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備課參考大全(之一)
第一課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課文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詩歌,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大自然瑰麗與奇妙的風光,召喚少年朋友們熱愛自然,勇于探索,從大自然這“綠色的課本”里汲取營養。全詩文辭優美,句式整齊,字里行間涌動著激情,朗讀時宜以輕快、熱烈為基調。 詩的第一小節寫祖國敞開綠色的大門,召喚孩子們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作者以生動、形象的描繪,一下子就把讀者帶進了山青水秀、風光無限的境界,使人不由得想往下細讀,去探索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的神奇與美麗。朗讀前兩行時,語氣宜平緩,要注意突出“綠色”、“清涼”等詞,營造一個清新、美麗的氛圍。緊接著后兩行語調應呈上揚的趨勢,表示召喚少年朋友們去投入大自然的懷抱。 詩的第二小節則從多彩多姿的自然畫卷中擷取了四個異常美麗、生動的鏡頭,即“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蒼勁”、“果園的豐收”、“沃野的耕耘”,一幕幕地向我們展現了大自然的美妙,激發人們親近自然、感觸自然的欲望,朗讀時要充分地展開想象,仿佛置身在畫卷中。語調應明快,當讀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蒼勁”、“果園的豐收”、“沃野的耕耘”要將以上加點詞處理為朗讀重音,速度要稍快些,以顯示大自然的美妙風光是說也說不盡的。 詩的第三、四小節選取了“鳴禽”、“野花”、“青山”、“綠水”四個富有活力的事物來表現綠色的大自然充滿奇趣,作者將它們擬人化,說它們要和少年朋友聯歡,對少年朋友抒發心聲,以此將詩情推向高潮,尤其是“青山說”、“綠水說”這兩句激情澎湃,富有號召性,激勵少年朋友勇于攀登、探索自然。朗讀時,語氣要激昂。語調由低到高,其中“攀登”和“前進”重音輕讀,“無限”、“少年”、“豪”、“浩瀚”、“胸”可重讀,“豪”與“胸”字還可稍拖長些,以此顯得豪情萬丈。 緊接著,詩的第五節以兩句“去吧”將詩歌的調子拉歸平緩,朗讀時語調宜舒緩,要注意輕讀“片片”、“陣陣”、“明媚”、“愉快”等詞,而“早晨”的“早”、“黃昏”的“黃”則應略拖長聲音讀,這樣就能更好地表現出大自然的美好、可愛,給人以想象的余地,營造更為深
遠的意境。 詩的最后一小節文字與開頭一節完全一樣,但在朗讀表達上卻與開頭有別,詩的開頭是發出召喚,因而兩句“去吧!”更富有激情,朗讀時調子上揚的程度要高,而結尾是對開頭的一個應答,因而“去吧,去呼吸山水間芬芳的空氣”上揚的程度要比開頭低,到最后一句中“綠色的課本”時語調應完全降下來。這樣一應一答,將詩歌的內在的旋律由舒緩推向激昂,再回歸為舒緩,給人一種完整緊湊、文氣貫通的感覺,令人回味無窮。
祖國名山錄
祖國的山川千姿百態,各具特色,你知道我國著名的山峰有哪些嗎? 我國最著名的山峰當屬“五岳” 、“四大佛教名山”及“四大道教名山”。
“五岳”是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 東、西、中三岳都位于黃河岸邊,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所以“五岳”尊為群山之首。 東岳泰山:聳立在山東省中部,高接云天,最高峰海拔1500多米,尊為五岳之首。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衡陽盆地北緣的湘江之濱。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 西岳華山:位于陜西省華陰縣。華山的雄險居五岳之首。“自古華山一條路”,登臨猶如上天梯。 北岳恒山:在山西省東北部,山勢陡峭,溝谷深邃。主峰玄武峰海拔2,017米。 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縣境內。屹立于河南省豫東平原西隅。有三個高峰,其最高峰1440米。 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臺山。 四大道教名山:四川青城山,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云山。 我國著名的山峰還有: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中外,被人們稱為“天下第一奇山”。 岳麓山:位于長沙湘江西岸,是南岳72峰之一。群峰對峙,山色秀麗,并有很多名勝古跡。 廬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以景色秀麗著稱于世,廬山的魅力在飛瀑流泉,美麗的瀑布給廬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阿里山:位于我國臺灣省中部。共由十八座高山組成,日出、云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 香山:香山在北京城郊的西山東麓,重巒疊嶂,花木滿山,海拔577米。素以滿山紅楓吸引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