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竽充數》教學設計
一·引入課題
1、 今天要請同學們先欣賞一段動畫,看里面的人在干什么?
生:在演奏、在吹笛子、在吹竽……
師:看來你一定認真地做了預習,動畫里的人就是在吹奏古代的一種樂器竽,板書“竽”,你能根據竽這個字來猜一猜這種樂器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嗎?生:是用竹子做的。師:為什么?生:因為竽字是竹字頭。看來是已經懂得了根據字的偏旁來猜測字的意思。師:竽字正是我們二年級學習的一類形旁表意,聲旁表音的形聲字。
2、 今天我們要學習第二則寓言板書“濫竽充數”就跟吹竽有關。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成語,到底這個成語是什么意思,相信學了這則寓言故事你就能明白。
二·初步感知,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 檢測預習。師:昨天我們布置了預習作業,這則寓言中的生字新詞你都會認會讀了嗎?出示生字新詞。請男生讀左邊的,女生讀右邊的,互相聽一聽。
濫竽充數 裝腔作勢
待遇 講排場
腮幫 竽眼兒
演奏 繼承
一個挨一個 南 郭先生
齊宣王 齊湣王
師:我們的腮幫在哪?誰來指一指?,
師:南郭先生、齊宣王、齊湣王是這則寓言中的三個人物,通過預習你知道這三個人物中誰是吹竽的,齊宣王和齊湣王他們倆是什么關系?生:父子關系,師:誰是父親?誰是兒子?看來通過預習同學們已經自己讀懂了一些信息。
2、 那么就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則寓言吧。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正確斷句,不加字不漏字。全班齊讀。個別糾正難讀的句子。
三·整體感知內容,理清脈絡層次。
1、 師:通過預習同學們知道了這則寓言講了南郭先生吹竽(板書),那么誰和誰要聽他吹竽?(齊宣王和齊湣王,板書)結果分別怎樣?(在齊宣王那得到很高的待遇,在齊湣王那只好偷偷地溜走)請同學們邊默讀邊思考,找到書上的關鍵詞句來回答。
2、 生竽默讀反饋。師相機板書。南郭先生吹竽給齊宣王聽,得到很高的待遇,而到了齊湣王要聽他吹竽,他卻只好偷偷溜走了。
3、 師:課文的那些自然段是在講南郭先生吹竽給齊宣王聽得到了很高的待遇,哪些自然段又是在講齊湣王要聽他吹竽,他卻偷偷溜走了。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
4、 生匯報:1、2自然段講……,3、4自然段講……師:請同學們在2自然末尾畫出象這樣的雙豎線,用雙豎線這種符號就能把不同意思的兩個部分標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