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講講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
3.了解故事內容,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在我們讀書的時候總會有個環節讓同學們給文章作批注,有些同學的批注有了很高的水平,他會將兩個詞語進行比較,進而說出哪一個詞語更加的優秀,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推敲,關于推敲還有一個小故事,今天我們就共同讀一下這個小故事。
齊讀課題。
課前我們都預習了課文,這節課我們交流一下,看預習的怎么樣?首先回顧一下學習目標:
二、明確學習目標
三、小組內交流:
1、檢查字、詞:同學們帶著這些學習任務(目標)在課前都預習了課文,下面打開學案小組內交流一下,要求:對子互相檢查一下。發現錯誤及時糾正。一會兒找同學讀一讀,(2分鐘完成)。看哪個組完成的又快又好。(檢查:某組6號讀第2題,讀錯了對子隨即糾正,其他同學修改自己的。)
通過我們的預習,這些詞語你都認識嗎?(認識)讓我們共同讀一下這些詞語。
齊讀詞語
師:能夠正確書寫漢字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基礎,在這些生字中,你認為哪個漢字比較難寫,提醒大家注意。
生提示難寫之字,師提示:“睡”、“驢”左窄右寬,“敲”是左寬右窄,“妥”上部是撇、點、點、撇,“貌”左邊第四筆撇要長一些。
生書寫漢字兩分鐘。對子互相欣賞。
四、預習檢查,整體感知:
師:我們課前已經做了充分的預習,本文講的是唐代著名詩人( )和( )一起斟酌詩句中用詞的故事。
師:通過你的預習,你認為賈島這個人怎樣?(嚴肅認真,鍥而不舍)
五、通讀課文,精讀感悟
生通讀課文,注重生生點評和師生互動
“郊外”、“拜訪”、“找了好久”說明賈島和李凝的友誼不同一般
尋李凝不遇,于是大詩人賈島作詩一首(課件出示)
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但是賈島感覺一個字做的不好,(推),于是開始思考(指名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引導:“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說明賈島完全沉浸在詩歌的創作中。
“行人、車輛紛紛避讓”,賈島卻“闖進”,同樣可見賈島創作的認真。
韓愈的問話讀出責備的語氣。
通過賈島為了一個字進行的思考,對我們有什么啟示?(認真讀書,寫作,不放過一個字)
下面,我們就對一些詞語進行一些推敲。出示課后第四題
展示對第四小題的解答。
六、分配下節課展示任務。
1、每個小組都準備聽寫、朗讀、批注和體會。
2、1、2、3、4組背誦課文片段。
3、 5、6編排課本劇。
4、 7、8 、9組展示:關于思考的成語
5、10、11、12組展示:收集的關于認真思考的名言。
【教學反思】
預習課教學反思
因為種種原因我們的預習課和展示課總是不能照常進行,想著做一些探索,但總是被一些事情羈絆。今天總算可以上一節預習課了。
在今天的課堂教學中,我特意重視了對后進生的提問,有時我特意在小手林立的情況下拉起一位平時默默無言的同學,讓他對其他同學的朗讀進行點評。蘇迎碩沒有舉手,我同樣讓她對同學的朗讀進行了點評,蘇勉強回答了,我感覺這樣對蘇有些不尊重,可能會傷及到她的自尊心,因為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當蘇點評完別人的朗讀,我以為蘇會將自己的頭埋起來,再次躲進自己的世界,但是在接下來的時間了,蘇并沒有像我想的那樣,大膽的舉起了自己的小手,我應該為她這樣的變化感到可喜,其實王文正、高晶麗等同學也能夠對別人的朗讀進行點評,只不過他們在高手如云的隊伍中稍顯稚嫩,如果我們教師不給他們機會,他們或許就會成為了真正的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