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
設計構想:
1、不論如何設計,但要實用、高效。
2、有助于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激發學生的想象,激活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
3、緊緊扣住文本進行教學,教學圍繞學生展開。
文本理解:
1、景色的美襯托二人情感之美,即使分別時的情感也很唯美。如:暮春三月,繁花似錦,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岸邊楊柳依依等等都是在寫景色之美,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道:“一切景語皆情語。”此時之景我想必是在襯托二人情感之美,分別之時情真意切之美。
2、有關李白對孟夫子的敬仰之情:(1)、夫子之稱呼 ,有詩為證《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云松。人品好,學問高才能成為夫子,李白后面的話也能驗證孟浩然稱為“夫子”理所應當。(2)、李白的送別中包含了6個您字,這是一種深深的敬意。(3)、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李白舉起的就被請孟夫子滿飲杯中酒,那杯中承載的僅僅是酒嗎,分明是對孟浩然的敬重、感謝、留念、不舍、祝福……而孟浩然接受了這一切,他的內心和李白一樣,但作為兄長和老師,他強忍住內心的那份不舍之情,反而安慰李白“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足見二人情感之深。
3、孤帆遠影碧空盡:長江是黃金水道,歷來都很繁忙,為什么此時
李白的眼中直看到了“孤帆”,而江面的片片白帆哪里去了,難道消失了?這孤帆還是因為李白對孟浩然的情深意重,“情”人眼里怎能容得半點沙子,更何況是那么大的帆船呢?真所謂“過盡千帆皆不是”,只為孟夫子一人也。遠影碧空盡:長時間的站立在那江頭凝望著孟夫子的船漸漸消失在天與水的盡頭,正是文中所說的那個詞語“佇立”,這一詞語包含著李白的千愁萬緒。
4、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煜說道: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用在李白這里可以改一下:問君情能有多深,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流淌的僅僅是滔滔江水嗎?套用周星馳的話來說就是:我對您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那流淌的是李白對孟浩然的深情,是李白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是李白的無限遐思……
5、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此時此刻李白的心中的離愁別緒縈繞在心頭,他為什么會激動不已,詩興大發呢,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教法學法研究:
1、如何讓學生體會到李白和孟浩然的友情之深,還是要從文本入手,從咬文嚼字入手,通過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逐步深入體會文本所要揭示的主題思想。
2、通過有效的朗讀指導,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在朗讀中感悟文本的思想內涵,在讀中感悟,以感悟促進朗讀。
3、塊狀結構,層次推進,循環反復,突出重點。
教學設計部分: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佇立”、“凝望”、“按捺”等詞語,并結合語境理解在課文的含義。
2、理解課文內容,深刻體會李白和孟浩然之間深厚的友情和離別時依依不舍之情,并能體會李白的這首“送別詩”不同于一般送別詩的離愁別緒。
3、詩文對照,學會學習“文包詩”,并能掌握方法,運用到平時的古代詩歌的自我學習中去。
教學重難點:如上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