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棒打洪教頭教學實錄
師:想到我心眼兒里了。請班長上臺,對班長耳語。
生:武藝高強。
生:尊重他人。
生:不像有些人小肚雞腸。
生:不喜歡打架,和別人友好。
生:謙遜。
生:退一步海闊天空。
生:沉著冷靜。
生:深藏不露。
生:有骨氣。
師:還有志氣。
師:班長,他們要說的答案我都說到了嗎?
班長:非常正確。(全場大笑)
師:為什么于老師能猜到你們說什么,三年級同學也能想到,我們是高年級學生了,要學會思考,讀出文字背后的東西。
師:林沖的人品、性格哪一點非比他人?我反復讀,悟出了一個字。師拿筆寫在手心。
師:同學們默讀課文,不放過任何一個字,靜心讀書,思考是最重要的。看看林沖的為人,你會用一個什么字概括?
生:默讀重點段,把答案寫在手心上。
師:巡視。
師:讀第1——3自然段后,哪段最重要?
生:第3自然段。
師:第4——7自然段,哪段最重要?
生:第7自然段。
師:默讀這兩個重點段,抓住描寫林沖的關鍵句、關鍵詞,讀出林沖的為人、人品。
生:默讀、思考、圈劃。
師:多數同學劃得很好。哪些詞語最關鍵?
生:躬身施禮、起身讓座、不敢不敢、請教、只好。
師:哪個字重要?指給我看。
生:(紛紛指)
師:思考。如果拿不準,再讀讀。讀著讀著,就想出來了。舉手快的不代表思考得好。
生:(繼續)默讀、思考、圈劃。
師:相機評價“不沾邊”,“有點意思”,“握握手,把手心攥緊,別給其他人看”。
師:好多同學寫得跟老師差不多。
生:忍。
生:謙。
生:和。
生:讓。
生:尊。
生:禮。
師:林沖最突出的一點是“讓”。(寫“讓”的站起來。)齊讀第三自然段前四行。【板書:躬身施禮 起身讓座】。
師:這是什么讓?
生:禮讓。
師:【板書:禮讓】:多么有禮,謙謙君子,彬彬有禮。
生:接著讀,【板書:不敢 不敢】。
師:如果武松、李逵早就打得頭破血流,堂堂七尺男兒,堂堂八十萬禁軍教頭被罵得狗血噴頭,林沖只是說“不敢,不敢”。這是什么“讓”?
生:忍讓。
師:【板書:忍讓】忍讓很難做到,需要高修養,他做到了,因為他知道退后一步天地寬。
生:讀第7自然段,“只好”什么意思?告訴我們什么?
生:迫于無奈。
師:洪教頭何等狂妄,從林沖的“只好請教了”看出了什么?
生:謙讓。
師:【板書:謙讓】。
生:讀第7自然段,理解“掃”。
師:“掃”使你聯想到了?
生:掃地。
師:林沖看出破綻,可以還手了,但他只掃了一下。看圖,什么叫“掃”?
生:把棒貼近地面一揮。
師:為什么不劈頭打,只一掃?林沖貼著地面打,即使打到了,打的也不是?
生:打的不是要害。
師:而洪教頭是劈頭蓋臉,要命地打。眼睛向于老師報告,讀書要前后聯系。
從“掃”字又看出林沖的什么“讓”?
生:寬讓。
師:【板書:寬讓】寬讓需要高尚的道德,這就是一百零八將中五虎上將之一的“豹子頭”林沖。
師:出示《論語》片段:子禽問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或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