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課堂研究——《微笑》教學設計及課后反思
2、第6、第7小結分別出現的“忘記”意思一樣嗎? 3、體會詩歌押“ao”韻的規律: (1)出示一份學生詩作,對比閱讀 (2)朗讀,嘗試背誦 理解“身份證”的含義,思考“微笑”與“身份證”相似之處。有感情的朗讀相關小節。 朗讀、對比、討論、交流 小聲朗讀,邊讀邊體會 對比尋找,感悟規律 嘗試背誦 第五板塊——c2/ 5分鐘 拓展延伸,暢所欲言: 1、你認為微笑可以分為幾類?(給予和接收) 2、你經常把微笑送給別人嗎?或者你曾感激的接受過別人的微笑嗎? 3、學生把談到的實際生活中的感受寫下來。 (注意寫清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在整個事件過程中自己的心理活動,以及別人的表現等。) 思考,回答 學生回憶生活談經歷。 學生動筆寫自己的感受(課后完成)。 第六板塊——a3/c1 3分鐘 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1、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2、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3、 在學生齊誦的過程中,將由課文內容制作的“箴言”作為禮物,贈送給學生。 4、 同學們,讓我們永遠微笑吧!在人生的旅途上,最好的身份證就是微笑! 5、作業: (1)背誦全文; (2)完成課堂上的寫話練習。 依據板書談收獲 齊誦課文 接受老師的禮物。 傾聽 完成作業 備注:每課教案具體用幾個板塊,根據每課的實際情況自定,備完課后,可以將多余的板塊刪除。《微笑》教學反思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節非常失敗的課。
本節課我設計了a、b、c三類共7個教學目標,然而真正需要在課堂上達成的兩條核心目標,及拓展目標2無一達成,因此其它的就毋庸贅述了,那么也就可以說這節課是一節無效的教學了。那么我必須要反思的是,在這節課上我都干了些什么。
上課伊始,按照教學設計,我故弄玄虛地拿出了一個禮物袋,極大的調動了孩子的興趣,同時“禮物”也是這個單元的主題,我的設想是要讓禮物成為貫穿這節課的一個依托,這個設計應該說是比較成功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環節與教學目標關系不大,只能算是個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