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說課設計
(2)、欣賞“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景色。
文章第五自然段是要求背誦的重點段落,也是作者語言的精彩之處,我準備引導學生從“任何、家家戶戶”等詞語體會養(yǎng)花的人家之多,從“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等地方理解花的數(shù)量和顏色之多、花的顏色之嬌美,結(jié)合圖畫、視頻資料的呈現(xiàn),走進鮮花的意境,領略風景的奇麗;再通過個別朗讀、配樂朗讀把師生帶到花的海洋,帶入美麗的山陰道上;然后拓展想象寫話:“如果你是一位當?shù)氐木用瘢垶槲覀兘榻B一下,‘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是怎樣的美麗景色呢?”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增進對文本的理解。
(3)、感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人生境界。
這是一個許多人窮其一生也難以透徹的哲理,我覺得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能有所感悟,心生向往就很好了。先聯(lián)系“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自己欣賞別人的花”這種奇麗景色、奇特民俗初步理解;再回憶發(fā)生在同學之間、鄰里之間、校園里、社區(qū)里、家里的事情,談自己對“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解。教師還可以結(jié)合學生發(fā)言,出示校園芒果累累、深圳街頭綠樹紅花的圖片,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身邊的關懷。
& “叩問—欣賞—感悟”三個環(huán)節(jié)一詠三嘆,層層遞進,緊扣“花美人更美”這一靈魂所在,將重點段落的朗讀與領悟融為一體,把學生領進了鮮花盛開的境界,領進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這個環(huán)節(jié)也是語文味兒最濃的環(huán)節(jié),既保持明確的教材意識,在對話中把研讀課文引向深入,又避免教師的主導缺席,也避免了學生的主體迷茫。
4、拓展——這將是一個因為學生的演繹而更加精彩的世界
(1、)讓學生交流課外搜集的資料,了解德國還有哪些奇特的風俗。比如:德國人的時間觀念很強,認為守時是“帝王的禮貌”;喜歡把家安置在郊區(qū)小鎮(zhèn);看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先生要穿禮服等。
(2)、即使是面對國學大師的文章,也可以引導學生質(zhì)疑,一方面提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如“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另一方面也可以看看文章中還有沒有認為需要修改的地方,并嘗試著改一改。如第一自然段要是簡潔一些,也是一種不錯的風格: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花兒是宇宙中最美的東西之一,德國人民更是最愛花的民族之一。
& 超越文本是一種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不跪著讀書的思維方式。有位哲人說過:所謂教育,就是當你學過的知識,在過了很多年的淡忘之后所剩下來的東西。那么,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就是對這句話的具體詮釋了。因為語文教學的最終價值不在于知識力,而在于促進人的進步,培養(yǎng)人的智慧,提升人的精神,促進人的價值的實現(xiàn),幫助每個人聰明、有意義地活著。
附:
板書設計
依照作者的思路,把握文中作者的思路線、重點詞語線和感情線,三線交叉而設計的詞語式板書,從而輔助于教法的實施和學習的落實。這樣做符合板書設計的目標性原則、有序性原則、直觀性原則和條理性原則等。
25、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