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教學雜談
【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黃坑銘源希望小學 李秀紅】
〖指導學生課堂小練筆探微·找出連接詞語──連寫〗
小學生學習書面語言的主要途徑,就是將課文語言化為自己的語言。他們不斷地吸納,不斷地內化,銖積寸累,大量實踐,日子久了,語言的能力也就自然有所提高。
如教學《白楊》時,我設計了這么一個小練筆:以課文中楊叔叔的事跡為題材,用上“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寫一段話。這一小練筆的設計,我抓住了課文中出現的一組關聯詞語,以文中人物為題材,引導學生“串珠連線”,學生通過語言實踐,不僅學習使用了這一組比較復雜的關聯詞語,而且對課文思想內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堤田小學 鐘群珍】
〖“活動”是自主學習的動力·唱一唱〗
在教學《白楊》一課時,為了渲染課堂氣氛,把學生帶到課文的意境中去,讓學生一起唱那熟悉而又動聽的歌曲──《小白楊》。學生隨著歌聲飄呀飄,他們的思緒來到了邊疆?梢韵胂螅谶@樣的一種教學氛圍下,學生的學習情感怎么會不投入;學生想象的翅膀怎么會不打開;學生學習的潛能怎么會不被激發呢?用音樂、歌曲這樣一種學生熟知的藝術方式來開啟他們智慧的大門,對激蕩學生的情感,展開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赤門中心小學 余世照】
〖如何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以誦讀為主要手段,實現自主感悟〗
提倡感悟,是在把握漢語言規律的基礎上對語文教學規律的順應,是對學生學習語文規律的遵循。引導學生實現感悟,就必須給學生誦讀的權利。通過不同方式的讀,出聲的讀、反復的讀、忘情地讀、美美地讀、帶著情趣和理解地讀,讀出語感和情趣,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理解,讀出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從而達到“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的程度。
一位教師在教學《白楊》時,設計了四個層次的誦讀:1、一讀“白楊”!罢n文中是怎樣介紹白楊的?請同學們瀏覽課文,找出爸爸介紹白楊的話,并用學過的讀書方法讀讀這段話,然后再說說讀懂了什么!保ㄓ捎谑浅踝x,學生在談閱讀收獲的時候,多從白楊表面的特征去談。)2、二讀“白楊”。(播放課件再現白楊生長環境的惡劣:荒無人煙、風沙漫天、烈日炎炎……)“目睹了白楊生活的環境,再讀爸爸介紹白楊的話,同學們一定會有更深的體會。”(學生反復誦讀后,教師引導說出白楊在各種惡劣環境中的具體表現,總結出白楊具有頑強的生命力。)3、三讀“白楊”。“爸爸只是在介紹白楊嗎?不是,爸爸是在表白自己的心,孩子們不能理解,這使爸爸陷入了沉思。爸爸在沉思什么呢?他在短暫沉思過后又露出了微笑。爸爸為什么微笑呢?請同學們仔細地讀讀課文15~18自然段。”(教師課件播放一組發黃的反映當年西部荒涼、落后的圖片。學生在反復誦讀后感悟出了真知:爸爸,你就像白楊一樣扎根西部、建設西部;爸爸落后的西部需要你們;爺爺你是希望我們像你一樣,長大后建設西部;爸爸,我們要把您的愿望變成現實。)4、四讀“白楊”。“同學們,正是有了無數邊疆建設者的無私奉獻,才有了今日祖國邊疆的繁榮和穩定。如今,無數的年輕一代紛紛前往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教師深信,到時候你們也一定會像白楊一樣,哪兒需要你,你就到哪兒去。讓我們共同在深情的朗讀中銘記住這段話吧。ㄈw起立,共同動情地誦讀。)這樣的誦讀,不是簡單地一讀了之,而是在教師精心指導下,通過讀使學生與文本發生深層次的對話。它既是一種理解文本的方式,也是師生與文本的情感“交融”,體現了“以朗讀為主線,感悟為核心”的閱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