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棒打洪教頭教學反思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細細地和文本進行對話,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外貌等去感受人物的性格。
(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先請同學們用筆畫一畫,畫出分別描寫林沖、洪教頭、柴進的句子,自己讀一讀。
經巡視,發現不少孩子畫得不全,大部分同學畫的是對話和動作,特別對洪教頭的那句外貌的描寫畫的人比較少。
(幾分鐘后)師提醒:不僅僅要畫出人物的語言和動作,神情和外貌的描寫不要漏了!
經提醒,很多孩子注意到了這一點。
師:好!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交流的時候,請同學們認真傾聽,首先聽聽發言的同學講的是什么內容。同樣一句話、或者一個詞語,有沒有你想到的,而他沒有說到的感受,這時候你可以舉手來補充。對于同一個人,你有別的感受,也可以補充。
今天的這節課,我把話說得非常慢。不是第一次說這樣的話,但孩子們聽的卻好像是最認真的一次。
交流過程(略)
交流的過程中,我重點關注學生交流的方法。根據學生的發言指導學生發言時可以這樣說:我通過 句中的 詞語,感受到了(誰)(怎么樣)。因為(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由于有前期的積淀,孩子們上手比較快,發言的質量、數量具有提高。
最值得欣慰的還是最后的歸納。
師:通過剛才的交流,你覺得林沖和洪教頭分別是怎樣的人?我們先來說說洪教頭怎么樣?隨即出示填空( )的洪教頭 生1:(驕傲自大)的洪教頭
生:(無禮)的洪教頭
(目中無人)的洪教頭
(自以為是)的洪教頭
(有眼無珠)的洪教頭
(蠻狠無禮)的洪教頭
……
孩子說了很多,沒有完全記下來。
師:看來,洪教頭可沒有給同學們留下什么好印象,下面再來說說林沖。出示:( )的林沖
生: (謙虛)的林沖
(武藝高強)的林沖
(顧全大局)的林沖
(識大體)的林沖
(有禮貌)的林沖
(愛思考)的林沖
……
交流結束,鈴聲也響了。
反思今天的課堂:
1.書不讀熟不開講,給孩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時候上課,匆匆檢查完孩子的預習就開始進入精讀課文的階段。美其名曰:提高課堂效率。其實不然,對于大部分孩子(尤其是自己所帶的這個班級)書不讀熟不開講,那是至理名言。
2.方法指導,給了孩子學習拐杖。以往也進行學習方式的指導,但由于指導不到位、不明確,孩子們心中還是很混沌,再加上老師在課堂上急于求成,就造成了家常課滿堂灌的現象。時間長了老師就會產生“只緣生在此山中”的感覺了。
3.關注評價,推動教學。畫龍點睛的評價能讓孩子找到思考的方向。教師在課堂上的評價應有指向性,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