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如茉莉 課堂實錄(通用5篇)
愛如茉莉 課堂實錄 篇1
(課前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初步疏通了課文的字詞,讀通讀順了課文)
一、“這也叫愛”之問號
師:讓我們一起來走進那個飄浮著桔黃色光影的美麗黃昏。我就是在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媽媽, 誰愿意做我的女兒和我一起進行文中的對話? (指名)
師:我在一旁剪茉莉花枝,你忽然問:
生:媽媽,你愛爸爸嗎?
師:死丫頭,問些什么莫名其妙的問題!
生:媽,那你說,真愛像什么?
師:恩,就像茉莉吧。其實,女兒心里還有一句話,因為看著媽媽一本正經的樣子,給咽了回去, 是不是?請你把它“吐”出來——
生:這也叫愛。
(師板書:這也叫愛)
師:請同學們看課文的敘述,女兒說這句話的時候是什么心情?
生:差點兒笑出聲來。(師板書:笑)
師:那就請你大膽地笑出來,把笑聲送進這個句子來說。
生:(笑著)哼哼(從鼻子里出,語調上揚),這也就叫愛?
師:你的笑聲里含著什么意思?
生:覺得很奇怪,不可思議,好像這種不能叫作愛。
師:這句話如果后面加標點的話,可以加什么標點?
生:應該加問號。
師:反問。(板書:?)為什么說 “像茉莉那樣的愛”不叫愛?女兒的心目中的茉莉有什么特點?
生:茉莉是平淡無奇的。
師:(板書:平淡無奇)請你結合課文中的描述和投影來說說,這茉莉花,平在哪兒,又淡在哪兒?
生:茉莉花的顏色是白色的,不絢麗,而其它的花有很多種顏色。茉莉的花香也是不濃烈的。
師:你說得真好。前些天我去常熟的牡丹園看牡丹,那些花真是姹紫嫣紅,什么顏色都有,很吸引人。而茉莉呢?只有一種顏色——你們看到過其它顏色的茉莉嗎?
生:沒有。只有白色。
師:你還說茉莉的花香不濃,書上有一個詞語叫——
生:縷縷幽香。
師:淡淡的,若有若無的。再來看它的花形。國色天香的牡丹,碩大的花冠,層層疊疊,富麗堂皇。而茉莉呢?
生:茉莉花很小,很不惹人注意。
師:女兒心目中的茉莉,不艷,不香,又那么小,這樣平淡無奇,怎么可以說它像愛呢?換一句話也就是說,愛怎么可以使這樣的平淡無奇?那么作者的心目中愛應該是什么樣子的,你能用學過的詞語或成語來說說她心目中的愛嗎?
生:轟轟烈烈的。
生:像火一樣的。
生:非常浪漫的。
(眾笑)
生:蕩氣回腸的。
師:請大家來看這樣一組詞,請你們一起來念一念:
文字投影,出示詞組群:
花前月下 纏綿悱惻
卿卿我我 濃濃烈烈
海誓山盟 生死與共
蕩氣回腸 刻骨銘心
生齊讀。
師:在你們讀這組詞的時候,我的眼前浮現了一些曾經打動我的故事——
出示投影:
王子與美人魚 (童話故事)
梁山伯與祝英臺 (民間故事)
項羽與虞姬 (歷史小說)
師:你了解這些故事么,如果你也了解這些故事,這些故事也曾打動過你,請你來說說故事最打動你的地方。
學生簡要敘述故事,師點評:“為了心愛的王子和他的幸福,美人魚化作了海上的一片泡沫。”“不能同生,但愿共死。化蝶一幕最感人。”“前面是劉邦的軍隊,后面是烏江水。虞姬不肯逃生,那一道血劍紅光,是‘我心中你最重’的沖天豪情。”
回讀詞組群。
二、“這也叫愛”之句號
師:生活中的日子常常平淡如水。而母親的生病住院,如同一顆小石子投進了平靜的水中,
蕩出了愛的漣漪。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的第二部分。
作者因為哪些事而感受到了父母之間的愛呢?請你概括地來說。
生:第一件事,媽媽生病住院,讓女兒買餃子給爸爸吃,可爸爸沒有聽女兒花盡心思編的謊,沒有吃餃子而是直接去了醫院。第二件事,夜里爸爸怕自己睡得深,媽媽有事又不肯叫他,就睡在媽媽的床邊,只要媽媽動一動,他就會醒了。
師:如果第一件事可以用 “吃不下”三個字來概括的話,那么第二件事,你準備用那三個字來概括?
生:睡不好。
師:愛,往往在細節,在一顰一笑中,在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里。接下來我請大家細讀課文6—17小節,哪些細節打動了你,哪些字詞讓你感受到了愛的溫度?請你在底下加點或者打圈。
師:(巡視)這些愛,像茉莉花一樣星星點點地散在文字里,要有愛心和慧眼才能品讀出來。
下面我們來交流。
生:“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院。” 這個“直奔”,告訴我爸爸知道媽媽病了,是馬上跑到醫院去的。
師:這個奔字,你讀出了爸爸的什么心情?
生:急。
師:為什么而急?
生:為媽媽的病。
師:奔,念第四聲的時候,是說心中有目標。此時,爸爸心里的目標,便是——
(眾答):醫院。
師:一個“奔”字寫出了父親的急,急著想見到媽媽,急著想知道媽媽的病情。你從“奔”字上讀出了爸爸的焦心。非常好,這才叫會讀書。
生:“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這里的“緊握著媽媽的手”表示了爸爸的緊張。
師:如果會讀書,你聯系下文,還可以知道爸爸為什么要緊握媽媽的手?
生:因為他害怕夜里睡得沉,媽媽有事又不肯叫醒他。這樣睡,媽媽一動他就驚醒了。
師:我想,這個地方作者是不是寫錯了呢?要知道一個人睡著的狀態,應該是完全放松的。為什么此處寫的爸爸卻是“緊握”著媽媽的手呢?
生:爸爸很擔心媽媽,他不想松開手,如果松開手就感覺不到媽媽了,所以,在睡夢中還是迷迷糊糊地緊握著媽媽的手。
師:我懂了。你是說爸爸人睡了,但心并沒有睡。睡得不沉,對么?這樣看來,這個“緊握”握出了爸爸的一番苦心。
生:“你爸爸伏到床邊睡著了。我怕驚動他不敢動。不知不覺,手腳都麻木了。”
師:這是媽媽對女兒說的話。在這里,我請大家關注這樣一個細節:媽媽說這話時,爸爸聽到了么?
生:沒有。因為爸爸在洗漱。
師:好的。我查了原文,原文是說爸爸上街去買早點了,我不知道教材為什么要這樣改,買早點,是根本不可能聽到的。實際上,關于“睡不好”,爸爸也有一番表白,說自己為什么不在陪床上睡,這些話,媽媽聽到了么?
生:媽媽也沒有聽到。
師:何以見得?
生:爸爸跟我說這些話的時候,怕驚動媽媽,是“輕輕放下媽媽的手,然后躡手躡腳地走到門邊,把我拉了出去”以后才說的。
愛如茉莉 課堂實錄 篇2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6課。上一節課,我們讀通了課文,認識了茉莉,能用課文中的詞語說說這是什么樣的茉莉嗎?
生:潔白、純凈。
師:你說的是茉莉的顏色,潔白、純凈。
板書:潔白純凈
生:平淡無奇。
師:你說的是茉莉給你的感覺。
板書:平淡無奇
生:芳香怡人。
師:她說的是茉莉的香味,課文中還有一個詞也寫的是香味。
生:幽香縷縷。
師:老師寫課文中的詞,好嗎?這兩個詞的意思是一樣的。
板書:幽香縷縷
師:這三個詞概括了茉莉的特征,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
師:讀得溫柔些,讓我們再讀一遍。
生再讀。
師:媽媽說真愛就是茉莉,映兒也是這樣認為嗎?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我差點笑出聲來,但一看到媽媽一本正經的樣子,趕忙把“這也叫愛”這句話咽了回去。
師:你找到的是課文的第五自然段,讀讀看。
生讀。
師:在我的心中,“這也叫愛”什么意思?
生:這不是愛。
師:對,“這也叫愛”這句話有沒有被我說出口?
生:沒有,我一看到媽媽一本正經的樣子,趕忙把“這也叫愛”這句話咽了回去。
師:從“咽”字你體會到什么?
生:緊張。
生:“我”不敢說,因為媽媽一本正經。
生:雖然沒說出來,但“我”心中仍不認為這是愛。
師:是啊,可是為什么媽媽卻認為愛如茉莉呢?這就是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老師在課題旁畫了一個大問號。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6-18自然段,劃出讓你認為愛如茉莉的句子,并選一句話讀一讀。
生默讀課文。
師:剛才同學們讀得很專心,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習慣。讀一讀你劃的句子,讀出你的體會,說出你的感受。
師:先請同學讀6-8自然段。
指名讀。
師:你從哪一句話體會到媽媽深愛著爸爸?
生:媽媽想包餃子給爸爸吃,可是生病了,她就讓“我”去買餃子。
板書:買餃子
師:你還從哪兒看出媽媽深愛著爸爸?
生:媽媽讓我等爸爸吃完后再告訴爸爸媽媽生病住院了。
師:生病的人都想早點見到身邊的親人,媽媽想不想?
生:想。
生:不想。
師:有一部分同學說不想,為什么不想呢?
生:因為媽媽怕爸爸知道后不肯吃餃子。
師:媽媽對爸爸多么地了解啊!誰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指名讀。
師:聽著動聽的朗讀,我們覺得媽媽心多細啊,她是那么地了解爸爸。那爸爸呢?
生:爸爸也很了解媽媽。
生:爸爸和媽媽心靈相通。
師:是啊,有句古詩說得好“心有靈犀一點通”,讓我們再一起讀讀這個自然段吧!
齊讀課文第8自然段
師評價:著急的爸爸能這么沉著嗎?
師范讀這一段,生再讀。
師:平凡的小事,普通的小事,美麗的謊言,爸爸媽媽之間的情感像茉莉一樣平淡無奇。生病的人事最痛苦的,可是映兒推開病房的門,見到的卻是這樣的情景。
生讀第9自然段。
師:從同學們深情并茂的朗讀中,老師感受到了你們就是映兒,說說你從哪兒讀出了愛如茉莉?
生: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
板書:握手
生:爸爸擔心媽媽。
生:爸爸對媽媽無微不至,媽媽在微笑。
師:媽媽為什么微笑?
生:媽媽很滿足。
生:因為有了爸爸的照顧,媽媽很幸福。
生:爸爸的心像玫瑰一樣,心向著媽媽。
師:從哪個詞看出爸爸的心向著媽媽?
生:我按照爸爸的叮囑,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帶到醫院去。
師:是啊,爸爸了解媽媽就像媽媽了解爸爸一樣。我們在生活中能經常見到這樣的場面嗎?
生:不能。
師:所以,映兒不禁停住了腳步,“怔住了”,連初升的陽光都那么輕輕柔柔。誰能讀出陽光的溫情。
指名讀。齊讀。
師引讀:一切都是……一切都……
師:再請人讀讀這句話。
出示: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地芬芳與光澤里。
師:誰能將這個自然段美美地讀一讀,讀出你的感受。
指名讀。
師:老師聽到她的朗讀,已經被她深深地感動了,已經沉浸在茉莉花的芬芳中。自己再讀一讀,將這句話這感覺永遠留在腦海中。
生自己讀。
師:看著感人的畫面,我們來說一說。
出示課文插圖,在老師的提示下背誦。
師:在這充滿著如茉莉般真愛的病房里,我們繼續享受著其中的感動。我們分角色讀下面幾段。
學生分角色朗讀。
師: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知道你們已經被爸爸的話感動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生讀爸爸說的話。
師:讀了后,你知道爸爸對媽媽怎么樣?
生:爸爸很關心媽媽,徹夜守著媽媽。
師:你是聯系第9自然段說的,很聰明。
生:我從12-16小節讀出了他們互相關心,媽媽怕驚醒爸爸手腳都麻木了。
師:媽媽怕一動驚醒了爸爸,媽媽動了嗎?
生:沒有。
師:病中的媽媽先想到的是爸爸,他們都心系對方。
板書:心系對方
師:分角色讀讀爸爸媽媽的話。
師:平淡的話語,真摯的感情,此時我手中的那簇茉莉……
師引讀第17自然段。
師:“鉆”是什么意思?
生:進入。
師:僅是花香進入我的心中嗎?
生:還有美好的真愛。
師: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的最后第二自然段。
齊讀。
師:此時,我真的感悟到了愛如茉莉。
出示: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
齊讀。
師:從“哦”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親身體會到了愛如茉莉。
生:真正的愛在放棄了個人幸福以后才能產生。
師:作者圍繞著“愛如茉莉”這一中心,是怎么表情達意的呢?
生:先寫愛如茉莉我不理解,再寫媽媽要我買餃子,最后發現爸爸媽媽都心系對方。
師:想想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寫?
生:映兒知道了什么叫真愛,愛是用行動來表達的。
生:真愛體現在平淡的生活中。
生:真愛如茉莉芳香怡人。
師:這么寫突出了課文的中心,解決了我們的疑問,讓我們一起讀課題。
老師將黑板上大大的問號擦去。
師:最后一段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點題。
生:首尾呼應,升華主題。
生:使全文渾然一體。
師:剛才我們找到了很多感人的地方,請看這一句。
出示第11自然段:似乎是我驚醒了爸爸。他睡眼朦朧地抬起頭,輕輕放下媽媽的手,然后躡手躡腳地走到門邊,把我拉了出去。
師:讀一讀這些關鍵詞“睡眼朦朧”、“她”、“輕輕”。這些詞的作用是什么?
生:爸爸非常關心媽媽。
師:作者從動作、神態等細微處入手,更好地寫出了爸爸對媽媽的關愛。我們再讀一讀這句話,體會細節描寫對突出文章的中心的作用。
生讀。
出示: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地芬芳與光澤里。
病房里,那簇茉莉顯得更加潔白純凈。它送來的縷縷幽香,裊裊地鉆到我們的心中。
師:這兒為什么要寫到陽光和帶到病房的茉莉呢?起什么作用的?
生:襯托。
生:烘托。
師:對,作者借陽光和茉莉表達自己當時的情感,讓我們也借陽光和茉莉來表達我們的情感。
齊讀這兩句話。
師:父母的愛看似平淡,卻真情永久。在你的生活中也有這樣芬芳的愛嗎?課后,請同學們拿起你們的筆寫寫發生在你身邊的“愛的故事”。
師:最后讓我們在《茉莉花》優美的樂曲聲中,伴隨著幽香,結束這節課吧!
愛如茉莉 課堂實錄 篇3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52
《愛如茉莉》課堂實錄(二)
第二環節:閱讀教學。
一、讀前指導
今天閱讀這篇文章與平常不同,要注意兩點,第一點,所有的愛都是通過生活中的一個一個的細節來表現的,所以,我們要用發現的眼光去發現課文中去尋找課文中那一個一個充滿愛的生活細節(板:關注細節),人物說的一句話(板:一句話),一個不經意間的動作(板:一個動作)、眼神(板:一個眼神),可能流露的,就像茉莉一樣的地愛。
所以,我們閱讀這篇文章,第一點要注意什么?(指黑板板書,生讀)要——發現細節,要關注——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這些細節中,我們要體會那種如茉莉一樣的愛。
每一個生活的細節都是通過語言來描述的,所以,我們閱讀這篇文章第二點,要感受語言(板書:感受語言)。同學們,我們課文中所寫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它不是冰冷的,它是有溫度的(板書:語言有溫度)。語言是有溫度的,這個溫度,它是通過一個字、一個詞語,一個一個的句子表現出來的,(邊說,邊板書: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所以說字詞知冷暖(板書:字詞知冷暖)。因為字、詞、句中蘊含著愛,蘊含著情。你關注著這些語言,感受到它蘊含的愛和情,他就有了溫度。你記住了嗎?
下面請你輕聲地閱讀課文,關注細節,在邊上可以寫上自己的閱讀感受,哪些地方你體會到像茉莉一樣的愛?發現語言,特別是那些有溫度的詞,請你把它圈下來、畫下來,寫下自己的感受。自己讀,要讀出聲音。
(反思和體會:這部分是閱讀指導,薛老師講得很慢,而且也花了很長時間。薛老師一邊說一邊板書,同時讓學生讀。薛老師不厭其煩的講解,這是給學生學法的指導,對學生將來的學習很有幫助。“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正是培養學生對語言敏銳的感受力,能夠從課文語言中體會“冷暖”的情感。)
二、讀中指導
——我發現同學們圈畫下來了,更重要的是要試著用簡潔、恰當的語言來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有些同學畫了很多,一段一段都畫下來了,這些段落中的哪些字,哪些詞特別傳神、特別傳情,圈一下、畫一下,你對這些字、詞的一些獨特感受,你是怎么體會到那是一種愛呢?
——同學們讀書,非常投入,非常專心,這是很好的讀書品質,終身受益。比方說課文中那些感人的、浸潤著茉莉花一樣的愛語句很多,同學們都一一發現了,并寫下了自己的閱讀感受。
三、交流點撥
師:先請你把有體會的地方讀一讀,再說說你的體會,好嗎?
生:讀“當我推開病房的門,……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我體會到媽媽很開心,很快樂。
師:你能不能不要“快樂、開心”,用更貼切的詞。這時候媽媽的心里怎么樣?
(經過老師的幾次點撥,學生說出了“幸福、欣慰”等詞,
師:表達時我們要找一個更恰當的詞語。
生:讀“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包餃子……不然他吃不下的。”我體會到媽媽很愛爸爸,爸爸也很愛媽媽。……
師:這是媽媽說的話,能體會爸爸愛媽媽,很不錯,你從哪看出來的?
生:(略)
師:“直奔”,有兩個讀音,(邊說,邊板書:奔bēn和bèn),意思有什么不同?
師:“直奔”說明了什么?
生:(略)
師:是呀,愛是一種牽掛。
(反思與體會:對“奔”字的處理,從語音入手,獲得語義的理解,從語義的理解感受到當時父親的心情,體會到父親到母親的愛。把語文學習的真諦隱含在這個字的處理中,引導學生一步步感覺到文字的溫度。)
生:讀“你爸爸伏在床邊睡著了……手腳都麻木了。”看出媽媽很愛爸爸,看爸爸睡著了,不敢動。
師:(板書:不敢動)媽媽不敢動,而爸爸呢?
生:讀“爸爸邊打哈欠邊說……她一動我就驚醒了。”爸爸不在陪床上睡覺,怕媽媽有事。
師:(板書:不敢睡)媽媽不敢動,爸爸不敢睡,愛是心里有對方。
生:讀“似乎是我驚醒了……把我拉了出去。”爸爸怕吵醒媽媽,看出爸爸很愛媽媽。
師:是啊,愛是無聲的。真愛無聲,真愛無言。
師:課文第九自然段展現的是病房里溫馨的一幕,很多詞是有溫度的。自己讀,感受一下。
(生自由讀)
生:讀“初生的陽光從窗外……光澤里。”(說自己的理解)
師:陽光一般是“射、照”,而這里用了“探”,你對這個字有什么感覺?
(生答)
師:這時候的陽光就像?
師:這里雖然寫的是景(板書:景語),但融入了作者的情(板書:情語),一切景語皆情語(板書:一切 皆)。
“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有詩意嗎?有什么詩意?
(生答)
師:生命有了愛才會有芬芳,有了愛才有光澤。你能把這溫馨的畫面讀出來嗎,試一試。
(生練讀)
(指名讀)
師:你看到過爸爸媽媽恩愛的場面嗎?
(指名讀)
師:你爸爸媽媽很恩愛嗎?那你一定能讀好。
(指名讀)
(齊讀)
師:(小結)
師:我們來讀一下結尾。
(生讀)
師:結尾特別嗎?特別在哪?
生:(略)
師:為什么用“哦”,不用“啊”?
生:(略)
師:(引導學生和開始時我問媽媽愛像什么聯系起來,起到呼應的作用)
師:為什么重復?
(學生在老師的反復引導下,沒有體會到重復有什么作用)
師:你們來讀一讀這個結尾。
(很多學生讀了,但讀得都不怎么樣)
師:聽老師讀。范讀。(師指點)
四、語言訓練
師:愛如茉莉,平平淡淡,真真切切。(板書:平平淡淡真真切切)
這樣的愛彌漫在我們的生活的細節里,如果你給愛打比方,你會怎么寫呢?(板書:愛如 , , 。)
(學生思考)
交流。
師:有的愛平平淡淡,有的愛轟轟烈烈,追求哪一種愛是我們的自由,但我們要記住,那種如茉莉一樣平平淡淡的愛,給人卻是那么的真真切切。
(反思與體會:薛老師的課猶如茉莉,看起來平淡無奇,品起來幽香縷縷,回味起來則是清香裊裊,美至極至。課堂上老師引入“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一切景語皆情語” 等促使學生感受語言,使整堂課飄蕩著濃濃的語文氣息,師生在交往、對話中完成了文本的審美過程。這樣的一堂課是一堂真正的語文課,是帶給我們無盡思考和啟發的課。能聽到這么的一堂課,我是幸運的!)
愛如茉莉 課堂實錄 篇4
愛如茉莉 課堂實錄
一、讀課題,復習感知。
師:誰來把課題讀一遍?(生一讀,生二再讀。)
師:讀得真用心,我們一起把課題用心地讀一遍。(生齊讀課題。)
師:通過上一節課的讀書,你們已經知道了什么?
生:課文寫的是爸爸和媽媽之間的愛。
生:爸爸和媽媽之間的愛很純潔,很美好。
師:好!懂得概括,會讀書!
生:真愛就像茉莉。
師:那株茉莉在映兒看來是什么樣的?
生:平淡無奇的。
師:但這就是媽媽眼中的愛,你還知道了什么?
生:我還知道映兒眼中的愛應該是轟轟烈烈的。
師:映兒最初不能理解媽媽眼中的愛,直到媽媽住院的那段日子,她才真正體會到──愛如茉莉(師指著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讀一讀課文的6至18自然段,和映兒一起去體驗“愛”如茉莉。
二、品細節,賞讀體驗。
(出示讀書要求)自讀課文6至18自然段,邊讀邊想:哪些細節描寫中,能體會到爸爸媽媽之間的愛,用筆做個記號。(指名讀要求)
師:要求聽明白了嗎?那就開始讀書吧。(學生自讀,聲音較輕)
師:同學們讀得很投入,有的同學讀書習慣很好,邊讀邊寫下了自己的感受。(教師巡視,與學生小聲交流)
師:同學們找到的細節很多,誰先來讀一讀自己畫的細節?
生:我讀的是第七小節,……
師:讀得很好,很流暢,這段話是誰說的?
生:媽媽說的。
師:如果能把你讀這段話時的想法說出來,那就更好了。
生:媽媽很愛爸爸,怕爸爸吃不下餃子,而讓映兒不急著告訴爸爸她住院了。
師:說得不錯,這是映兒通過“餃子”這件事來寫爸爸媽媽之間的愛。(板書:餃子)
師:再來讀讀這段話,你們還有什么想法要說的?(指名讀)
(學生有一會沉默)
師:你們是和剛才那位同學想的一樣嗎?
生齊:是的。
師:想的可以一樣,但你們可以表達得跟他不一樣呀!
生:媽媽很關心爸爸,自己生病了,還想著答應爸爸的那頓餃子。
師:說得好!在媽媽眼里,自己的病跟這頓餃子相比,哪個更重要?
生:餃子!
師:那我們再來看看媽媽說的這段話,你覺得媽媽說這話時,特別想強調的是哪些詞語?
生:“本來”和“現成的餃子”,體現媽媽躺在病床上了,還一心想著爸爸。
生:還有“吃完了再告訴”,也能體現這一點。
師:說得真好,你們讀書有進步了,這讀書就要“邊讀邊想”。那現在誰愿意把自己想到的通過朗讀給表達出來呢?(一生讀,讀得很投入)
師:真好!這就是“邊想邊讀”!讀書不僅要學會“邊讀邊想”,還要學會“邊想邊讀”。就“餃子”這件事,你們還讀到了哪個細節?
生:“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院。”從這句話中,我看出爸爸很關心媽媽。
師:是啊,煮好的餃子都沒有吃,的確很關心!哪個詞語最能體現這爸爸的愛?
生齊:“直奔”!
師:那這一小節,我們可不可以這樣改呢?──“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便直奔醫院。”
生:我覺得改得不好,因為爸爸連聽“我”謊話的工夫都沒有,說明爸爸當時心里很急,很擔心;如果少了這句話,就體現不出來了。
師:你真會思考,我們讀書還要學會揣摩人物的內心!你能把爸爸這急切的擔心給讀出來嗎?
生很有感情地朗讀。
師:聽了你們的讀書,我也想和大家一起來讀一讀6到8小節,我讀第6小節,請兩個同學讀7、8小節,要把自己體會到的給表達出來,其余同學注意聽。(師讀時,特意重讀了“虛弱”。)
師:你們從他倆的朗讀中,聽出什么來了?
生:媽媽很關心爸爸。
生:我聽出爸爸媽媽之間的愛。
生:我聽出媽媽很愛爸爸,爸爸也很愛媽媽。
師:是啊,我也聽出來了,從餃子這很平常的小事中,我們讀出了映兒父母之間的愛,我想到了前面學的一個詞語可以形容這樣的愛。你們想到了嗎?
生齊:平淡無奇!
師:對!(師板書:平淡無奇)在第9小節中,也有這樣的愛,你讀出來了嗎?
生:“清晨,我按照爸爸特別的叮囑,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帶到醫院去。”
師:你注意到了爸爸的叮囑,真細心,向大家說說你的想法。
生:爸爸知道媽媽喜歡茉莉,所以特別叮囑映兒要剪一大把茉莉花,這是爸爸對媽媽的愛。
師:你從哪兒看出媽媽喜歡茉莉呢?
生:第一小節說媽媽在修剪茉莉花枝,如果不喜歡,她就不會去修剪了。
師:懂得聯系上下文思考,我們讀書要像你一樣!你說的不錯,知道對方的喜歡,并且喜歡著對方的喜歡,這也是愛!你把這樣的愛給讀出來,好嗎?(生讀)
師:還有誰讀到了其他細節?
生:“當我推開病房的門,不禁怔住了: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從這句話中,我讀出了爸爸對媽媽的愛。
師:好的,這幅畫面寫的是爸爸媽媽睡著了的樣子。(板書:睡)這靜止的畫面中,你是從哪看出爸爸媽媽的愛呢?
生:爸爸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這里的“緊握”可以看出爸爸很關心媽媽。
師:想得好,這是寫爸爸動作的,你再讀一讀寫爸爸的這句話,大家想一想,爸爸睡著了,那就握著唄,怎么還會“緊”握呢?
生:因為這樣媽媽一動,爸爸就知道媽媽有什么事了,就會醒了。
生:還有是因為媽媽有事不肯叫醒爸爸。
師:你們看,這就讀得深了,懂得聯系下文來思考了!一個“緊”字告訴了我們爸爸是時時刻刻在照顧著媽媽呀!再讀寫爸爸的這句話,你還注意到了什么?
生:爸爸是坐在床前的椅子上睡著了。
師:又是一個寫爸爸的動作──
生:坐。
師:有過坐著睡覺的體驗嗎?
生齊:沒有。
師:我有過,坐著睡,剛開始不覺得什么,時間長了,腰酸背疼,還壓著胃,很難受,很累。你能想象爸爸坐著睡一夜的感覺嗎?
生:肯定很累。
生:很難受,睡不好。
師:是啊,爸爸是很累,累得他“伏”在床邊睡著了,他是為了媽媽,寧可自己累這一夜。那從媽媽睡的樣子中,你還讀出什么?
生:從“恬靜的微笑”中,可以看出媽媽是多么開心、幸福啊!
師:那是因為有了愛!原來爸爸媽媽內心的愛就體現在他們的神態、動作上。誰把這樣的愛給讀出來?(一生有感情地讀,聲音較脆)
師:這是站在爸爸媽媽的角度去體會的,如果站在你自己的角度,想一想,還可以怎么讀這句話?
生:讀得再輕一點,慢一點,不驚動這樣的畫面。
師:你試一試。
生讀,效果很出色。
師:讀著,想著,想著,讀著,我們漸漸明白愛有時就體現在──
生:一個動作。
生:一個神態。
生:一句話。
生:一件小事,一個細節上。
師:是啊,這樣細微體貼的愛最能打動人!(師簡筆畫畫愛心)請大家默讀10至18小節,想想你畫的哪個細節最讓你感動?
生:“似乎是我驚醒了爸爸。他睡眼蒙眬地抬起頭,輕輕放下媽媽的手,然后躡手躡腳地走到門邊,把我拉了出去。”爸爸怕吵醒媽媽,動作很輕,爸爸的細心讓我感動。
師:還有誰也被這句話感動的?請你和他們一起把這句話讀一讀,好嗎?
生:“望著爸爸布滿血絲的眼睛,我心疼地說:‘爸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這里的“布滿血絲”說明爸爸為了陪媽媽,一夜都沒有睡好。
生:“爸爸邊打哈欠邊說:‘我夜里睡得沉,你媽媽有事又不肯叫醒我,這樣睡,她一動我就驚醒了。’”這句話寫出了爸爸為了照顧媽媽,寧可自己受一夜的苦,一夜的累,這樣的愛讓人感動。
師:是的,這句話看似平淡,卻是一種無私的付出啊!你愿意把這句話再讀一遍嗎?還有什么細節讓你們感動?
生:“你爸爸伏在床邊睡著了,我怕驚動他不敢動。不知不覺,手腳都麻木了。”媽媽也為了爸爸,而寧可自己手腳麻木,這也是一種無私的付出。
師:他們都在為對方付出,卻不知對方也在為自己犧牲著,這漫漫長夜,他們是怎么過的呢?看這樣三個鏡頭,你可以任選一個鏡頭,聯系課文展開你豐富的想象。(生沉思片刻)
生:我選鏡頭三:“半夜,月光靜靜地灑進病房里,媽媽剛想翻轉一下身子,可一看到爸爸伏在床沿邊,便忍住一動不動,就這樣不知不覺,手腳都麻木了。”
師:愛有時就體現在一句關心的話、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個細微的動作,想得再豐富些!誰接著說?
生:我選鏡頭二:“時針悄悄地走了一圈又一圈,夜很深了,可伏在床邊的爸爸還沒有睡著,他不時抬起頭來看看媽媽,看著媽媽因病而憔悴的臉,心中不住地祈禱媽媽身體盡快康復,握著媽媽的手也握得更緊了。”
師:多感人的鏡頭啊!愛因為有了細節而更感人!有誰選鏡頭一的?
生:夜漸漸深了,都該休息了,媽媽說:“孩子他爸,你快休息吧,我沒事。”爸爸說:“沒關系,我還精神著呢!”媽媽嗔怪道:“看你,剛出差回來,飯還沒好好吃上一頓,還精神呢?你快上鋪休息,有事我喊你。”爸爸笑著說:“我就坐著陪你,我上鋪睡熟了,你還會真喊我?別說話了,快休息。”
師:愛就是為他人著想。想象著那一夜,再來讀讀這兩句樸實平淡的話(出示12、16節),相信此刻你們對愛的理解會更深刻,現在把你們的感受說出來,一定會感動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
生:在我的想象中,愛就像太陽,溫暖著我們每一個人;愛就像雨露,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愛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充滿細節的愛,才會悄悄地溫暖我們的心靈,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溫馨。(全場掌聲)
生:有了奉獻才有愛,平淡無奇的愛就是默默無聞的奉獻。
師:是愛,撥動了我們的心弦;是愛,豐富了我們的語言;是愛,化成了這樣一幅永恒的畫面……(出示課文插圖,生靜看畫面數秒。)
師:(出示第9節)再看這樣的畫面,一切盡在不言中,什么也不用說,就把自己所有的感受讀出來吧。(一生讀)
師:從她的朗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愛是美好、幸福的。
師:你覺得還應怎么讀可以讓人感受更美,聯想更多?
(一女生沒有回答,直接動情地朗讀,讀的過程中忽然哽咽起來,漸漸泣不成聲)
師:你想到什么了而哭?
生:我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
師:情到真處,我們無法用語言來贊美爸爸媽媽之間的愛。(屏幕出示一段話:“此刻,在映兒眼里,這樣的愛是媽媽的一頓餃子,是爸爸的一個特別叮囑,是爸爸和媽媽那一夜默默的相伴。”)這是映兒父母之間的愛,在你的成長道路上,你得到過誰的愛?
生:爸爸媽媽。
生:爺爺奶奶。
生:老師、朋友。
師:想想他們關心你的生活細節,在你的生活中,愛是什么呢?
生:愛是一件大衣。因為我有時作業做得很遲,而天又很冷,爸爸怕我膝蓋受涼,就會拿一件大衣蓋在我的腿上。
生:愛是一碗稀粥。媽媽每天早上都很早起床幫我煮早飯,等我起床的時候,一碗稀粥已端在桌上了。
師:媽媽煮的這碗粥比其他早餐更暖人心!
生:愛是一輛自行車。因為每天上學、放學,爸爸都會騎著自行車送我。
師:準確地說,愛是一輛承載你和父親的自行車。
三、讀結尾,拓展延伸。
師:回想身邊的愛,我們再來看茉莉,有什么特別感受?(出示茉莉圖片)
生:更加潔白純凈。(板書:潔白純凈)
生:仿佛散發著縷縷幽香。
師:你已經用心在看了。我想到了文中的第17節,誰來讀?
師:把這愛的芳香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一起讀最后一節。
師:愛如茉莉,愛如茉莉,愛就像茉莉一樣平淡無奇,潔白純凈,卻能散發出縷縷幽香。(師簡筆畫畫出幽香)
師:我們在愛的芬芳中漸漸長大,就讓我們伴隨著茉莉的縷縷幽香把愛傳給他人,走向生活。(師播放江蘇民歌《好一朵茉莉花》。生仍沉浸在課堂中,直至老師再次提醒已下課。)
愛如茉莉 課堂實錄 篇5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愛如茉莉》,(齊讀課題)上節課,我們讀通了課文,認識了茉莉,誰能用書上的詞語說說這是一枝怎樣的茉莉?
生1:這是一枝平淡無奇的茉莉。
生2:這是一枝散發著縷縷幽香的茉莉。
生3:這是一枝潔白純凈的茉莉。
生4:這是一枝彌漫著清香的茉莉。
師:宋老師把這些詞語寫成了一首小詩,誰能讀好它?
生1:(讀)平淡無奇清香彌漫潔白純凈縷縷幽香
師:你讀得真好!能告訴大家為什么讀得這么好?
生1:我讀的時候想著茉莉雖然平淡無奇,卻能散發縷縷幽香。
師:哦,想著這些詞語的意思,想著茉莉的香味讀,感覺就不一樣。誰再試著讀一讀?
生2:(讀)平淡無奇清香彌漫潔白純凈縷縷幽香(感覺很美)
生3:(讀)平淡無奇清香彌漫潔白純凈縷縷幽香(感覺越來越美)
師:多么美好的茉莉,她雖然平淡無奇,卻芳香怡人,父母之間的感情難道與茉莉有著相似之處嗎?請大家先輕聲讀讀6到8自然段,邊讀邊想,邊想邊讀,看看自己能讀懂些什么?(生自由讀,很投入)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讀懂了什么?
生1:我讀懂了媽媽是非常關心爸爸的。
師(追問):你是從哪些句子、詞語看出來的?
生1(讀):“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
“記住”,“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這些詞語可以看出媽媽和爸爸生活了十幾年,對他很了解,所以再三叮囑映兒。
師:你覺得了解也是愛,是嗎?
生2:媽媽是在得了急病的情況下,還記得爸爸的那一頓餃子,可以看出爸爸在媽媽心中位置很重要。
師:愛就是把對方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生3:媽媽很了解爸爸,出差在外,思念家里的親人,能讓他吃上一頓親手包的餃子可以讓爸爸感覺到家的溫暖,可以看出他們彼此很相愛,家也很溫暖。
師:你的體會很不一樣,很好。你能好這句話嗎?(生讀)
師:媽媽是用虛弱的聲音說的,你能再讀一次嗎?(生再讀,有進步)
師:看著想著提示語讀書,體會就不一樣。
師:媽媽病中還牽掛著爸爸的那頓餃子,可以看出媽媽對爸爸的一片深情。(板書:病中的牽掛)
師:然而,爸爸的表現又是怎樣的呢?(引讀)“爸爸沒有吃我煮的餃子,也沒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院。次后,他每天都去醫院。”
生1:我從“直奔”一詞看出爸爸平時也很了解媽媽的,發現媽媽不在家,第六感覺告訴他,媽媽一定出事了。所以很著急,顧不上吃餃子,顧不上聽我的話,直奔醫院,爸爸很愛媽媽。
師:你從一個詞讀出爸爸的內心世界,說明你已經讀懂了。“直奔”一詞,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生1:我仿佛看到了爸爸騎上自行車飛快地去醫院的背影。
生2:我仿佛看到了爸爸焦急的臉。
生3:我仿佛看到了爸爸焦急的眼神。
生4:我仿佛看到了爸爸由于焦急,鼻尖上滲出的細細的汗水。
生5:我仿佛看到了爸爸額角上淌下的汗滴。
師:帶著你們的理解,齊讀這個自然段。
師:爸爸急切的腳步中流淌著爸爸對媽媽的一片深情。(板書:急切的腳步)
師:我們一起讀好6、7、8自然段。我讀6,女生讀7,男生讀8。
師:同學們,一個“記住”,一個“直奔”,父母情深,感人肺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人的舉措,卻像茉莉一樣散發著縷縷幽香。像這樣的細節,在文章里還有很多,請你用一雙會發現的眼睛,用一顆會感動的心靈讀9到18自然段,像剛才這樣圈劃出來,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生自主學習,很投入)
師:圈劃出來以后,用最簡潔、最恰當的語言寫下自己的感受。
師:好,把筆放下,我有些不忍心打斷你們,太投入了,這是一種很好的閱讀習慣。因為細節很多,課堂有限,我們不可能窮盡所有的細節。所以,你要學會傾聽。誰先來把你最感動的地方讀一讀,再談感受。
生1(讀):“似乎是我驚醒了爸爸…………把我拉了出去。”我從“躡手躡腳”看出爸爸是不想吵醒媽媽,很希望媽媽能多休息一會兒,爸爸是很關心媽媽的。
生2:我覺得爸爸沒有聲音地拉我出去,這就是真愛無聲。
生3:我覺得“睡眼朦朧”可以知道爸爸一夜沒睡好,為了照顧媽媽才這樣的,更何況他出差剛回來,一定很疲憊,可爸爸寧可自己不睡也要照顧好媽媽。
師:是呀,愛就要為對方付出,哪怕犧牲自己。你能讀好它嗎?(生讀)
生4:我是從“清醒含笑的眸子”知道媽媽也是一夜沒睡,她為了不驚動爸爸,手腳都麻木了,可依然堅持著不動,他們都在為對方默默地付出。
師:只有充滿智慧的眼睛才能發現這個地方也能體現爸爸媽媽之間的愛。
生1:我是從第9自然段“緊握的手”看出爸爸時時刻刻在關心著媽媽,連睡覺也不放松自己的責任。
生2:“緊握”還可以看出爸爸把對媽媽的愛一點一點地凝聚在手指上,用平淡無奇的舉措,用一雙緊握的大手,傳遞著愛的芳香,此時的病房是安靜的,但安靜中卻透著一股只有茉莉才有的幽香。
師:掌聲!
生3:這只手給媽媽帶去了踏實,讓她覺得爸爸就在她身邊,不用擔心任何事,這是爸爸在傳遞愛的力量,所以媽媽才會露出恬靜的微笑。
師:是呀,爸爸的大手給媽媽帶去溫暖,帶去力量,媽媽才如此幸福。
師:我們一起讀好這一段話,(引讀)“推開病房的門,我不禁怔住了:(生接讀)
“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
師:此時,在映兒的心中,對愛的理解是什么?
生:映兒原以為愛應該像牡丹一樣高貴,像玫瑰一樣熱烈,現在她終于明白,愛也可以像茉莉一樣平淡無奇。
師:說得好,此時此刻,連陽光也動情了,讀——(生接讀)“初升的陽光悄悄地從窗外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
師:讀著這句話,哪個字讓你的心怦然一動?
生:“浸潤”。
師:說說你的想法。
生:浸潤是滋潤的意思,爸爸媽媽的愛是互相滋潤,互相交融的,才讓生命有了芬芳,有了光澤。
師:你理解得太深刻了,生命只有有了愛的浸潤,才會有芬芳,才會有光澤。
師:陽光一般都是“照”、“射”進來的,……
生:用“探”說明陽光也有了感情,它也不愿意破壞這溫馨的畫面。
師:說得好!陽光也有情,不愿、不忍打擾他們。自己盡情地練讀這句話,把你的理解寫在你的臉上,融進你的聲音里。
(生自由練讀)
生1:(配樂:《夏日香氣》)“初升的陽光悄悄地從窗外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蜂房與光澤里。”
師:你讀得很動情,但我沒看到你動情。
生2:(配樂:《夏日香氣》)“初升的陽光悄悄地從窗外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蜂房與光澤里。”
師:我不僅聽到了,還看到了,這就叫聲情并茂!
生3:(配樂:《夏日香氣》)“初升的陽光悄悄地從窗外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蜂房與光澤里。”
生4:(配樂:《夏日香氣》)“初升的陽光悄悄地從窗外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蜂房與光澤里。”
師:一個比一個精彩!一起讀,把這美好的瞬間永遠永遠留在我們心中。(生齊背)
師:此時此刻,(出示):“在映兒的心中,愛是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是爸爸一個特別的叮囑,是一夜默默的相伴……”
師:現在,你對愛的理解是什么?愛還是什么?
生1:愛是布滿血絲的眼睛。
生2:愛是遠去的背影。
生3:愛是土壤。
師:為什么?
生3:土壤看上去沒什么特別,平淡無奇,卻能孕育出生命。
師:掌聲!
生4:如果讓我打一個比方,我覺得愛就像一個城市的航標,如果一個城市失去了航標,就會秩序大亂,如果一個人失去了愛,就會失去生活的方向。
師:掌聲!很獨到的比方,你給了我驚喜!
師: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生接讀)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
師:課后根據自己的喜歡完成下面的作業:
※完成16課《語練》4、5、6題;
※※喜歡朗讀的你,配樂讀一讀冰心的《紙船》;
喜歡畫畫的你,畫一畫身邊感人的一幕;
喜歡寫作的你,寫一寫愛的故事或愛的小詩;
※※※喜歡讀書的你,讀完歐亨利的《麥琪的禮物》,留下屬于自己的閱讀紀念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