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收復臺灣
同學點評:
讀這段,我們仿佛看到了鄭軍官兵在英勇地進攻,侵略者則潰不成軍,亂作一團,仿佛聽到了隆隆的炮聲,振天的喊殺聲。課文是怎么來描寫這激烈的戰斗場面呢?
這里的“冒著”“駕著”“團團圍住”以及下文的“鉤住”“爭先恐后”等詞語,寫出了我軍官兵的英勇善戰。反映了戰斗場面的激烈。通過“負隅頑抗”“驚恐萬狀”等詞,寫出了侵略軍戰敗后的狼狽相和可恥下場。
教師小結;正像同學們所說,課文主要通過對我軍官兵和敵
人在戰斗中所表現出來的動作、神態的描寫戰斗的場面,來反映出整個戰斗的場面和氣氛。在描寫我軍官兵時,通過一系列的動作,如:“冒著”、“駕著”、“團團圍住”、“鉤住”、“跳”,來展現我軍官兵的英勇善戰,突出了進攻的猛烈。而在描寫敵人時,則通過“負隅頑抗”“驚恐萬狀”等詞,來表現敵人的潰不成軍,狼狽不堪。其間對一次炮擊敵艦所作的具體描述,則更加烘托出了戰斗的激烈。
鏈接《飛奪瀘定橋》
那究竟怎樣才能寫好一個場面呢?我們再來看一看《飛奪瀘定橋》中的一段:
出示:
紅四團馬上發起總攻。團長和政委親自站在橋頭上指揮戰斗。號手們吹起沖鋒號,所有武器一齊開火,槍炮聲,喊殺聲,霎時間震動山谷。二連擔任突擊隊,22位英雄拿著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跟在他們后面的是三連,戰士們除了武器,每人帶一塊木版,一邊前進一邊鋪橋。
你能品一品嗎?
引導學生回答出:這一段描寫的是紅四團進攻的場面。課文第一句先交代總攻開始,然后分別寫了團長、政委、號手、戰士們在戰斗中的表現,具體是抓住人物在戰斗中的行動來寫的,如團長、政委是“站著”“指揮”,號手是“吹起沖鋒號”,二連戰士們是“拿著”“背著”“帶著”“冒著”“攀著”“沖去”,三連是“每人帶一塊木版,一邊前進一邊鋪橋”,這就使場面具有的動態感。在具體描寫時,又是選取了二連22位英雄的進攻作為重點來寫,其余則略寫,這樣點面結合,全面地反映出整個場面。除此之外,“所有武器一齊開火,槍炮聲,喊殺聲,霎時間震動山谷”、“密集的槍彈”等的環境的穿插描寫更渲染了場面的激烈氣氛。
總結方法:
你能總結一下寫好一個場面的注意事項嗎?
引導學生總結出總的來說,寫一個場面時一般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寫好場面中的各個人物。寫時,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進行描寫。
第二,既要勾畫出場面的整體情況,又要著力描寫其中一些最精彩的鏡頭,以突出場面的激烈。
第三,還要穿插描寫戰斗時所處的環境,以烘托出氣氛。
上面的要點記住了嗎?那就請大家試一試吧!
4.拓展活動
讀閱讀鏈接、課外閱讀有關中國臺灣進一步了解她的過去和現在。或介紹鄭成功其他事跡的書籍或資料,根據閱讀所得,辦一期小報,自命一個恰當的題目。或寫一篇小練筆,描寫一個活動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