這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好境界了嗎?你感受到中華民族這種仁愛、禮讓的文化了嗎?請同學們在課下寫一寫。
板書設計: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風光 善良
異國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友愛
文化 熱情
中華 仁愛、禮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