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別
師:“譽滿天下”是什么意思?
師:一說到孟浩然,你會想到他的哪首詩?
師:像這樣的詩是婦孺皆知,人人出口吟誦,難怪李白說他的詩篇——(生)譽滿天下。然而,他的人品更令人敬仰,李白曾寫過這樣的詩來贊美他。出示《贈孟浩然》。
師生同讀。
師:孟浩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一生清高志遠,難怪李白說他的人品——(生)令人敬仰。
師:過渡其實,孟夫子的內心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但他卻把無限的眷戀之 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寬慰自己的好兄弟李白。他是怎樣寬慰的?
師: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詩句是想告訴李白什么呢?
師:孟浩然不愧為李白的兄長,他將不舍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反而來安慰李白。下面再請一組好朋友來讀讀這段對話,相信通過剛才的交流,大家一定會讀得更好。
生分角色朗讀,全體學生讀旁白。
師:道不完的離別情,敘不完的朋友誼,這情,這誼,都融進了這兩句詩
師:俗話說的:“好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師:點擊出示第四自然段。課文第四自然段就描述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場景。板書:目送。
師:幕春三月的長江過盡千帆,但李白為何說長江上只有孟浩然乘坐的那一只小船呢?是不是李白寫錯了。請輕聲讀讀第四自然段,談談你的體會。
生輕聲讀第四自然段。
師:“佇立”是什么意思?比“站立”多了些什么?
師:李白直直地站立,一動不動,像一尊雕塑一樣,心里只想著他的好朋友孟浩然。你還體會到什么?
師:“凝視”是什么意思?它和課文前面的“仰望”“遠眺”都表示看的意思,能用它代替凝視嗎?
師:是啊,在李白眼中,過盡千帆皆不見,只有孟浩然的那只小船。
師:這個“孤”,這個“唯”,文字的背后有一雙凝視的眼睛,有一份濃濃的離愁。讓我們一起送一送友人孟浩然吧!
師: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
師:小船已消失在藍天的盡頭-------
師:友人早已不見了蹤影,好久,好久------
師:這樣的深情厚誼,李白只用了兩句詩就把它描寫得淋漓盡致。
生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此時此刻,李白一定有千言萬語想對孟浩然說,他終于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萬千話語,萬千情思,都凝成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
生齊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師:配樂。同學們,這時候再讀這首詩,一定跟開始有不一樣的感覺,有不一樣的體會,不一樣的味道。
生自由練讀。指名讀
師:好一個“唯見長江天際流”,你很有詩人的氣質。讀詩就要像他這樣,慢一點,緩一點,讀出韻味,讀出優雅。,
生讀。
師:你讀出了李白的心聲。一千多年過去了,這千古名詩成了千古絕唱。李白和孟浩然之間感人的故事成了千古佳話。讓我們一起來吟一吟這首詩吧。
師:多情自古傷離別,古往今來,送別的詩很多很多。老師也收集了一些。出示四首,讀詩題。請同學們課后也去搜集搜集,完成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