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灰椋鳥
齊讀,讀出喧鬧又熱鬧的氣氛。
(3) 聽了同學們的朗讀和評價,老師仿佛已經來到了林中。
作者看到了這樣的場面,不禁這樣想—
引讀:這上萬只灰椋鳥 ……歡呼起來。
作者被這喧鬧而又熱烈的場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我想此時此刻,不僅是作者,我們每個人一定都會被感染了,也會像作者一樣歡呼起來,會歡呼些什么?
學生簡單交流(是呀,這樣的場面,深深地感染了作者,也感染了我們。把你的歡呼,把你的贊嘆,把你的驚喜,放到你充滿激情的朗讀中去吧!(整段)
(三)學習最后一自然段
教師談話:請一位同學把最后一節(jié)來讀一下。(指名讀)
1、作者由灰椋鳥歸林的壯觀,在林中嬉戲的熱鬧還想到了什么
2、這是一句什么句?改陳述句,作者為什么用反問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誰來讀讀看!
3、教師談話:這是作者對林場工人由衷地感謝,從字里行間你感覺到這是位什么樣的作者?
5、認識作者:
徐秀娟(1964-1987),出身與養(yǎng)鶴世家。1986年大學畢業(yè)后應聘來到我們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qū)工作,創(chuàng)建了江蘇省第一個鶴類飼養(yǎng)場。 教師談話:可是就在1987年9月16日,她為了救一只走散的丹頂鶴,而獻出了年僅23歲的生命。人們?yōu)榱藨涯钏桧炈?
6、教師談話:相信同學們一定是感慨萬分,請同學們打開書本,一起把最后一小節(jié)來有感情的朗讀一下。
(齊讀)
讓我們記住作者徐秀娟的這句話:
(出示,齊讀)鳥是人類的朋友,樹林是鳥的樂園。
希望同學們能用你的一生來記住這句話!
三、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