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象共舞》教學設計
預設3:
陶醉:
毫無疑問,它們和人一樣,陶醉在音樂之中了。
引導學生充分地闡述“陶醉”的理由,在講述中回顧全文,感受人象相處的和諧美好。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找到的詞語進行小結訓練。抓住詞語引導學生回顧全文,感受象在泰國的特殊地位才能感受象完全放心地與人類和諧共處的原因。
4.小結并指導朗讀這段話:
[設計意圖:“語詞是沉默而孤立的,當它沒有進入一定的語言關系中時,它只具備辭典上的抽象意義。而當它處在一個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時,這個詞就會被另一些詞喚醒,具體的意義開始覺醒”(曹明海語)對于學生找到的詞語教師不要急于下結論,要讓學生帶著思考離開課堂。因為每一個詞語都是作者精心構思而成,每一個詞語都表達了人與象和諧共處的美好畫面。篩選詞語不是目標,在篩選中學會思考,學會運用才是目的。]
五、回扣全文,總結提升
1.人們尊重大象,大象信任人們,信賴往往可以創造美好的世界!這種彼此的信賴足以讓我們看到與象共舞的和諧畫面。(播放音樂——天籟之音)推薦閱讀趙麗宏的書——《異鄉的天籟》
[設計意圖:課堂小世界,學習大舞臺!必須巧妙地將學生引到廣闊的學習空間,讓他們愛上閱讀,在讀書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學修養。]
2.呈現一組組大自然和諧的畫面,升華主題——冰心老人說:“美的真諦應該是和諧。這種和諧體現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現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匯在環境中,就造就了環境的美。”
[設計意圖:將與象共舞的和諧拓展到自然界,在一組組畫面的欣賞過程中既受到審美熏陶,也逐步理解了美的真諦——和諧!在學生心靈深處埋下一顆種子,一顆“和為貴”的種子。]
附:板書設計
與象共舞
尊重 信賴
和諧
教學反思:
帕克·帕爾默說過,“教學是通達靈魂的鏡子。”一次次教課,一次次反思。驀然間才發現本節課教學才真正煥發了課的生命!這節課是從教20年來的一次大膽嘗試,與以往教學的最大區別在于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整節課上,學生自主學習時間超過了20分鐘,他們充分地享受著自己是學習主人的快樂,整節課上,所有學生都站起來參與了問題的設計與討論,沒有一個被甩掉,這也是一種超越。認真反思本節課教學,其實最大的改變來自于自身教學觀念的變化——隱退教師,讓學生在課堂綻放光彩!由于一直想著如何幫助學生學,如何讓學生學得更好,如何彰顯語文的魅力,因此課堂上教師的身份自然變成了引導者,幫助者,真正成為了學生的學習伙伴。且讓自己后退幾步,再后退幾步,這樣的課堂才更有生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