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小斗士
文獻摘錄:
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所致的一種傳染病,它會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破壞,由此而產生一系列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或其他威脅生命的表現。艾滋病最初發現于1981年中期。當時在紐約、洛杉磯及舊金山相繼發現在年輕的健康男性同性戀者中發現,艾滋病自發現以來,呈迅速擴散趨勢,發病人數持續增加。截止2001年6月底,我國報道的感染者共26058例,其中病人1111例,死亡584例。傳播途徑共有3種,主要通過注射途徑和性接觸傳播。近年來由于女性患者的增加,母嬰傳播日趨重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一、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默讀課文,圍繞中心問題認真思考,科學認識艾滋病,關愛艾滋病患者。
4.通過學習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戰勝“災難”的信心。
二、教學重、難點。
1.了解恩科西為什么被人們稱作“艾滋病小斗士”?
2.通過學習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戰勝“災難”的信心。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什么叫斗士?
2.生:勇敢面對困難的勇士。
3.師:他們是值得稱贊的,是令人敬佩的。那么,小斗士呢?就更偉大了。
4.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15課——(學生齊讀《艾滋病小斗士》),
看到這個題目,你有哪些疑問?
5.學生自由回答。
6.師:好,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檢查預習:
出示生詞,讀一讀。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并思考:根據所給的詞語提示,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恩科西”、“艾滋病”、“不是……而是……”,“一邊……一邊……”)
2.學生自由發言。(主要講述了一位南非男孩恩科西身患艾滋病,坦然地面對生活,頑強與病魔做斗爭,并且關心其他艾滋病患者的故事。)
〈四〉細讀課文,感悟內容。
(一)細讀第2,3,4自然段,感悟“不幸”
1.出示圖片:請大家看一組有關艾滋病兒童的圖片。這些患病的兒童是什么樣子的呢?請你簡要地描繪一下。
2.師:你們了解艾滋病嗎?誰來說一說?(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通俗地講,艾滋病就是人體的免疫系統被艾滋病病毒破壞,使人體對威脅生命的各種病原體喪失了抵抗能力,從而發生多種感染或腫瘤,病人因體力消耗而極度虛弱、衰竭,呈惡病質狀態,從而導致死亡。)
3.所以說,艾滋病患者是痛苦的,是不幸的。小恩科西就是其中的一位。那么,他遭遇到怎樣的不幸呢?自讀課文的2,3,4自然段,劃出有關的語句。并說一說你的感受。
4.學生自讀并思考。
5.討論交流:
(1)“不久母親又被艾滋病奪去了生命”
(2)“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攜帶艾滋病病毒的嬰兒降生,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個生日。”
(3)“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許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強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學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