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這組組數字令我們驚嘆,[微軟用戶4] 能把你的驚嘆背后的宏偉讀出來嗎?指導朗讀
(二)金字塔的結構精巧
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插不進去。(出示句子)
(1)學生交流。
當時古埃及人民生產力水平低下,能使用的工具只有石塊,他們就用石塊和石塊摩擦,要磨平一塊重2.5噸的石塊需要多長時間,花費多少精力啊!“幾千年過去了……”這些巨石可說是“飽經風霜”他們飽經了雨水的沖刷,風霜的洗禮,承受住地震的破壞,戰爭的硝煙……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我們怎不驚嘆她的精巧呢。
(2)指導朗讀:體會歷史悠久,精巧,艱辛,浩大 。 齊讀:感受精巧
(3)看圖,了解金字塔結構的精巧,小結說明方法(板書:語言描述)[微軟用戶5]
剛才我們一起研讀了胡夫金字塔的宏偉、精巧,為什么作者只向我們介紹胡夫金字塔呢?因為胡夫金字塔最大,最有代表性。這種以胡夫金字塔為典型介紹埃及金字塔的方法就叫舉例子。(板書:舉例子)
三、了解金字塔的建造過程、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過渡:下面我們看一段胡夫金字塔的視頻,進一步感受她的宏偉精巧。游人無不驚嘆:如此宏偉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起來的呢?剛才讀的是——這句話的作用是——承上啟下。閱讀第四——五自然段,孩子們讓我們繼續探秘金字塔的建造之謎。
1、明確學習要求:默讀課文4、5小節,思考:在沒有現代工具的條件下,“230萬塊巨石”是怎樣運過來的,又是怎樣砌到“146米多”的高度的呢?你又有怎樣獨特的感受呢?
讓學生讀讀、議議、擺擺、畫畫。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勞、聰明。
2、感受當時的場面,學生畫圖演示并向同桌解說過程。
3、小結是不是唯一的造法,還有沒有其他的說法?你從哪兒知道?“據說”這就是說明文用詞的準確性。還有什么的方法呢?你會有怎樣的推想呢?課后我們思考一下。
4、這么多的巨石磨平、運石,并且壘到146米多,需要怎樣的人力,又需要怎樣的心血啊。
出示:“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
抓住“曝曬”理解勞動的艱辛。抓住“10萬人”“30年”讓學生體會這是埃及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心血的結晶。
四、總結升華,豐富情感。
1、出示:“現在,這些金字塔矗立在……結晶。”
抓住“矗立”理解千萬年屹立不倒——讓我們懷著崇敬與驕傲來贊美一下吧!(齊讀)
2、真情告白: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微軟用戶6] 當你真的來到金字塔前,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有很多的話要說,把你想說的寫下來吧。
這些金字塔矗立在黃沙中,成了一道永恒的風景,這是一部悲壯雄渾的史詩,這是古埃及人智慧的見證。提到埃及人們就會想到金字塔,提到中國人們就會想到長城。這是人類的聰明才智。讓我們帶著對人類文化遺產的尊重朗讀最后一段。
(齊讀最后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