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
⑵ 于是就有了這令人感動的“人人為我”的和諧景象(出示并齊讀):人們“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小結:此情此景,都深深地打動了季老先生,難怪他會由衷地贊嘆道──“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6、尋夢之旅:
過渡:
轉眼間四十五年過去了,斗轉星移,時事變遷,當季老先生再次踏上這片他闊別已久的土地的時候,展現在他面前的又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呢。現在各位是季先生,我是一位記者,我想現場采訪一下。
⑴ “變化是有的,但美麗并沒有改變”:
探討:
四五十年間可能發生了哪些變化,唯有“美麗”沒有改變,那“美麗”究竟指什么?生談。
(預設:花美,環境美,心靈美。)
原來,在美麗的花兒背后,還隱藏著這么多美麗的東西,難怪您會說──(生接讀):“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
⑵ 理解:
“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您還做了一個花的夢,一個思鄉的夢。”
找生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夢?老師也有自己的見解。老師在課前曾讀過季羨林的《再返哥根廷》一文,其中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留德十年,那座異域小城,在我的心靈深處,早已成為我的第二故鄉了。”而且,他還把自己離開德國時的心情也成了一首詩。(出示)由于當時社會形勢很復雜,所以季先生在回國時不能從德國直接回國,而是途經瑞士,幾經輾轉來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這里的“舊邦”指的是哪里?(祖國)“客樹回望”又是回望的哪里呢?(德國)是呀,這里既有對祖國的思念,又有對德國的依戀。
四、推薦閱讀
過渡:
這里的故鄉究竟指的哪里呢?正如人們所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1、好書推薦:
他夢里的故鄉究竟在哪里,就請大家到他的文集《德國印象》中去尋找答案吧。同時,老師想再向大家推薦季先生的兩本著作《故鄉明月》和《另一種回憶錄》,相信讀完之后,你一定會對他的思鄉夢有了更深的了解。好了,同學們,老師向你們推薦了三本好書,那你們愿不愿意也向老師來推薦幾本好書呢?你推薦什么?
2、生向師推薦好書。
3、回歸主題:你們看,這種境界就是──
(生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板書設計】
25、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奇麗的景色!
人人為我 我為人人
奇特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