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如茉莉》教學案例及反思
案例記錄:
一:激情復習導入:
1、【點擊音樂】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愛如茉莉》,如飲山泉,品嘗到清淡中的絲絲甜意,父母之間的真愛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一定會有更深的感悟。
生:讀題目
2、理清文章思路。
師:課文三次寫到了茉莉,作者分別是這樣描寫的:【點擊多媒體出示詞語】
平淡無奇
清香 彌漫
潔白純凈 縷縷幽香
師:讀一讀這些詞語,通過比較看出作者對茉莉的感受有什么變化?
生:“平淡無奇”一詞看出作者開始對茉莉花不以為然;后來覺得它“清香彌漫”,漸漸喜愛上茉莉;最后茉莉在作者心中變得更加“潔白純凈、散發出縷縷幽香”,裊裊地鉆進心中。)
師:作者對茉莉花的感受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呢?
〖閱讀教學中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非常重要。學生是不成熟的閱讀者,需要教師智慧的引領和啟迪。問題是思維的發動機。這一環節圍繞作者對茉莉的感受的變化創設問題情境,抓住文章的隱含的線索,使學生在探求“愛”和“茉莉”之間的關系時思路更加清晰,更易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精讀課文,品味真情。
板塊一
1、師:認真讀讀6-8小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詞句圈畫出來,在心有所動的地方寫上簡要的批注。【出示】
第二天早晨,媽媽用虛弱的聲音對我說:“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包餃子給你爸爸吃,現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你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
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院。
2、學生自讀,寫批注,交流。
師:誰先來說說?
生:(讀整段話)我從這段話看出媽媽很關心爸爸。
師:哪個句子讓你感受尤其深刻?
生:我從“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這句話中感受到的。
師:媽媽的病怎樣?【點紅“虛弱的聲音”】
生:媽媽正在生病,是急病。
師:病中的媽媽想到的是什么?再讀這句話,尤其留意其中重點的詞語。
生:我從“記住”一詞看出,在媽媽心里,讓爸爸安心地吃一碗熱騰騰的餃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比自己的病還要重要。媽媽再三的囑咐我,是為了讓我記住。
生:我從“等他吃完了”看出在媽媽心里,自己的病不比一碗餃子重要,要讓風塵仆仆的丈夫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
生:我從“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看出媽媽是了解丈夫的,知道丈夫對自己的關心勝過一切,要是丈夫知道自己生病了,是什么事也沒心思做的。
師:你們能通過對語言體會,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很好,把你的理解讀出來。
生多層次朗讀。
師總結:病中的媽媽最掛念的是爸爸。【板書】病中的掛念 “言為心聲”,一句樸素的話語流露媽媽對爸爸的掛念。
(3)、引讀:“然而”——生讀:“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院。”
師:“直奔”一詞你感受到什么?
生:媽媽的健康超過任何事情,心情非常急切,讀句子。)
師:爸爸怎么知道媽媽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