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如茉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3篇)
愛如茉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文中的重點詞語,感受父母之間如茉莉般平淡卻深厚的愛。
教學重難點:抓住文中的重點詞語,感受父母之間如茉莉般平淡卻深厚的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請回憶一下,茉莉花有什么特點,誰能用課文中的詞來說?師相機板書(平淡無奇潔白純凈縷縷幽香)
2.同學們,在你們心中茉莉是怎樣的?誰能用上其中的一兩個詞來說一說?
3.我們學課文時可以看到很多詞語,不但會記,還要會用,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4.在作者眼里,茉莉花是平淡無奇的,所以當媽媽說真愛就像茉莉時,她差點笑出聲來。可文章結尾,作者卻情不自禁地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作者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轉變呢?她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父母之間的愛呢?這節課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繼續學習課文的第二、第三部分。
二、細讀課文,品味真愛
1.真愛無痕,文中沒有直接告訴我們什么是愛,但是,如果我們用心去品味,就會覺得每一個詞,甚至每一個字都帶著情。下面請大家默讀課文6—16自然段,找出讓你感受到爸爸媽媽之間愛的句子來,并在旁邊寫上自己的體會。
2.剛才,很多同學讀得很投入,你發現的第一處語句是什么?
出示:“映兒,本來我……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
(1)媽媽是怎樣說這些話的?你體會到什么?在媽媽心中餃子重要,還是自己的病重要?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2)媽媽在病中對爸爸的愛其實是什么?多么簡單(板書:簡單),但這就是愛呀!
(3)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餃子,善意的諾言,卻系著爸媽之間的真情,一份平凡而又真摯的茉莉般的愛。誰來把這份愛讀出來?指名讀,評讀。
3.面對作者買回的餃子,爸爸的反應是怎樣的?
出示:然而,爸爸沒有……直奔醫院。
(1)你從里面的哪些詞體會到爸爸對媽媽的愛?
(2)“直奔”的“奔”有兩種讀音,讀第一聲時表示沒有目的,讀第四聲時表示有目的,這是該讀什么?爸爸的目的是什么?
(3)你還能從這個詞中讀出爸爸什么樣的心情?一個詞我們讀出了爸爸的擔心、焦急。
(4)在這里爸爸對媽媽的愛其實是什么?(在這里愛就是爸爸的擔心,愛就是爸爸匆忙趕往醫院的腳步。雖然平淡無奇,卻真切感人。板書:感人)讓我們一起來把爸爸對媽媽的這種愛讀出來。
(5)媽媽了解爸爸,怕爸爸擔心,費心編織美麗的諾言。爸爸了解媽媽,不顧勞累,直奔醫院。這一切都能讓我們感受到父母之間的愛如茉莉,平淡而純潔。請女同學讀第7自然段,男同學讀第8自然段。
(6)你還從文章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爸媽之間的愛?
4.“一天清晨,我按照……帶到醫院去。”
(1)什么叫叮囑?
(2)爸爸為什么要再三交待我讓我帶茉莉花?
5.“媽媽睡在病床上……伏在床沿邊睡著了。”
(1)爸爸為什么要緊握呢?
(2)我們先讀一讀下面的句子,會更好理解上面句子所表達的情感。
“我夜里睡得沉,媽媽有事又不肯叫醒我。這樣睡,媽媽一動我就驚醒了。”
“你爸爸伏到床邊睡著了。我怕驚動他不敢動。不知不覺,手腳都麻木了。”
①你們讀出了什么?
②爸爸的話——沒有太多的表白,為了讓自己隨時醒來照顧媽媽,爸爸寧愿睡不好,也不到陪床上睡,樸素的話語中全部都是愛呀!(男同學齊讀)
③媽媽的話——為了讓爸爸好好睡,媽媽手腳麻木了,也不敢動,這是多么簡單而又感人的行為!(女同學齊讀)
(3)現在你們理解爸爸的“緊握”了嗎?
(4)讓我們再讀這句話,體會爸爸的用心。
6.我們剛才通過一些細節,感受到父母之間的那一份如茉莉般的愛,讓我們來看這樣一個畫面——
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
(1)自由讀這個畫面,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這畫面溫馨而美好,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字——“探”字。為什么陽光不是照或射呢?同學們,讀書要學會用心去品味,從字詞中體會情感。
(2)這樣的畫面,誰都不愿去破壞它,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這段話。
(3)面對這樣的畫面,作者反應怎樣?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4)作者為什么而怔住了?
7.望著這一幕,難怪作者會這樣寫道:
“病房里,那簇茉莉更加潔白純凈。它送來縷縷幽香,裊裊地鉆到我們的心中。”
(1)幽香能“鉆”進我們的心中嗎?
(2)“鉆”到我們心中的是什么?——愛!
(3)幽香是氣味,不可能鉆到心里,打動我們的是父母之間平淡無奇的愛;是父母之間潔白純凈的愛;是父母之間散發著縷縷幽香的愛。
8.此時,作者也情不自禁地發出了感嘆——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
(1)為什么用兩個愛如茉莉?
(2)兩個“愛如茉莉”你覺得應怎樣讀?
(3)作者從媽媽生病住院的那些細節里,終于感受到真愛就如茉莉般平淡無奇但真切感人。愿大家都做一個懂得愛、珍惜愛、并學會付出愛的人。
四、思維拓展
相信大家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對愛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就請你以“愛如什么”說說你心目中的愛是什么?
五、板書設計:
16愛如茉莉
簡單平淡無奇
普通縷縷幽香
潔白純凈
愛如茉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品讀文本,感悟“愛”,引導學生關注閱讀文中的細節,抓住重點字、詞、段來領悟“愛如茉莉”。
3、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的愛,理解“真愛就像茉莉”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點:通過對細節描寫的品讀,感受人物間平淡而感人的真愛。
教學難點:結合對語言文字的品讀,理解“愛如茉莉”的內涵。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配樂,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齊讀課題《愛如茉莉》)。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3、關注細節描寫,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板書:關注細節)
4、這節課,就讓我們關注文章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細節描寫,來體會文字背后的含義。
二、明確自學重點
這也是我們這節課的自學重點。出示:通過品讀課文中的細節描寫,學生能感受人物間平淡卻深厚的感情,從而理解“真愛就像茉莉”的深刻含義。
三、圍繞重點自學圍繞自學重點,下面進行個人自學。
請看個人自學要求:
1、快速默讀課文,抓住文中的細節描寫,圈畫出給你印象深刻的字、詞、句子或段落,并在旁邊做上批注,思考:為什么說“真愛就像茉莉”?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給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四、交流自學情況
(一)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內討論.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印象深刻的句子,體會人物的情感。
3、質疑未解決的問題,并做好記錄。
(二)全班匯報:
交流預設:
(一)第一部分(1~5自然段):媽媽告訴“我”真愛像茉莉。
你從這一部分中的哪些細節中可以感受到“愛如茉莉”?
1、出示:媽媽先是一愣,繼而微紅了臉,嗔怪道:“死丫頭,問些什么莫名其妙的問題呀?”
指導朗讀。
2、出示:我見從媽媽口中掏不出什么秘密……
我差點笑出聲來……這句話咽了回去。
(感受平淡無奇)
(二)第二部分(6~8自然段):
1、出示(第6、7自然段)
第二天早晨,媽媽用虛弱的聲音對我說:“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包餃子給你爸爸吃,現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你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
(1)指名說說體會。
(2)追問:那此時,在媽媽的心中,自己的疾病和餃子哪個重要?餃子中包含著什么?
2、面對作者買回的餃子,爸爸的反應是怎樣的呢?指名說。
出示: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院。此后,他每天都要去醫院。
(1)你能從哪個詞感受到爸爸對媽媽的愛?
感受到當時爸爸的心情怎樣?
(2)爸爸怎么知道媽媽生病住院的?你能猜測出來嗎?
(三)第三部分(9~18自然段):爸爸和“我”在病房照顧媽媽。
你還從課文中的哪些細節中可以感受到“愛如茉莉”?
1、出示: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囑……芬芳與光澤里。
(1)學生談感受。
(2)這一小節,還有哪些細節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孩子們,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這段中有一句景物描寫的句子。讀了之后,哪些字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示:“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
誰來把這幅溫馨美好的畫面讀表現出來?指名配樂朗讀。
3、還能從哪些細節感受到人物間的愛如茉莉?
出示:似乎是我驚醒了爸爸。他睡眼蒙朧地抬起頭,輕輕放下媽媽的手,然后躡手躡腳地走出門邊,把我拉了出去。
誰來把人物間的這茉莉般的愛讀出來?
4、出示:望著爸爸布滿血絲的眼睛,我心疼地說:“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
5、出示:“爸爸邊打哈欠邊說:“我夜里睡得沉,你媽媽有事又不肯叫醒我,這樣睡,她一動我就驚醒了。”
6、“你爸爸伏在床邊睡著了。我怕驚動他不敢動。不知不覺,手腳都麻木了。”
師:這些細節描寫處處都體現出爸爸媽媽與我之間,像茉莉一樣雖平淡無奇卻芬芳無比,平平淡淡而又真真切切。
7、出示:“病房里,那簇茉莉顯得更加潔白純凈。它送來的縷縷幽香,裊裊地鉆到我們的心中。”
縷縷幽香真的會“鉆”到我們心中嗎?有感情的配樂朗讀。
8、爸爸媽媽之間的愛就是表現在生活中極其平凡的小事中,就如同盛開的茉莉一樣平淡無奇卻散發出的屢屢幽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一切都在平凡中見真切。難怪作者也情不自禁地發出了感嘆。
五、拓展閱讀,升華愛的理念
1、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我們身邊時時刻刻都被不同的愛包圍著。
下面,請大家快速瀏覽這一片斷描寫,看看它與《愛如茉莉》在寫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出示片斷:《轉角處的愛》
指名說。
2、在你的心中愛是什么呢?如果也要你來打一個比方,愛如什么,你認為這樣的愛是什么樣的愛?請你把它寫下來。
句式訓練: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
六、作業布置
以“愛如”為開頭,抓住細節描寫,關注環境渲染,把發生在自己身邊的關于“愛”的故事寫一寫。
板書設計:17.愛如茉莉
(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
平淡無奇平凡真切
愛如茉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揣摩細節,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培養語感;真切體會“如茉莉一般的愛”是讓人回味綿長的愛、是了無痕跡的愛、是心有靈犀的愛。
2、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的愛,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點:愛是什么?
一線:茉莉般的愛
兩體驗:一、體會我親眼所見并心生頓悟愛的真諦的心境
二、體會字詞運用和細節處理的傳神,更深層次體會生活中的大愛
【教學過程】
一、第一處:看茉莉圖,用詞練習準確表達,感受茉莉。(圖)
課前準備,黑板上板書:
茉莉
平淡無奇 潔白純凈 縷縷幽香 裊裊清香 彌漫 詩
師:我請一位同學讀一讀。(指導讀詞)
師:你心目中的茉莉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用上面的詞說一句話或兩句話)
師:很好,大家描述得真是繪聲繪色啊!在這樣的描述中,我們積累了詞匯,豐富了語言。在運用中學習,是一種很有效的學習方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愛如茉莉》這篇課文。(師在“茉莉”前添上“愛如”)
[設計意圖:與教材的編者對話,用好課后習題,引導學生品味字詞的深刻含義,體會詞語的表達效果。展示一幅茉莉的圖畫,給學生一些詞語作為語言訓練的臺階,讓學生用這些詞語來練習表達特定的意思,從而達到讓學生借助一些關鍵詞來進行遣詞造句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感。同時體現了語文學習的認知規律,即從詞到句的讀說和理解]
師:閱讀這篇文章,需要我們靜下心來,用心去讀,用心去悟。這種愛蘊含在課文的細節描寫中,所以首先在閱讀時要關注細節。
(師邊說邊板書:關注細節 感受語言)
師:同學們,語言還有溫度啊,字詞含在語言中,從字詞當中我們還會體驗到溫暖。師板書:(語言有溫度 字詞知溫暖)
師:同學們在讀的時候,可輕聲讀。你從哪些細節感受到了父母茉莉般的愛,關注一些字、詞、句,用筆劃下來,可以在旁邊簡要地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所謂“擒賊先擒王”,要想高效預習,需要老師精確無誤的學法指導,安排緊湊適度的要求。教學中抓住閱讀預習這根“筋”,把準了教學預設這條“脈”,為下面成功的討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開門見山地突破了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關”,即閱讀中應該閱讀什么,關注什么,解決什么的問題。]
二、全面捕捉細節,共同譜寫愛的贊歌。
師:這篇文章需要我們靜靜體會,請同學們選擇一個最感動你的細節交流,請你先朗讀這句話,然后談自己獨特的感受,其他同學可以再補充。
細節1:似乎是我驚醒了爸爸。他睡眼蒙眬地抬起頭,輕輕放下媽媽的手,然后躡手躡腳地走到門邊,把我拉了出去。
從“輕輕”和“躡手躡腳”這樣的細節中,體會爸爸的細膩,
師:讀一讀這段話,哪個詞語,或者哪個動作打動了你?
重點研讀細節2:
第二天早晨,媽媽用虛弱的聲音對我說:“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包餃子給你爸爸吃,現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你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直奔到醫院。此后,他每天都去醫院。
研讀1:媽媽的話
抓住“虛弱”,指導誦讀。
師:從媽媽的話里你讀懂了什么?
【小結】師:普通的餃子,平凡的小事,看上去是那么的平淡無奇,卻飽含著媽媽對爸爸真切的愛。
研讀2: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有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院。
抓住“奔”,奔的讀音,理解焦急,想象畫面。
師:文章的細節就像電影中的特寫鏡頭,下面就請同學們張開想象的翅膀,想象爸爸“直奔”醫院時是怎樣的一幅情景?你能感受到爸爸當時是什么樣的心情?
【小結】師:愛是什么?愛就是這份默默的關心和牽掛。愛,就表現在每一個細節之中。
重點研讀細節3: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囑,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帶到醫院去。當我推開病房的門,不禁怔住了: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
師:請孩子們看這幅圖,你會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這幅畫面?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圖畫、音樂)
師:字詞知冷暖,文字是有溫度的,你從這段話中的哪些詞語能夠感受到愛的溫度?請通過朗讀把這份感動表現出來。
師:讀書要注意前后聯系,如果把媽媽說的話和爸爸說的話放在一起對照著讀,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感受。
(出示句子:爸爸邊打哈欠邊說:“我夜里睡得沉,你媽媽有事又不肯叫醒我,這樣睡,她一動我就驚醒了。”/“你爸爸伏在床邊睡著了,我怕驚動他不敢動。不知不覺,手腳都麻木了。”)
師:爸爸真的睡著了嗎?從哪里可以知道?他會對媽媽說什么呢?
師:媽媽真的睡著了嗎?又從哪里可以知道?她會對爸爸說什么呢?
師:他們既然都沒有睡著,卻為什么都要讓對方知道自己睡著了呢?
再出示細節3: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囑,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帶到醫院去。當我推開病房的門,不禁怔住了: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
師:誰來帶著自己的感受來讀這句話。(抽讀)
【小結】師:親愛的孩子,真愛無言,大愛無聲,就讓我們默默地聆聽,用心感受這份茉莉般的愛。齊讀
師:除了對人的描寫,這段還寫到了環境。是哪句?讀讀看,有什么感受?
師:作者說陽光探了進來,還可怎么說?(照、射、灑)
師:既然都可以,為什么作者沒用照或者射,而用了探?
師:悄悄地,總怕驚醒了病房中的有情人,是“探”;輕輕地,為病房里的有情人添一分溫暖,是“探”;柔柔地,讓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是“探”。探不盡的情與意啊!
師:靜靜地守候,默默地關心,就連陽光也不忍心打擾這對恩愛的夫妻,讓我們一起來來感受一下陽光的不忍心。誰來讀讀這句話?(抽讀)(齊讀)
師:母親那恬靜的微笑,父親那緊握的手,不正是真愛的表白嗎?作者說:“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理解這句話了嗎?
師:聯系前文,看看,這“一切”應當包括什么?
師:父母如此恩愛,就像茉莉般飄溢芬芳,就像陽光一般充滿生命的光輝。愛讓生命開出最美的花朵,愛讓生命閃耀最迷人的光澤。 香在心里,暖在心頭,這就是作者怔住后的感嘆。此時讓你來讀這一段相信你會讀出不一樣的感情。(抽讀)
(師范讀、音樂)師:如果老師的朗讀打動了你,那是因為在朗讀中融入了我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讓我們再次重溫這感人的畫面,朗讀時融入你自己的感受,先要打動自己,才能打動別人!咱們再讀一次。
生非常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師:手握著手,心連著心,沒有驚天動地,沒有豪言壯語,愛就是這靜靜的守候,默默的關心,這么簡單,這么純凈,就像茉莉的幽香一樣深深地打動我們的心。讓我們輕輕地捧起書,柔柔美美地讀讀這一段……
(設計意圖:理清文章的情感線索,透過作者的情感變化,體會作者父母樸實真摯的感情。展示父母在病房靜靜守候的畫面,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字詞句去體會父母之間的深情,關注父母之間的情感。在理解的基礎上,分句練習朗讀,而后再通過教師的語言引導,將學生的感情推上一個新的高潮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段。教師進一步用自己的范讀來推動學生的感情向縱深發展,從而讓學生達到借助圖畫,用自己的朗讀來表達特定情感,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感。)
小結:一握、一笑、一探,多么細微的舉動,關注這些生活中的細節,我們就能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就像那素雅潔白的茉莉花瓣,細膩而柔美。我們就能從平淡無奇中感受到真愛!
三、玩味標點,延伸歸納
師:父母的愛,愛得深沉,愛得久遠。就像那茉莉,幽香縷縷,綿綿不絕,深深感動著我們。在這樣一個浸潤著生命的芬芳與光澤的清晨,作者終于明白:
生讀最后一句。
師:注意標點了嗎?這是抒發情感的呀,是感嘆的呀,按照我們的寫法,這最后應當是感嘆號呀,作者錯了嗎?
師:是不由自主被感染而認可了的。還記得開始作者對此的態度嗎?
師:而現在呢?
生:完全理解這句話。
師:是從父母愛的細節里讀懂的。“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不是喊給別人聽的,而是送至自己內心里去的。讓我們再讀——
小結:許多時候,不僅文字能表達作者的感情,就連標點符號,也有著作者的溫度。(提煉全文,以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教師帶著學生美美地讀一讀)
愛
愛是什么?
愛是媽媽的牽掛;
愛是爸爸的叮囑;
愛是媽媽嘴角掛著的微笑;
愛是爸爸緊握著媽媽的那雙手;
愛是清晨淡淡的陽光;
愛是病房里那簇芳香的茉莉。
愛如茉莉,潔白純凈;
愛如茉莉,幽香縷縷;
愛如茉莉,平淡無奇卻又充滿詩意……
【設計意圖:基于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將課文的精髓提煉成詩歌,以言辭精煉的特征再次展示給學生,目的是更加傳神地把文本所表述的內涵思想傳遞給學生。】
四、回望全文,探討“茉莉”的作用。
師:課文讀完,我們知道作者所想表現的就是爸爸媽媽間那無痕美好的愛。在第一課時交流時,有同學說文章寫得很好,但怎么個好法,卻不能說清。現在能說一點兩點嗎?
師:課文題目叫“愛如茉莉”,再看看作者在哪些地方提到了茉莉,這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
依據學生發言提煉:
剪茉莉 愛如茉莉?
送茉莉 愛如茉莉。
五、自由表達,訴說對愛的理解
1、不同的人,對“愛”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認識,想一想, 如果讓你寫,愛如什么。你會寫嗎?
寫一寫
(生認真寫,師巡視)
2、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給學生寫感受的時間,就是給學生和梳理自己思想和思考學習所得的時間。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筆表達出來。一節課學生肯定不會立竿見影,去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每節課都有這么一點時間,學生不但語言表達,并且把文本中的語言溫度轉化為自己文字的溫度。】
3、拓展生活中的大愛。
生活中除了夫妻的愛,你還體會到怎樣的愛?
總結:生活中處處都有真愛,也需要付出真愛,希望同學們好好體會,下課。
【教材分析】
《愛如茉莉》是蘇教版(國標本)五年級下學期教材,作者用散文詩般的語言,描述了父母間溫柔、細膩的感情,如一脈涓涓細流,在你心里流動;如一縷淡淡花香,駐足你的心房。
文章中,沒有感人肺腑的愛情表白,沒有卿卿我我的浪漫舉動,作者只是從日常生活中選取了一些感人至深的細節,表現人物內心的情感:媽媽住院了,卻不忘囑咐“我”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爸爸吃;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便直奔醫院;我按照爸爸的叮囑,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帶到醫院;爸爸緊握著媽媽的手,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媽媽怕驚動爸爸不敢翻身,連手腳都麻木了……這些傳神的細節描寫,讓我們感受到如茉莉般淡淡的溫情、濃濃的愛!
【設計理念】
1、讀出教材特色
字詞知冷暖,每一個文字都有著愛的溫度。初讀《愛如茉莉》,那一束束花兒在你心中悄然綻放,它們潔白純凈、幽香縷縷,雖然平淡無奇,卻充滿詩意;細讀《愛如茉莉》,你會發現文章以花襯人,實則映襯出父母間平凡而偉大的愛情。再讀《愛如茉莉》,你會覺得每一個字眼兒、甚至每一個標點都在傳情,你會為一種美麗的情懷而感動,心谷彌漫著幽雅的茉莉馨香。
2、教出閱讀本色
愛是什么?愛是一堆細節。閱讀的本色是什么?應該是對每一個細節的處理。課堂上,教給學生具體的讀書方法,讓閱讀的最終目的和要求落實在具體的學習行為上。教師用自己的語言鼓勵學生、引導學生去感悟語言文字。例如:通過“探”字與“照”“射”的比較,去體會“探”在文中的感情魅力,去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獨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