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第二課時教案及反思
三是靈活創新地實施教學策略,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凸顯教學的實效性。最主要的特色在以下兩點:
1、對關鍵詞語的處理可謂別具一格、獨具匠心,使詞語教學鮮活起來。
首先對“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理解,采用理解讀,學生發現,引導想象、體會朗讀借助畫面,再次渲染的方法。這種由“形”到“意”再到“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對語言文字的感知、領悟和積累,使詞語教學鮮活起來。
其次,對“應接不暇”的理解,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推想其意思,借以指導學生運用;
第三,通過反復誦讀,層層推進,水到渠成,熟讀成誦,在不知不覺中,積累背誦優美的詞句,凸顯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2、緊扣文中的主題,反復吟誦,升華主題,使工具性與人文性得到更加和諧地統一。
在體會“自己的花讓別人看”和“自己又看別人的花”的意境中,進而將文章主題升華為“人人奉獻美”和“人人收獲美”。
然而,在這堂課中還存在著一些遺憾,還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進如:在品味“景色奇麗”時應該先讓學生想象德國街頭的景色,之后馬上讓學生欣賞圖片。使學生逐步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有了切實的感受再來讀,學生一定會讀得更好。然而在本堂課中,課件出了一點問題,打斷了學生的理解思路。雖然學生也理解到了,也讀了,但總是感覺欠缺那么一點點。另外,在讀寫結合這方面點得還不夠透,學生理解不夠到位,說話的表達仍需堅持訓練。
有人說,課堂是一門充滿遺憾的藝術。每節課后,我總要回頭想想,簡單反思一下,正視并剖析自己的不足。每逢此時,我總會告訴自己,這不是妄自菲薄,這是在經歷中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