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鳥教學(xué)設(shè)計(第二課時)
師:聽配樂朗讀《鳥的天堂》
師:同樣是寫鳥,巴金爺爺是運(yùn)用動靜結(jié)合的方法寫出了這的確是鳥天堂。寫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章法。
師:同學(xué)們,寫《灰椋鳥》的徐秀娟在她二十三歲那一年,為了尋找一只丹頂鶴陷在沼澤地里犧牲了?串嬅媛牻榻B。1987年,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盟饋贈給鹽城自然保護(hù)區(qū)兩只白天鵝。一名“黎明”,一名“牧仁”。一天,白天鵝黎明的病剛剛好轉(zhuǎn),丹頂鶴龍龍誤食了一種寄生蟲后危在旦夕,病中的徐秀娟支撐著看護(hù)龍龍,為它打針吃藥。8月13日,龍龍口吐鮮血死去。徐秀娟抱著龍龍痛哭失聲,20日,她在龍龍的照片背面寫道:
已故的龍龍再也得不到我的愛了,它的死亡使我的人生有了轉(zhuǎn)折,我選擇了一條更崎嶇的路,也許青春的熱血將灑在這條路上,一生為此奮斗。
不幸總是接踵而來。9月15日,徐秀娟為兩只天鵝洗澡,“黎明”突然飛走。秀娟急忙跟蹤尋找,直到深夜11點(diǎn),終于找回了“黎明”。誰知就在尋找“黎明”的這段時間里,“牧仁”又飛跑了。翌日,保護(hù)區(qū)的職工們聞訊趕來,和秀娟姑娘一起尋找“牧仁”。下午5點(diǎn)多鐘,秀娟姑娘聽到“牧仁”隔河在嗚叫,顧不得病弱身體,跳下河就向?qū)Π队稳ァ.?dāng)快到河心時,集疾病、疲憊、饑餓于一身的秀娟姑娘,因體力不支,被寒冷的河水奪去了年輕的生命。
徐秀娟逝世后沒幾天,剛好鄰縣一座大橋頭的“鶴姑”塑像落成。于是老人們便說,秀娟姑娘是去當(dāng)“鶴神”了。老人們的話,寄托著對秀娟姑娘永生的哀思和期冀
師:這是為她譜寫的一首歌。聽《一個真實(shí)的故事》。
師:同學(xué)們,冰心奶奶說:有愛就有一切。讓我們愛鳥兒,愛我們該愛的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