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比賽人人皆知 蘇教版國標本第十冊習作三習作指導
作文課正在進行中……張老師:同學們,這一節(jié)課我們來學寫新聞報道,請大家先看看習作三。
明明:老師,您能給我們講清楚一點嗎?
張老師:好的。同學們,我們要想寫好這篇新聞報道,我們先要弄明白寫比賽的新聞報道與以往我們敘事的文章之間的區(qū)別,這樣我們就會看得更清楚了。
明明:老師,這有哪些區(qū)別呢?
張老師:第一點,題目的擬定不同。以往的作文題目字數(shù)不是很多,可以從寫作的內容、人物、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等多方面來考慮題目,而寫這種比賽的新聞報道題目要求明確,要突出報道的最重要的內容。對于寫比賽的新聞報道來說,重要的是什么呢?一是比賽的項目,二是比賽的結果,確定報道的題目時,我們可以在這兩者中選其一,也可以例文那樣采用副標題的形式,既說清了比賽的項目,也說清了比賽結果,使人一目了然。
明明:哦!那第二點是什么?
張老師:第二點,寫作的順序不同。寫比賽的文章也是屬于敘事類的。以往我們在寫敘事類的文章時,都是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依次寫下來的,而寫比賽的新聞報道一般在開頭就要交待比賽的結果,同時要交待比賽的時間、地點。這樣寫的好處就是能一下子抓住讀者的心,讓讀者接著往下看,滿足讀者瀏覽的需要。
明明:明白了!老師,還有什么區(qū)別嗎?
張老師:第三點,寫作的要求不同。在習作指導上有這樣一句話:“接下來才寫事情的大體經過。”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大體經過”?我們以往在寫敘事類的文章時,往往要做到記述具體、描寫詳細,要抓住人物的心理、表情、動作等方面來細致描寫,做到了“淋漓盡致、入木三分”。而在寫新聞報道時,我們就不必這樣做,只要把比賽的過程敘述清楚,把比賽雙方的成敗原因交待明白,做到過程清楚,層次分明,這就是比賽的“大體經過”了。
明明:老師,能不能再給我們舉一個例子?
張老師:好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我班一位同學寫的新聞報道。
我校五六年級國歌比賽落下帷幕
五(1)班、六(2)班奪冠
五六年級的“祖國在我心中國歌比賽”于11月3日,在我校的校園里如期舉行,五(1)班、六(2)班分別奪得五六年級組的冠軍。校長親自為他們頒發(fā)了獎狀。
賽前,各個班級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在音樂老師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準備,刻苦練唱。走進我校,你隨時都可以聽到從各個班級里傳出來的嘹亮的國歌聲。
11月3日下午,激動人心的時刻來臨了,同學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了樓下,一張張嚴肅的小臉膛,一條條鮮艷的紅領巾,成為了校園里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比賽開始了,參賽班級在指揮員的指揮下縱情歌唱,歌聲響徹云霄,都顯示非凡的實力和風格,比分不相上下,其中五(1)班、六(2)班的表現(xiàn)更加出色。坐在臺下的同學們聽得熱血沸騰起來,一個個漲紅了臉龐。
這次國歌比賽,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