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備課參考大全(之一)
浙江嘉善西塘
西塘,古稱胥塘、斜塘,又名平川,有著非常豐富的歷史文化的積淀,春秋戰國時代,西塘就是吳越兩國相爭的交界地,故也有吳根越角之稱。西塘地勢平坦,河流縱橫,自然環境十分幽靜,一拱如月的石橋,槳聲四起的流水,青瓦灰墻的人家,處處綠波蕩漾,家家臨水映人。小鎮上保存著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廊棚和古弄堪稱“雙絕”,具有別樣的風韻。只是別忘了,在一處又一處誘人的景色中,留意西塘那些尋常的巷陌、尋常的人家,那才是西塘最為迷人的景色。西塘宛若一支幽幽的洞簫:深沉、幽雅,意境綿長悠遠。 西塘古鎮中最著名的風景線是一道1000多米、造型古樸的廊棚,一色的墨瓦蓋頂,沿河而建,連為一體,綿延不斷,催人發思古之悠情。古河道旁邊還有不少古色古香的古民居,廊棚長長,古建筑重重疊疊,小船兒悠悠,儼然是一派古風猶存的情調。此外西塘的石皮弄具有長長的巷道,過街的窗戶是造型細致雕刻講究的木結構,漫步其中,一種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浙江桐鄉烏鎮
烏鎮不大,卻是水陸交通要地。古鎮內河道如織、石橋縱橫、高墻深巷、水閣飛檐,到處呈現典型的水鄉景致。在烏鎮游覽,眼里滿是水的影子。踏著百年前的石板路,人和周圍的一切都好像在水霧織成的夢里。烏鎮是一個頗具歷史的古鎮,1896年,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文學家茅盾就誕生在這里,其故居本身就是一幢很有特色的古民居。這個故居有600平方米,日式建筑,據說是先生用《子夜》的稿酬建造的。歷史上這個小鎮曾出過64名進士、161名舉人,茅盾、沈澤民、嚴獨鶴等名人,更是為小鎮增添了幾分顯赫。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烏鎮依河道而建的廊棚極富水鄉韻味,是古鎮上典型的建筑。廊棚既可以為路人遮風蔽雨,又是小鎮居民休閑聊天的交際場所。
烏鎮街道上清代的民居建筑保存完好,梁、柱、門、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藝精湛。當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這些老房子里。走在河邊,可以看見居民們在這些老屋里吃飯、打麻將,水鄉的風情和民情還在沿河的老屋里繼續,構成了一幅幅獨特的江南風景畫。
烏鎮居民的特別之處是在墻上常常涂有類似于黑色的油漆。據說這種涂料涂了以后可以起到保護墻面的作用,而黑色在江南桐鄉一帶被稱為“烏”,因此稱“烏鎮”。這里附近農村以水稻和養蠶為主業,基本上還保持著一些江南農村的風情和建筑格局。那些店面和房屋的樣式還有一種“老通寶”時期的遺韻,入詩入畫。
第十課 鼎湖山聽泉
鼎湖山自然保護區
鼎湖山地處北緯23度10分,位于北回歸線附近。在世界上,北回歸線穿過的許多地方都是荒涼的大沙漠,但在鼎湖山卻截然相反。這里雨水充沛,山青水秀,林木茂盛,形成了一片有4000公頃的原始次森林,有野生植物2000多種、栽培植物300多種,其中亞熱帶植物豐富,孑遺植物繁多,木本植物比例高,常綠植物占優勢,且具有亞熱帶植物的攀援、板根、附生、莖花、絞殺等五大特征。其中有屬國家一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沙欏、水松等11種,還有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鼎湖釣樟、鼎湖冬青、扁藤等。此外,鼎湖山還生長著170多種鳥類、30多種獸類和20多種蛇類,還有珍稀動物。其中,白鷴鳥被命名為廣東省鳥。鼎湖山得天獨厚,滿山是寶,遍地奇珍,具有極其重要的科研價值。 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1956 年由國務院批準首批建立的。保護區屬南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冬夏氣候交替明顯。這里保存著約有400年歷史的地帶性森林──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植被的垂直地帶極其豐富和明顯,為生態系統的垂直地帶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條件,是我國和全世界寶貴的自然遺產。1979 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unesco)人與生物圈計劃(mab)的生物圈保護區網,將其列為國際第17號生物圈保護區。1978年,華南植物研究所在保護區內建立鼎湖山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被定為與南半球同緯度的澳大利亞昆士蘭亞熱帶森林保護區進行比較研究的姊妹站。1990年被納入“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從此,鼎湖山便有“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活的自然博物館”、“綠色寶庫”等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