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教案
教學目標:1.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師傅、刷漿、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嚴、露餡、發怔、發傻、半信半疑”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藝人高超的技藝。
3.繼續領悟并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抓住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領悟并學習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了解馮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收集相關資料,提供同類文章《泥人張》《快手劉》。
2.學生收集相關資料,同時閱讀人物描寫出色的文章,積累優美詞句及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小嘎子、嚴監生、王熙鳳,這些鮮活的人物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將結識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藝人,他就是──《刷子李》。[板書課題]
2.簡單介紹作者及本文出處。[板書:俗世奇人]
本文選自《俗世奇人》,其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國初年天津衛市井生活為背景;天津衛,天津的舊稱,是東南水路的門戶,有守衛京都的意思。即今天的塘沽碼頭。馮驥才偏愛寫 “俗世奇人”,自有他的道理:“碼頭上的人,一強活不成,不強就生出各樣空前絕后的人物。”如:“刷子李”、“泥人張”等。
3.揭題,解題:怎么叫刷子李呢?(姓李,專干粉刷這一行)
二、自學課文,初識“刷子李”。
1.課件出示學習目標:熟讀課文,想想,作家馮驥才又是怎樣寫出他技藝高超的。再把描寫最精彩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體會表達效果。
2.根據自學要求閱讀課文,勾畫圈點做批注,老師巡視,發現問題,點撥指導。
3.交流:說一說“刷子李”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技藝高超的俗世奇人。)
三、小組討論、深化感悟。
“刷子李”的技藝高超表現在哪兒呢?(在教學中依據學生的回答變序展開教學)
1.四處有關黑衣服的細節描寫。
(1)小標題概括:聽說黑衣服──看到黑衣服──檢查黑衣服──發現“小白點”。
(2)指導學生用“讀——品——議”的方法來學習課文,先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再品味句子描寫之妙處,然后和同伴討論一下。
◆最讓人叫絕的是,他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別不信!他還給自己立下一個規矩,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
◆穿上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漿較上了勁。
◆每一面墻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連一個芝麻大小的粉點也沒發現。他真覺得這身黑色的衣服有種神圣不可侵犯的威嚴。
◆竟然瞧見刷子李褲子上出現一個白點,黃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他湊上臉用神再瞧,那白點原是一個小洞!剛才抽煙時不小心燒的。里邊的白襯褲打小洞透出來,看上去就跟粉漿落上去的白點一模一樣!
2.刷墻的描寫。
(1)直奔重點句段(第5自然段),找出描寫刷子李刷墻技藝高超的句子,一句一句地讀,邊讀邊想象畫面,深入體會作者語言的精妙。
◆可刷子李一舉刷子,就像沒有蘸漿。但刷子劃過屋頂,立時勻勻實實一道白,白得透亮,折得清爽。(蘸漿的手法高明,或者調漿配料方法巧妙。)
◆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著鼓點,和著琴聲,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墻面啪地清脆一響,極是好聽。(動作熟練,優美。)
◆啪啪聲里,一道道漿,銜接得天衣無縫,刷過去的墻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開一面雪白的屏障。(做的活,效果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