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備課參考大全(之一)
江南六大古鎮
江蘇昆山周莊
說到周莊就不能不說橋。周莊的橋,古意樸拙,形態各異,耐人尋味:貞豐橋畔詩韻悅耳,富安橋橋樓臺壁,而最知名的無疑就是雙橋。雙橋地處周莊中心地段,位于交*的河道上,呈直角狀排列,當地人稱“鑰匙橋”。當年著名油畫家陳逸飛畫了此橋后,曾經被美國石油大王收藏,后來石油大王訪華時又將這幅畫轉送給鄧小平。從此周莊隨著雙橋一起在世界上聲名鵲起! ≈芮f呈“井”字形的河道,構成了水鄉神韻。條條水巷游人如織,條條河道輕舟蕩漾。周莊人家因水而筑,粉墻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梁畫棟的臨水小閣,比比皆是。尤以深廳、張廳氣勢非凡,歷經百年,風姿依舊。
江蘇吳江同里
同里古鎮的民居不少,雖不像周莊全部沿河而建,卻給人空間感。這里的河道更為開闊,是用青石板鋪成的。 在同里最為出名的是“一園、兩堂、三橋”,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園是江南名園退思園,此園在不大的面積里精巧安排,使得小小的園林給人一種移步換景千變萬化的感覺。兩堂指的是崇本堂、嘉蔭堂。三橋指的是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 同里處于五湖環抱之中,鎮內街巷逶迤,河道縱橫,因而也就留下了眾多的建于各個年代的古橋。在古鎮,最古老的橋是思本橋。它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雖經風雨侵襲,至今仍巋然不動,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河港上。橋名“思本”,寓意“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古鎮最有名的當然是前面提到的“三橋”,三橋位于鎮中心,呈三足鼎立的姿態佇立在三條小河的交匯處,碧水映古橋,綠樹藏嬌影,很是一片迷人的景色,“走三橋”則是同里古老的民間風俗。 同里除了造型不同的各種古橋吸引著游人,還有各式各樣的河橋讓前來古鎮的人大開眼界。所謂河橋,北方人稱之為水碼頭,南方人叫它河埠頭、河橋頭。同里是水鄉,鎮區河道總長5公里多,是典型的家家臨水、戶戶通舟的水鄉古鎮。
江蘇吳縣市甪直鎮
甪直(音:路直)位于江蘇吳縣市,是江南六個著名古鎮之一,位于蘇州城東南25公里,因唐代詩人陸龜蒙號甫里先生隱居于此故名。明代村落聚鎮改名甪直,古鎮占地面積約一平方公里,保護區面積為4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優越,鎮內河網交錯,碧水環繞,橋橋相望,景色美好! ‘f直鎮的特點是水多橋多,橋多而密,有一些橋是建于宋代、明代的橋梁,這里同周莊一樣也是很有江南水鄉特色的。 為了保護古甪直鎮,鎮里規劃了四平方公里的保護區,保護古鎮的面貌,并在鎮外建了新鎮。 據《甫里志》載:甪直原名為甫里,因鎮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后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為“甪直”。又傳古代獨角神獸“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徑甪直,見這里是一塊風水寶地,因此就長期落在甪直。
浙江湖州南潯
南潯古鎮位于浙江和江蘇的交界處,是江南地區知名度極高的古鎮,鎮上名園古跡甚多,歷史上最盛時期有大小園林20余座,現存有小蓮莊、穎園和嘉業堂藏書樓等,明代百間樓風貌奇特,清代張石銘和張靜江故居別有情致。江南水鄉的南潯不單外美,而且內秀,富有濃郁的文化氣息。 南潯的賣點在于有眾多的江南名園,而且這些園子多有中西合璧的風格。其中最著名的是江南名園小蓮莊和嘉業藏書樓。 嘉業藏書樓其實是一處江南小型園林,園子里蓮池、假山、涼亭處處流露出江南園林的小巧與別致。其主體建筑是一座西式回廊式的藏書樓。這座藏書樓乃江南四大藏書樓之一,是清代的秀才劉承干在1920年到1924年修建的。其藏書最多時曾達到60萬卷,F在這里是浙江省圖書館古籍書庫。 毗鄰嘉業藏書樓的是小蓮莊。小蓮莊與藏書樓是同年落成的,主人仰慕趙子昂的蓮花莊因而名之為“小蓮莊”。園子的外園有10畝荷花池,池邊有逶迤的中式長廊和尖頂的西式小姐繡樓。中西建筑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結合。小蓮莊景致與其他的江南園林相仿,有扇亭、石牌坊、假山、竹林。比較有特色的是園子西邊由數十棵古香樟樹組成的古樹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