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如茉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揣摩細節,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培養語感;真切體會“如茉莉一般的愛”是讓人回味綿長的愛、是了無痕跡的愛、是心有靈犀的愛。
2、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的愛,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點:愛是什么?
一線:茉莉般的愛
兩體驗:一、體會我親眼所見并心生頓悟愛的真諦的心境
二、體會字詞運用和細節處理的傳神,更深層次體會生活中的大愛
【教學過程】
一、第一處:看茉莉圖,用詞練習準確表達,感受茉莉。(圖)
課前準備,黑板上板書:
茉莉
平淡無奇 潔白純凈 縷縷幽香 裊裊清香 彌漫 詩
師:我請一位同學讀一讀。(指導讀詞)
師:你心目中的茉莉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用上面的詞說一句話或兩句話)
師:很好,大家描述得真是繪聲繪色啊!在這樣的描述中,我們積累了詞匯,豐富了語言。在運用中學習,是一種很有效的學習方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愛如茉莉》這篇課文。(師在“茉莉”前添上“愛如”)
[設計意圖:與教材的編者對話,用好課后習題,引導學生品味字詞的深刻含義,體會詞語的表達效果。展示一幅茉莉的圖畫,給學生一些詞語作為語言訓練的臺階,讓學生用這些詞語來練習表達特定的意思,從而達到讓學生借助一些關鍵詞來進行遣詞造句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感。同時體現了語文學習的認知規律,即從詞到句的讀說和理解]
師:閱讀這篇文章,需要我們靜下心來,用心去讀,用心去悟。這種愛蘊含在課文的細節描寫中,所以首先在閱讀時要關注細節。
(師邊說邊板書:關注細節 感受語言)
師:同學們,語言還有溫度啊,字詞含在語言中,從字詞當中我們還會體驗到溫暖。師板書:(語言有溫度 字詞知溫暖)
師:同學們在讀的時候,可輕聲讀。你從哪些細節感受到了父母茉莉般的愛,關注一些字、詞、句,用筆劃下來,可以在旁邊簡要地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所謂“擒賊先擒王”,要想高效預習,需要老師精確無誤的學法指導,安排緊湊適度的要求。教學中抓住閱讀預習這根“筋”,把準了教學預設這條“脈”,為下面成功的討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開門見山地突破了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關”,即閱讀中應該閱讀什么,關注什么,解決什么的問題。]
二、全面捕捉細節,共同譜寫愛的贊歌。
師:這篇文章需要我們靜靜體會,請同學們選擇一個最感動你的細節交流,請你先朗讀這句話,然后談自己獨特的感受,其他同學可以再補充。
細節1:似乎是我驚醒了爸爸。他睡眼蒙眬地抬起頭,輕輕放下媽媽的手,然后躡手躡腳地走到門邊,把我拉了出去。
從“輕輕”和“躡手躡腳”這樣的細節中,體會爸爸的細膩,
師:讀一讀這段話,哪個詞語,或者哪個動作打動了你?
重點研讀細節2:
第二天早晨,媽媽用虛弱的聲音對我說:“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包餃子給你爸爸吃,現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你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直奔到醫院。此后,他每天都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