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如茉莉》 研討課教案選(通用17篇)
《愛如茉莉》 研討課教案選 篇1
教學目標:
1. 繼續熟讀課文,從細節之處體會爸爸和媽媽之間平凡如茉莉 般的真愛
2. 品讀課文第九自然段,感悟真愛的真諦
3. 拓展練習,升華情感、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語
昨天是圣誕節,我們班的同學都送給老師節日禮物。為了表示感謝,老師今天也帶了兩份禮物給大家。你們想不想要呀?
好,就看你們的表現了!下面我們開始向在座的老師匯報學習收獲。
二、 按組分別展示內容
第一組:1----5節
第二組:6----8節
第三組:9---12節
第四組:9----12節
第五組:13---18節
第六組:13----18節
注:1、展示相同內容的小組之間可以相互補充
2、各小組展示的內容多樣,可說、可唱、可讀、可寫。
三、教師重點指導對第九節的學習
(1)師:關于文中的第九節,這兒有一幅圖。
實物投影出示圖
師:如果讓你給這幅圖來配一個名字,你打算起個什么名字?并說明理由。
各小組討論
各組派代表發言,教師給打分
(2)品讀第九節
小組內練習感情朗讀
派代表參加朗讀比賽
(3)感悟真愛的真諦
昨天一位同學送給我一張圣誕賀卡,我想給她握手。你們說我的握手表達了我想對她說的什么話呢?
過渡
師引導學生想象爸爸緊握著媽媽的手,他最想對媽媽說些什么話呢?
小組內討論
代表發言
師總結:老師這兒有一首歌最能表達爸爸和媽媽想給對方說的話。這也是老師今天送給你、們的第一個禮物。
放蘇芮的《牽手》
學生邊聽邊唱
聽后談一談感受
再次有感情的齊讀第九節
四、 拓展匯報
(一) 仿寫
愛如茉莉,平淡無奇。
愛如--------,--------------。
(二)課外搜集的關于愛的主題的詩歌、古詩、美文、歌曲等
(三)師發放第二份禮物 課外閱讀《麥琪的禮物》
《愛如茉莉》 研討課教案選 篇2
《愛如茉莉》教學設計課 題 《愛如茉莉》課 型 閱讀課教材分析課文以“愛如茉莉”為題,簡潔、含蓄,讓人頓覺一股清新、芬芳之氣撲面而來,急于披文以體察具體內容。初讀《愛如茉莉》,你會如飲山泉,清淡中有絲絲甜意;再讀《愛如茉莉》,你會如品香茗,絲絲甜意中有淡淡芳香;三讀《愛如茉莉》,你會如飲甘醴,淡淡芳香中有縷縷心香;四讀《愛如茉莉》,你會覺得每一個字眼兒、甚至是每一個標點都在傳情、在釋放著如茉莉一般的生命的芬芳和光澤…… 教學目標1.認識1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寫其中9個生字,并記住字形。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2.通過具體的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培養語感;真切體會“如茉莉一般的愛”是讓人回味綿長的愛、是了無痕跡的愛、是心有靈犀的愛。 3.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的愛,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具準備課件(詞語卡片;茉莉花圖;《好一朵茉莉花》歌;“愛如……”句段等)教學活動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第一課時 一、緊扣課題、課題質疑 1.語言描述,激qing導入 愛是人間永恒的主題!在不同的人眼里,愛有不同的內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一篇課文,體會其中與眾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愛。 2.板書課題,引導質疑 茉莉有什么特點?愛怎么能像茉莉呢?請同學們讀課文。 二、認讀感知、初步理解 1.自學課文。 要求:(1)圈畫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讀通課文。(2)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解文中詞語的意思。(3)初步理解課文大意。2.檢查交流。 (1)出示生字詞檢查認讀 茉莉 掏出 謊話 叮囑 光澤 靜謐 洗漱 眸子 胳膊 嗔怪 莫名其妙 平淡無奇 一本正經 躡手躡腳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指導讀好一些難讀的句子,理解一些詞語 叮囑:爸爸叮囑我什么?一遍兩遍是不是叮囑?爸爸會怎樣叮囑?生活中的你有沒有受到別人的叮囑? “尋思”、“隨手”與“一本正經”:抓三個詞語的對比體會母親內心世界就像茉莉一樣羞澀、含蓄而芳香。 躡手躡腳:形容腳步很輕。為什么躡手躡腳?怎樣躡手躡腳?3.梳理概括。 這篇課文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鞏固生字,描紅臨寫 1.練讀詞語 2.趣味記字 (1)溫柔的手——打一字(揉) (2)有心不平靜,有話不可信——打一字(荒) 3.描紅臨寫 要點提示:茉莉(上下結構,上小下大);掏、謊、叮、澤、縷、揉、哦(左小右大) 四、布置作業 1.寫好生字,記住生字新詞。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感受茉莉 1.課文中幾次寫到了茉莉?每一次寫茉莉分別帶給人什么感受? 2.學生讀書、交流,出示詞語: 平淡無奇 潔白純凈 詩意 彌漫 縷縷幽香 裊裊 3.在作者眼里,茉莉開始是平淡無奇的,而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茉莉變得潔白純凈、富有詩意、散發出縷縷幽香,還裊裊地鉆進了心中。為什么呢? 二、精讀課文,品味愛心 1.描述:爸爸媽媽的愛鑲嵌在課文的細節中,要求同學們關注細節,人物的一個動作、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愛;同時要感受描述的語言。要通過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溫情與愛。 2.要求:自讀課文,標出能表現細節的詞句,在旁邊空白處寫上自己的感受。 三、師生合作,交流深化
《愛如茉莉》 研討課教案選 篇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細節描寫感受父母之間平淡卻深厚的親情,從而理解“真愛就像茉莉”。
教材說明:
文章用清新、樸實的語言記敘了媽媽生病住院,爸爸去醫院照顧這件小事,告訴我們真愛就如茉莉般平淡無奇卻芬芳怡人。其中,作者著力描寫和渲染的是爸爸媽媽執手而眠的情景,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溫馨而又美好的畫面。它告訴我們:真愛無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愛無聲,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蒼白無力。真愛是什么?它就如生命中流動的泉水,就是手指尖流過的歲月,就是彼此間心靈的相通,就如盛開的茉莉花發出的清香。文章事小情真,感人至深。
教學重點:
課文的第三段通過細節描寫,在字里行間揭示了什么是真愛,這是課文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真愛就像茉莉”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都說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相信不少孩子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都曾注意過這樣一個問題:我的父母相愛嗎?(板書:愛?)
2、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夫妻,愛在哪里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含蓄而優美的文章——《愛如茉莉》。
二、初讀感知
1、出示要求
(1)讀準字音,尤其是生字和有注音的字;
(2)難讀的長句子要讀好停頓,避免讀錯詞意。
2、檢查
(1)記詞語。
橘黃色 嗔怪 叮囑 怔住
掏不出 靜謐 浸潤 睡眼蒙朧
躡手躡腳 打哈欠 欣欣然 眸子
洗漱 揉揉胳膊 縷縷 幽香 裊裊
(2)句子。
那是一個飄浮橘黃色光影的美麗黃昏,
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
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
3、指名分節朗讀。
4、四大組分角色朗讀:“我”、“爸爸”、“媽媽”、敘述。
三、理清文章脈絡
1、提問:本文中誰認為“愛如茉莉”?(指名讀第四節、第18節)
開始時“我”差點笑出聲來,最后卻由衷地信服和認同,這在結構上是文章的首尾呼應,而在內容上是因為發生了什么事讓“我”改變看法的呢?
2、分段
第一段(1~5)寫媽媽告訴“我”真愛像茉莉。
第二段(6~8)媽媽答應包餃子給出差回來的爸爸吃,因生病住院要“我”買現成的餃子煮給爸爸吃,爸爸卻直奔醫院。
第三段(9~18)爸爸在醫院為了照顧好媽媽伏在床沿而睡,媽媽為了讓爸爸睡好,手腳麻木了也不愿驚醒爸爸。
四、精讀第一段
1、文章在一開頭就定下了含蓄優美的基調,指名分角色朗讀。
2、你覺得哪兒寫得真好?讀讀說說。
3、老師覺得有兩個動詞用得好極了,特別形象。
(1)示范做“掏”的動作,請學生造句;
(2)指名讀第三節用“掏”的句子,問:秘密能看得見、摸得著嗎?
(3)比較“從她口中問不出秘密”和“從她口中掏不出秘密”,
小結:用了“掏”字使抽象的事物仿佛可以看見可以摸到,因而也就使語句更生動形象了。
(4)“咽”字教法同上。
4、“我”咽下的話是?
這說明?
5、這是因為“我”對茉莉的印象停在4個字上——“平淡無奇”。
愛可以“平淡無奇”嗎?“平淡無奇”中也有愛嗎?
我們留待下節課繼續學習。
五、指導寫生字。
本文是一篇贊美人世間美好情感的美文。文中從細節處一次次表現了父母之間真摯、深厚的愛情。茉莉花是全文的線索,也是借茉莉純潔、樸實的特點來托物言志,贊嘆這對普通父母之間的感情就如同這茉莉般感動人心,耐人尋味。
考慮到這是第一課時,文章的篇幅較長,學生之前并沒有充分的預習。所以我在教學設計時依然保留了感知課文、認讀和理解生字詞的環節。但五年級的孩子已具備一定的獨立識字和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因此,這個環節的時間不宜占用太長時間,否則重、難點就不夠突出了。
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不能面面俱到。我想通過“解題”讓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即:“人與人之間的愛”與“茉莉花”之間究竟有什么共同點?
在感受“愛”這個環節中,我側重于讓學生充分地讀6-13節,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受。“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是課標一再提出的要求,我鼓勵學生真實地談談自己為何而感動。并且及時抓住課堂上學生有閃光點的回答進行點撥、渲染和深化。我想,語文的課堂應從“一言堂”變為“眾言堂”。我們不應機械化地拉著學生圍繞我們事先安排好的教學設計跑,而應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能力。
對于茉莉花的特點,文中很明確地用三個詞來形容:平淡無奇、潔白純凈、散發清香。由于在6-13節細節中,學生已深刻體會父母的愛,因此,能輕松地淺談這三個特點與“愛”之間的共同點,我相機總結。
達到“解題”這個教學目標后,我引導學生對于“愛”的概念進行拓展和延伸――我們贊美人世間一切美好的愛,無論是茉莉般樸實的愛,還是玫瑰般熱情的愛……從而聯系自己的感受,聯系自己的生活,談談你對“愛”理解。通過這個環節的升華,發揮語文熏陶、感染的德育作用,而不能僅局限在課本的范圍。
當然,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力不從心的地方:課件設計不夠新穎、板書的位置有些偏、語言方面可能還需日后的錘煉……作為年輕教師,可能我的反思不夠全面,尚未看到其他的不足之處,若能得到各位老師的點評,我會本著虛心求學的態度繼續摸索,繼續努力!
課如茉莉——平淡中沁人心扉。
《愛如茉莉》 研討課教案選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在具體的語句中感受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培養語感,通過細節描寫感受父母之間平淡卻深厚的親情,從而理解“真愛就像茉莉”。
2、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的愛,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對細節描寫的品讀,感受父母之間如茉莉般平淡而感人的真愛。
2、互動生成,價值引領,體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流淌著無盡的真愛。
一、復習詞語導入
1、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第16課,齊讀課題。初讀完課文,作者眼中的茉莉是怎樣的,還記得這些詞語嗎?
課件出示詞語: 平淡無奇 潔白純凈 清香彌漫 縷縷幽香
齊讀這些詞語
你心中的茉莉又是怎樣的? 學生說特點,教師相機請他讀相應的詞
二、品讀重點詞句,感悟真愛
(一) 過渡:茉莉是一種普通而不起眼的花,作者為什么用它來形容父母之間的真愛呢?
請打開書默讀課文6—18小節,用筆勾畫出表現爸爸媽媽之間很相愛的語句。在感動你的地方寫下自己的感受。
(二)學生默讀自學,教師巡視
(三)交流
1、第一件事7—8小節
①課件:“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包餃子給你爸爸吃,現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你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
分析:
(“要等他吃完了”可看出媽媽很愛爸爸,否則爸爸一定沒心思吃飯,就要餓肚子了,那可是媽媽不愿見到的事情。“虛弱的聲音”“記住”表現出媽媽很在意,用心叮囑。) 板書:病中掛念
小結:媽媽對爸爸的愛是一份擔心,一份體貼。
指導朗讀:誰能把媽媽的這份愛讀出來?
2“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院。此后,他每天都去醫院。”
分析:
沒有…也沒…體會出爸爸心中只有媽媽。每天都去體會爸爸不辭辛苦,不顧勞累。
爸爸直奔醫院,可以看出爸爸當時心情很著急。
師:老師有個好奇,爸爸怎么知道媽媽生病在醫院的?
(也許從餃子中就查出端倪,也許是他已有了直覺。)
師:你能想象出爸爸回到又直奔醫院那著急的樣子來嗎?板書:腳步急切
(預設:剛放下包,就急急忙忙向外趕;騎車自行車飛奔出去,連鞋子都顧不上穿了;大步流星,跑得滿頭大汗,汗流浹背。。。。。。)
師:爸爸的細致、爸爸的急切正是愛的表現呀!誰來讀讀這段話?指讀,評議。
2、過渡:還有哪里表現了父母之間很相愛?
第二件事(9—18小節)
1出示:
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
為什么劃這一處,說說你的感受。(爸爸沒有在陪床上睡覺,為了照顧好媽媽這樣睡了一夜,說明爸爸很愛媽媽。媽媽一夜睡得手腳麻木,但她并沒說,還露出微笑說明她很愛爸爸。)
注意到爸爸媽媽的樣子了嗎?
板書:微笑恬靜 雙手緊握
過渡:這樣舒服嗎?
不舒服,為什么爸爸還要這樣睡?
出示:1爸爸邊打哈欠邊說:“我夜里睡得沉,你媽媽有事又不肯叫醒我,這樣睡,她一動我就醒了。” 你能感受到什么?
我們順勢說說還有哪里也表現了爸爸對媽媽的愛?
出示:②“他睡眼蒙眬地抬起頭,輕輕放下媽媽的手,然后躡手躡腳地走到門邊,把我拉了出去。”
(從“輕輕放下”“躡手躡腳”這些細小動作可以看出爸爸小心翼翼,生怕驚醒媽媽。)請男生朗讀第10、12小節,讀出爸爸對媽媽那份深深的愛
過渡:還有哪里表現了父母之間很相愛?
1“你爸爸伏在床邊睡著了,我怕驚動他不敢動。不知不覺,手腳都麻木了。”
分析:
“不敢動”是為了讓爸爸休息好,“手腳麻木”可以看出媽媽在病中,為了讓爸爸能多睡會兒,忍耐著,心甘情愿地付出。
小結:媽媽的話沒有一個愛字,卻字字句句都是愛!
指名讀 請女同學飽含深情地讀一讀
4、于是,在那天清晨,我推開病房的門,不禁怔住了:
課件出示: 齊聲朗讀
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
我一定奇怪———?(他們為什么這樣睡?這樣睡不難過嗎?)
當我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我又一定會———(被感動了。)
被什么感動?(爸爸媽媽之間真摯的愛)
你被感動了嗎?說說自己的感受
師:爸爸媽媽之間的愛有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有沒有驚天動地?(沒有)他們互相體貼,互相著想,所作所為都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板書:細節 ,卻又愛意濃濃,感人至深。
誰愿意有感情地讀讀第一句話。
過渡:這是一幅溫馨的畫面,作者還看到了什么?
課件出示:齊讀
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
還有什么事物寫得很動情?(太陽)
哪一個字用得好?說說它好在哪里?
(探 字可以換成什么詞,作者不用“照”,不用“射”為什么用探 字呢?此時作者把陽光當做人來寫了,他十分的善解人意,陽光也有感情,也不愿意打擾爸爸媽媽,不愿破壞眼前溫馨的畫面。)師:這個“探”顯得多么情意綿綿!
誰愿意來讀讀這段溫馨動人的文字 配樂朗讀
5、過渡:爸爸媽媽互敬互愛,如茉莉一般散發著生命的芬芳與光澤。此時此刻,
出示:病房里,那簇茉莉顯得更加潔白純凈。它送來的縷縷幽香,裊裊地鉆到我們的心中。
什么鉆進了我們心中?“鉆”字讓你感受到什么?此時到底什么鉆到作者心中?
(香味很濃,在心中的印跡很深很深。師:父母間濃濃的愛深入我們的心,也打動了我們的心。我們被這份愛包圍著,感染著。這個“鉆”字用得多么傳神!)
齊讀第17小節
三、歸納提煉,積累語言
1、感悟了這么多,文中的我終于明白了----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
作者一連感嘆的兩聲,他一定感悟很深,你認為呢?可以同座議一議
師:你們說的真好。愛就像茉莉一樣普普通通,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愛又像茉莉的花香一樣四處彌漫,讓人感到幸福溫暖。
同學們有沒發現用“愛如茉莉”四個字做題目除了特別,還很有好處。作者將愛比作了茉莉,既別出心裁,又貼切生動,道出了愛的真諦。這樣巧妙的構思、獨特的寫法值得我們好好品味與學習。
2、讓我們再來深情地讀一讀作者的感悟-------讀18小節
3、開始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們和映兒一樣對“愛是什么?”存在疑問,請大家看看這些板書,就能串聯成一首小詩——
(愛是病中的掛念/愛是急切的腳步/愛是恬靜的微笑/愛是緊握著的雙手……)
愛就在這些平淡樸素的生活細節中。(加“……”)在你的心中,愛是什么=?請給這首小詩再補充幾句。
學生練寫,交流。
(教師適時指導:可以將愛的表現寫得再細致些,設定一些場景,比如愛是生日時點燃的那只蠟燭……)
讓我們告訴所有的人——(引讀)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
茉莉的清香,在我們的教室幽幽地彌漫著,愿這朵愛的茉莉花永遠開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頭,愿我們永遠能在生活中,在細節中讀懂愛,明白愛,珍惜愛,并將愛回饋給曾經給予過我們愛的人!
《愛如茉莉》 研討課教案選 篇5
一、教材簡析
《愛如茉莉》是‘國標’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語句平實但又感人至深的記敘文。文章用清新、樸實的語言記敘了媽媽生病住院,爸爸去醫院照顧這件小事,告訴我們真愛就如茉莉般平淡無奇卻芳香怡人。文章筆觸細膩,選材典型,看似平淡的文字卻蘊含著人生基本的哲理和情感。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對周圍,特別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關愛已有一定的體會與感觸。但由于每個學生所處的環境,特別是家庭環境不同,對這種體會與感觸的深淺程度也不盡相同。本文令學生對“愛”有一種全新的感悟,教學時要讓學生抓住每一個字、詞、句子、對話、段落等細微之處,感受作者的父母之間平淡無奇而又真真切切的愛。學生可能會僅將理解限于課本之中,所以教師應通過朗讀使學生受到感染的同時由文本引向生活,讓學生對“愛”有更深的理解。
三、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對于敘事性作品,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向往、同情等感受。以生為本,以文為本,以讀為本,讀思結合,情智并重,拓展學生課堂語文實踐空間,追求人文性與工具性和諧統一的有效課堂。以“真愛是什么——”為突破口,沿著愛如茉莉之問號、句號、嘆號、省略號的線索,采用圖片再現法、自主探究法,在研讀、探究、欣賞活動中,通過對細節的理解、對一切景語皆情語的感悟,讓更多精彩的、經典的語言從學生口中汩汩流出,培養學生不同的思維,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鼓勵學生以讀貫穿始終,把感情朗讀和靜靜地默讀結合起來,在讀中感知課文內容,在讀中體會父母之間那份平淡卻深厚的愛,在讀中領悟那種樸實的愛的真諦,使學生心靈受到觸動,實現學生與文本的心靈對話。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的能力,讓學生的閱讀、感悟、想象、表達等各種語文能力在思維的變換中得以集中培養,努力使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細節描寫感受父母之間平淡卻深厚的親情,理解“真愛就像茉莉”。
教學重點通過對細節描寫的品讀,感受父母之間平淡而感人的真愛。
教學難點結合對語言文字的品讀,理解“愛如茉莉”的內涵。
教學準備課前收集茉莉實物或圖片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走近愛
1、播放歌曲《茉莉花》,創設溫馨、美好的氛圍。師:在這里飄浮著橘黃色光影,浸潤在優美的音樂中,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堂。聽著這悅耳的樂曲,你能描述一下你記憶中或想象中的茉莉花是什么樣子的嗎?(師生交流)(幻燈出示圖片)讓我們一起看一看這小小的茉莉花,這是茉莉花,也就是茉莉花。2、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愛,像茉莉一樣平淡,像茉莉一樣純潔,也像茉莉一樣使我們的生活充滿了詩意。(板書課題,讀題)(這樣創設情境,使學生浸潤在優美的音樂中,融入課文的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奠定課文的情感基調。)
二、初讀課文感知愛
1、學生自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全班交流: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討論題)
(2)文中有幾處描寫茉莉花的語句?找出來,讀一讀,感受茉莉花潔白純凈、芳香怡人特點。
(3)茉莉花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能用哪些詞概括呢?(平淡無奇、縷縷幽香、裊裊清香、潔白純凈等,隨機板書)(設計意圖:從整體來把握課文,了解文章主要內容。抓住“茉莉花”這條貫穿全文的線索,感受茉莉花的特點,為學習下文做鋪墊。)
三、自主品讀感悟愛
1、指導品讀:請同學們閱讀課文,讓步我們靜靜地用心靈去閱讀,去關注細節,去品味語言。愛就流淌在生活的每個細節中,一句感人的話語、一個溫柔的動作、一個恬靜的微笑、一個會意的眼神……無不滲透著濃濃的愛。而這些細節又是通過語言來表現的,因此我們要抓住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個句子來仔細咀嚼,直到嚼出味。2、真愛就像茉莉花一樣,星星點點散落在文章中。請同學們自主品讀,在你能感受到像茉莉一樣的愛的地方寫下自己的感悟。如果完成了就用你那清醒含笑的眸子看著我。(設計意圖:為學生搭建自主閱讀的平臺,充分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記下自己的心得,“不動筆墨不讀書”。教師只以“你從哪些詞句能感受到如茉莉一樣的愛”統領全文學習,突出重點。)
四、精讀細節品味愛
1、學生交流自讀體會,教師相機指導理解。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選擇一處你最能感受到如茉莉一樣的愛的細節,把它讀給大家聽,注意要讀出你的感情,讀完之后說出你的感悟。
細節品味1:第二天早晨,媽媽用虛弱的聲音對我說:“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包餃子給你爸爸吃,現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你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
【學習方法】抓住“虛弱”和媽媽的語言與學生交流感悟。
【小結】這就是媽媽愛爸爸,她的表現是煮一碗餃子,她的表現是用虛弱的聲音囑咐。把對方看得比自己重要,這就是愛!你能讀出這種感情嗎?練讀。
細節品味2: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有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院。此后,他每天都去醫院。
【學習方法】抓住“直奔”想象畫面。指導奔(bèn)的讀音,理解意思,體會爸爸焦急的心情。
【小結】一個“虛弱”我仿佛看到了媽媽雖憔悴卻再三囑咐“我”的面龐,一個“直奔”我仿佛看到了爸爸疲憊卻匆匆趕往醫院的身影,這一切是那么平常,沒有轟轟烈烈,沒有豪言壯語,只有簡單而真切的愛。
細節品味3: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囑,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帶到醫院去。當我推開病房的門,不禁怔住了: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
【學習方法】抓住“緊握”“恬靜的微笑”“探”等詞與學生交流感悟,反復誦讀景物描寫的句子,感受這靜謐、溫馨的畫面,體會“一切景語皆情語”的情境。
【小結】真愛無痕,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至愛無聲,任何表白都是那么蒼白無力。讓我們再次有感情地誦讀這情景交融的一段。
細節品味4:爸爸邊打哈欠邊說:“我夜里睡得沉,你媽媽有事又不肯叫醒我,這樣睡,她一動我就驚醒了。”媽媽說:“你爸爸伏在床邊睡著了,我怕驚動他不敢動。不知不覺,手腳都麻木了。”
【學習方法】抓住爸爸、媽媽的語言,體會媽媽不敢動,爸爸不敢睡的原因,原來愛需要付出,愛是彼此間體貼入微的關懷。
【小結】細微處體現真愛,對話中洋溢真情,這份真愛表現得還是這么簡單!但是,在簡單中我們感受到一種更加可貴的東西——媽媽想到的永遠是爸爸,爸爸想到的永遠是媽媽,但是卻永遠沒有想到自己,哪怕自己生病了,哪怕自己出差剛剛回來。這就是無私,真愛無私!此時,相信這段話你會讀得更好。
細節品味5:課文10——16節中的相關語句,“睡眼朦朧”“輕輕放下媽媽的手”“躡手躡腳地走到門口”“憔悴的臉和布滿血絲的眼睛”等詞語。
【學習方法】抓住詞句理解課文,感受真愛,領悟愛的真諦。
【小結】細節中流淌真情,細節中體現真愛。文章中還有很多的細節,當我們用心去閱讀,用心去品味的時候,你就越會感到這份真愛的強烈.(設計意圖:以學生交流自己的閱讀收獲為主,教師只做簡單引導,引領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抓住能表現愛的重點詞句品味語言,體味文章所傳遞的那種淡淡的如茉莉一樣的愛,培養學生對語言獨特的感受能力,在思考與交流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五、總結全文回味愛
冰心奶奶說過:“有愛就有了一切”,父母間的愛情,家人間的親情,朋友間的友情,就像課文描寫的一樣,蘊藏在一句話語、一個眼神、一杯茶水的細節中。讓我們每一個人在享受愛的同時,也做一個真正擁有愛心的人,對親人、對朋友、對不認識的人。
作者說:“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探討:你是如何來理解這句話的?為什么要“哦”?作者的前后態度有什么變化嗎?為什么要重復說“愛如茉莉”?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曾經,當媽媽告訴我真愛就像茉莉時,我“差點笑出聲來”。那是因為我覺得真愛太難尋,而茉莉太普通。現在,我認為真愛就如茉莉一樣,這是因為我明白了真愛不需要豪言壯語,真愛就如茉莉般平淡無奇但真切感人,芳香怡人。這句話照應前文,點明主旨。)
師:我找到了愛。(課件播放輕音樂《茉莉花》)
出示:愛,是媽媽虛弱卻不忘再三囑咐的身影;
愛,是媽媽生病時,爸爸那緊握的大手;
愛,是爸爸布滿血絲的眼睛;
愛,是一夜又一夜的守候;
愛,是輕輕的腳步;……
你找到了嗎?你能接幾句嗎?(學生表達自己的感悟。)(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讀出自己的感悟,表達自己的理解,既立足于文本,又超越了文本。)
六、拓展延伸升華愛
1、師:其實,身處這個美妙的世界,我們不僅有父母兒女這種血濃于水的親情之愛,也有相濡以沫、相扶相伴的歸于平淡的愛,還有作為人生同路人的彼此關心與幫助的愛,更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更為博大無私的愛。(出示一組圖片)
2、師:在愛的人生征程中,從來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作者認為愛如茉莉,你認為呢?
3、學生交流:
愛如傘,為你遮風擋雨。
愛如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
愛如大海,寬廣無邊。
愛如陽光,給我們光明。
愛如春風,溫暖和煦。
愛如茶,只有細細品才能品出其中的味。
愛不是茶,越沖越淡,愛如酒,越陳越香。
愛如彩虹,只有經歷風雨才能展現絢麗的色彩。
愛如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卻每天沐浴其中。
愛如水,平平淡淡卻不可缺少。……
今天我們一起隨著作者品味了那如茉莉一般的愛,領悟了至純至美的愛的真諦,就讓我們做一個懂得愛、珍惜愛,并且能夠無私地奉獻自己的愛的人。因為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只要人人都獻出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播放歌曲《愛的奉獻》)(設計意圖:把愛的范疇由一己私愛擴展到更為博大無私的愛,眼界開闊了,心胸開闊了,情感升華了,對愛的理解更深入了。體驗情感與運用語言有機融合,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習課文讓我們也明白人生的哲理、做人的道理,體現了文道統一,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
七、板書設計
16愛如茉莉
簡簡單單平淡無奇
真切感人縷縷幽香
博大無私潔白純凈
八、作業:寫一篇讀后感
《愛如茉莉》 研討課教案選 篇6
一、一節課下來,覺得把握得比較好的有這樣幾方面:
1、一個大問題“從那些細節感受到了父母之間的真愛?”統領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突出,思路清晰。
2、充分給足了學生自主默讀、交流探究、課堂練筆的時間。
3、析詞品句,體會了真情。李海林說:“語文課上出了多種味道,唯獨沒有語文味”,成了“沒有語文的語文課”。 字詞知冷暖,語言有溫度。執教時,我緊緊扣住文本的主旨,把情感的熏陶感染和語言的理解運用緊密結合起來,體現了“課標”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如引導學生理解“直奔”、“躡手躡腳”、“緊握”等詞的含義,從而體會父親對母親那份無微不至的關心;通過父母說的兩段話,感悟他們之間的彼此體貼、默默付出;透過“探”字體悟“人有情,景有語”……
二、40分鐘的時間沒有完成教學任務,以致匆匆結束。反思這一教學行為存在的原因主要有:
1、為體現這節課情節的完整,我將第一課時理清文章的情感脈絡又提了出來。本想以復習的形式帶過,沒想到學生對這個問題顯得有點懵,可能是我提問的語調唬著他們了吧。
2、整節課的節奏有點松散,本想讓學生在寬松一點的氛圍中自主學習的,很顯然對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足。同時也給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保證優等生的提高又要照顧到層次低一些的學生。在練筆環節就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好的學生早就寫好了,差的學生還在寫寫涂涂改改的……說實話,如果是賽課,我可能就“帶”過去了。
3、個人語言還需錘煉,重要的是把很多的東西吸收、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4、讀寫結合的切入點把握的還不準。正如葉圣陶所說:讀是理解吸收,寫是理解表達。有理解性的吸收,才會有理解性的表達。如何能讓讀寫“水到渠成”還需不斷研讀文本,教學研討,從實踐中摸索。
《愛如茉莉》 研討課教案選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研讀課文中的細節描寫感受父母之間平淡卻深厚的親情,從而理解愛如茉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達成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重溫茉莉,聚焦“愛如茉莉”重溫課文,感知茉莉的美麗形象,由此引入下一教學環節。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6課
2、文中描寫茉莉特點的詞有哪些。
3、指導朗讀
4、今天這節課我們共同品味的不是茉莉,而是一對普通夫妻間茉莉般的真愛。
1、讀題。
2、讀文,找出些茉莉的三段文字,答(平淡無奇、潔白純凈、縷縷幽香)
二、品味細節,感受“愛如茉莉”
爸爸媽媽的愛鑲嵌在課文的細節中,引導學生關注細節,關注人物的一個動作、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感受其中流露出的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愛;同時感受描述的語言。
語言是有溫度的,是通過字或詞表現出來的。引導學生通過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溫情與愛。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母之間深厚的愛
1、那么平淡無奇的茉莉與真愛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呢?認真讀課文6-18自然段,你從課文的哪些細節中可以感受到“愛如茉莉”?并在句子邊上寫寫你的感受。
2、組織交流(相機出示):
(1)、第二天早晨,媽媽用虛弱的聲音對我說:“映兒,……不然他會吃不下肚的。”你體會到什么?指導朗讀小結:愛是出差歸來的一碗(餃子)。
(2)、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他直奔到醫院。此后,他每天都去醫院。你體會到什么?指導朗讀,小結:愛是一份(焦急)的牽掛。愛是(彼此的心心相印)。原來愛就像這平淡無奇的茉莉般,平平常常,(簡簡單單)(板書)正如課題所說,愛如----
(3)、爸爸邊打哈欠邊說:“我夜里睡得沉,你媽媽有事又不肯叫醒我。這樣睡,她一動我就驚醒了。”你體會到什么?
(4)、“你爸爸伏到床邊睡著了。我怕驚動他不敢動。不知不覺,手腳都麻木了。”你體會到什么?指導朗讀這一夜,爸爸媽媽就是這樣度過的:半夜,爸爸還沒睡著,他___________;夜深了,媽媽剛想翻個身,可_________;小結:(愛是心甘情愿的付出)。這樣的愛是多么真切無私,就像茉莉般潔白純凈。
3、文中就有一段淡如茉莉的文字向我們描述了這樣一幅感人的場景,誰找到了?讀給大家聽聽,其他同學靜靜地感受。仿照大屏幕上的語句,結合所讀內容,說上幾句愛的感言,并說說理由。這么溫馨的畫面,我們忍心打擾嗎?
《愛如茉莉》 研討課教案選 篇8
第一課時
一、緊扣課題、課題質疑
1.語言描述,激情導入
愛是人間永恒的主題!在不同的人眼里,愛有不同的內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一篇課文,體會其中與眾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愛。
2.板書課題,引導質疑
茉莉有什么特點?愛怎么能像茉莉呢?請同學們讀課文。
二、認讀感知、初步理解
1.自學課文。
要求:(1)圈畫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讀通課文。(2)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解文中詞語的意思。(3)初步理解課文大意。2.檢查交流。
(1)出示生字詞檢查認讀
茉莉
掏出
謊話
叮囑
光澤
靜謐
洗漱
眸子
胳膊
嗔怪
莫名其妙
平淡無奇
一本正經
躡手躡腳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指導讀好一些難讀的句子,理解一些詞語
叮囑:爸爸叮囑我什么?一遍兩遍是不是叮囑?爸爸會怎樣叮囑?生活中的你有沒有受到別人的叮囑?
尋思、隨手與一本正經:抓三個詞語的對比體會母親內心世界就像茉莉一樣羞澀、含蓄而芳香。
躡手躡腳:形容腳步很輕。為什么躡手躡腳?怎樣躡手躡腳?3.梳理概括。
這篇課文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鞏固生字,描紅臨寫
1.練讀詞語
2.趣味記字
(1)溫柔的手打一字(揉)
(2)有心不平靜,有話不可信打一字(荒)
3.描紅臨寫
要點提示:茉莉(上下結構,上小下大);掏、謊、叮、澤、縷、揉、哦(左小右大)
四、布置作業
1.寫好生字,記住生字新詞。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感受茉莉
1.課文中幾次寫到了茉莉?每一次寫茉莉分別帶給人什么感受?
2.學生讀書、交流,出示詞語:
平淡無奇
潔白純凈
詩意
彌漫
縷縷幽香
裊裊
3.在作者眼里,茉莉開始是平淡無奇的,而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茉莉變得潔白純凈、富有詩意、散發出縷縷幽香,還裊裊地鉆進了心中。為什么呢?
二、精讀課文,品味愛心
1.描述:爸爸媽媽的愛鑲嵌在課文的細節中,要求同學們關注細節,人物的一個動作、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愛;同時要感受描述的語言。要通過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溫情與愛。
2.要求:自讀課文,標出能表現細節的詞句,在旁邊空白處寫上自己的感受。
三、師生合作,交流深化
《愛如茉莉》 研討課教案選 篇9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細節描寫感受父母之間平淡卻深厚的親情,從而理解“真愛就像茉莉”。
教材說明:
文章用清新、樸實的語言記敘了媽媽生病住院,爸爸去醫院照顧這件小事,告訴我們真愛就如茉莉般平淡無奇卻芬芳怡人。其中,作者著力描寫和渲染的是爸爸媽媽執手而眠的情景,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溫馨而又美好的畫面。它告訴我們:真愛無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愛無聲,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蒼白無力。真愛是什么?它就如生命中流動的泉水,就是手指尖流過的歲月,就是彼此間心靈的相通,就如盛開的茉莉花發出的清香。文章事小情真,感人至深。
教學重點:
課文的第三段通過細節描寫,在字里行間揭示了什么是真愛,這是課文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真愛就像茉莉”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都說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相信不少孩子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都曾注意過這樣一個問題:我的父母相愛嗎?(板書:愛?)
2、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夫妻,愛在哪里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含蓄而優美的文章——《愛如茉莉》。
二、初讀感知
1、出示要求
(1)讀準字音,尤其是生字和有注音的字;
(2)難讀的長句子要讀好停頓,避免讀錯詞意。
2、檢查
(1)記詞語。
橘黃色 嗔怪 叮囑 怔住
掏不出 靜謐 浸潤 睡眼蒙朧
躡手躡腳 打哈欠 欣欣然 眸子
洗漱 揉揉胳膊 縷縷 幽香 裊裊
(2)句子。
那是一個飄浮橘黃色光影的美麗黃昏,
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
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
3、指名分節朗讀。
4、四大組分角色朗讀:“我”、“爸爸”、“媽媽”、敘述。
三、理清文章脈絡
1、提問:本文中誰認為“愛如茉莉”?(指名讀第四節、第18節)
開始時“我”差點笑出聲來,最后卻由衷地信服和認同,這在結構上是文章的首尾呼應,而在內容上是因為發生了什么事讓“我”改變看法的呢?
2、分段
第一段(1~5)寫媽媽告訴“我”真愛像茉莉。
第二段(6~8)媽媽答應包餃子給出差回來的爸爸吃,因生病住院要“我”買現成的餃子煮給爸爸吃,爸爸卻直奔醫院。
第三段(9~18)爸爸在醫院為了照顧好媽媽伏在床沿而睡,媽媽為了讓爸爸睡好,手腳麻木了也不愿驚醒爸爸。
四、精讀第一段
1、文章在一開頭就定下了含蓄優美的基調,指名分角色朗讀。
2、你覺得哪兒寫得真好?讀讀說說。
3、老師覺得有兩個動詞用得好極了,特別形象。
(1)示范做“掏”的動作,請學生造句;
(2)指名讀第三節用“掏”的句子,問:秘密能看得見、摸得著嗎?
(3)比較“從她口中問不出秘密”和“從她口中掏不出秘密”,
小結:用了“掏”字使抽象的事物仿佛可以看見可以摸到,因而也就使語句更生動形象了。
(4)“咽”字教法同上。
4、“我”咽下的話是?
這說明?
5、這是因為“我”對茉莉的印象停在4個字上——“平淡無奇”。
愛可以“平淡無奇”嗎?“平淡無奇”中也有愛嗎?
我們留待下節課繼續學習。
五、指導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我”對茉莉的印象濃縮為一個詞,那就是——平淡無奇,“我”聽媽媽提出“愛如茉莉”這一說法時的反應是——(指名讀第五節)
2、出示咽下去的那句話“這也叫愛”,指名讀并加標點。
二、細數愛的體現
1、生活中的日子常常平淡如水。而母親的生病住院,如同一顆小石子投進了平靜的水中,蕩出了愛的漣漪。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的第二部分。作者因為哪些事而感受到了父母之間的愛呢?請你概括地來說。
2、愛,往往在細節,在一顰一笑中,在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里。接下來我請大家細讀課文6—18小節,哪些細節打動了你,哪些字詞讓你感受到了愛的溫度?請你在底下加點或者打圈。
自讀課文,圈畫。
3、出示:“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包餃子給你爸爸吃,現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你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
讀媽媽的這段話,想想媽媽虛弱地說這段話時,特別要強調的是什么?把你的理解送進去讀。在這里,“愛”可以用什么詞語來替換?
4、媽媽雖然在病中仍然首先想到了爸爸,把爸爸看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那么在爸爸心里呢?(生找出相關詞語讀讀說說)
師小結:把對方看作生活中最重要的。
5、師:(課件出示圖:我推開病房門所看到的畫面)請你用一個詞概括一下畫面的內容或自己的感受。
生:靜謐美好的畫面。 生:恬靜的畫面。 生:溫馨的畫面。
師:文中是怎樣來描述這幅圖的,誰來讀讀。
“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
(1)此時此刻病房怎樣?(美好)
(2)作者筆下的陽光怎樣?(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探”、“悄悄的”)
(3)指名朗讀,讀出病房的美好。
6、這一夜,爸爸睡得好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那么,媽媽這一夜睡得好嗎?你又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結:爸爸媽媽時刻為對方著想。
7、再讀第九小節,爸爸媽媽都沒有睡好,可是為什么他們會覺得如此美好呢?(重點引導學生感悟媽媽的“微笑”,這是高興的笑、幸福的笑。)
小結:為對方的幸福而幸福。
8、齊讀第九小節:“媽媽睡在病床上,……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
三、讀出“愛如茉莉”
1、既然母親愛父親,為什么母親還嗔怪道:“死丫頭,問些什么莫名其妙的問題!”?(愛在心頭口難開;愛在心頭落實在行動)她的父母對愛是如何理解的?或者是如何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愛的?
2、“病房里,那簇茉莉顯得更加潔白純凈。它送來的縷縷幽香,裊裊地鉆到我們的心中。”(媽媽為什么說愛如茉莉?自由談談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理解送進句子中感情朗讀。)
3、師:是啊,母親認為“愛如茉莉,平淡無奇,卻潔白純凈,更送來縷縷幽香”。這愛可以無聲無息,無痕無跡,你留心了嗎?
出示小詩:愛是什么?
愛是媽媽病中仍惦念著要為爸爸包的那頓餃子;
愛是……
4、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仿寫并交流。
板書設計:
17、愛如茉莉
這也叫愛 平淡無奇
潔白純凈
縷縷幽香
《愛如茉莉》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贊美人世間美好情感的美文。文中從細節處一次次表現了父母之間真摯、深厚的愛情。茉莉花是全文的線索,也是借茉莉純潔、樸實的特點來托物言志,贊嘆這對普通父母之間的感情就如同這茉莉般感動人心,耐人尋味。
考慮到這是第一課時,文章的篇幅較長,學生之前并沒有充分的預習。所以我在教學設計時依然保留了感知課文、認讀和理解生字詞的環節。但五年級的孩子已具備一定的獨立識字和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因此,這個環節的時間不宜占用太長時間,否則重、難點就不夠突出了。
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不能面面俱到。我想通過“解題”讓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即:“人與人之間的愛”與“茉莉花”之間究竟有什么共同點?
在感受“愛”這個環節中,我側重于讓學生充分地讀6-13節,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受。“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是課標一再提出的要求,我鼓勵學生真實地談談自己為何而感動。并且及時抓住課堂上學生有閃光點的回答進行點撥、渲染和深化。我想,語文的課堂應從“一言堂”變為“眾言堂”。我們不應機械化地拉著學生圍繞我們事先安排好的教學設計跑,而應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能力。
對于茉莉花的特點,文中很明確地用三個詞來形容:平淡無奇、潔白純凈、散發清香。由于在6-13節細節中,學生已深刻體會父母的愛,因此,能輕松地淺談這三個特點與“愛”之間的共同點,我相機總結。
達到“解題”這個教學目標后,我引導學生對于“愛”的概念進行拓展和延伸――我們贊美人世間一切美好的愛,無論是茉莉般樸實的愛,還是玫瑰般熱情的愛……從而聯系自己的感受,聯系自己的生活,談談你對“愛”理解。通過這個環節的升華,發揮語文熏陶、感染的德育作用,而不能僅局限在課本的范圍。
當然,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力不從心的地方:課件設計不夠新穎、板書的位置有些偏、語言方面可能還需日后的錘煉……作為年輕教師,可能我的反思不夠全面,尚未看到其他的不足之處,若能得到各位老師的點評,我會本著虛心求學的態度繼續摸索,繼續努力!
課如茉莉——平淡中沁人心扉。
《愛如茉莉》 研討課教案選 篇10
【教學目標】
1、揣摩細節,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培養語感;真切體會“如茉莉一般的愛”是讓人回味綿長的愛、是了無痕跡的愛、是心有靈犀的愛。
2、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的愛,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點:愛是什么?
一線:茉莉般的愛
兩體驗:一、體會我親眼所見并心生頓悟愛的真諦的心境
二、體會字詞運用和細節處理的傳神,更深層次體會生活中的大愛
【教學過程】
一、第一處:看茉莉圖,用詞練習準確表達,感受茉莉。(圖)
課前準備,黑板上板書:
茉莉
平淡無奇 潔白純凈 縷縷幽香 裊裊清香 彌漫 詩
師:我請一位同學讀一讀。(指導讀詞)
師:你心目中的茉莉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用上面的詞說一句話或兩句話)
師:很好,大家描述得真是繪聲繪色啊!在這樣的描述中,我們積累了詞匯,豐富了語言。在運用中學習,是一種很有效的學習方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愛如茉莉》這篇課文。(師在“茉莉”前添上“愛如”)
[設計意圖:與教材的編者對話,用好課后習題,引導學生品味字詞的深刻含義,體會詞語的表達效果。展示一幅茉莉的圖畫,給學生一些詞語作為語言訓練的臺階,讓學生用這些詞語來練習表達特定的意思,從而達到讓學生借助一些關鍵詞來進行遣詞造句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感。同時體現了語文學習的認知規律,即從詞到句的讀說和理解]
師:閱讀這篇文章,需要我們靜下心來,用心去讀,用心去悟。這種愛蘊含在課文的細節描寫中,所以首先在閱讀時要關注細節。
(師邊說邊板書:關注細節 感受語言)
師:同學們,語言還有溫度啊,字詞含在語言中,從字詞當中我們還會體驗到溫暖。師板書:(語言有溫度 字詞知溫暖)
師:同學們在讀的時候,可輕聲讀。你從哪些細節感受到了父母茉莉般的愛,關注一些字、詞、句,用筆劃下來,可以在旁邊簡要地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所謂“擒賊先擒王”,要想高效預習,需要老師精確無誤的學法指導,安排緊湊適度的要求。教學中抓住閱讀預習這根“筋”,把準了教學預設這條“脈”,為下面成功的討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開門見山地突破了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關”,即閱讀中應該閱讀什么,關注什么,解決什么的問題。]
二、全面捕捉細節,共同譜寫愛的贊歌。
師:這篇文章需要我們靜靜體會,請同學們選擇一個最感動你的細節交流,請你先朗讀這句話,然后談自己獨特的感受,其他同學可以再補充。
細節1:似乎是我驚醒了爸爸。他睡眼蒙眬地抬起頭,輕輕放下媽媽的手,然后躡手躡腳地走到門邊,把我拉了出去。
從“輕輕”和“躡手躡腳”這樣的細節中,體會爸爸的細膩,
師:讀一讀這段話,哪個詞語,或者哪個動作打動了你?
重點研讀細節2:
第二天早晨,媽媽用虛弱的聲音對我說:“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包餃子給你爸爸吃,現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你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直奔到醫院。此后,他每天都去醫院。
研讀1:媽媽的話
抓住“虛弱”,指導誦讀。
師:從媽媽的話里你讀懂了什么?
【小結】師:普通的餃子,平凡的小事,看上去是那么的平淡無奇,卻飽含著媽媽對爸爸真切的愛。
研讀2: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有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院。
抓住“奔”,奔的讀音,理解焦急,想象畫面。
師:文章的細節就像電影中的特寫鏡頭,下面就請同學們張開想象的翅膀,想象爸爸“直奔”醫院時是怎樣的一幅情景?你能感受到爸爸當時是什么樣的心情?
【小結】師:愛是什么?愛就是這份默默的關心和牽掛。愛,就表現在每一個細節之中。
重點研讀細節3: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囑,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帶到醫院去。當我推開病房的門,不禁怔住了: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
師:請孩子們看這幅圖,你會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這幅畫面?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圖畫、音樂)
師:字詞知冷暖,文字是有溫度的,你從這段話中的哪些詞語能夠感受到愛的溫度?請通過朗讀把這份感動表現出來。
師:讀書要注意前后聯系,如果把媽媽說的話和爸爸說的話放在一起對照著讀,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感受。
(出示句子:爸爸邊打哈欠邊說:“我夜里睡得沉,你媽媽有事又不肯叫醒我,這樣睡,她一動我就驚醒了。”/“你爸爸伏在床邊睡著了,我怕驚動他不敢動。不知不覺,手腳都麻木了。”)
師:爸爸真的睡著了嗎?從哪里可以知道?他會對媽媽說什么呢?
師:媽媽真的睡著了嗎?又從哪里可以知道?她會對爸爸說什么呢?
師:他們既然都沒有睡著,卻為什么都要讓對方知道自己睡著了呢?
再出示細節3: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囑,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帶到醫院去。當我推開病房的門,不禁怔住了: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
師:誰來帶著自己的感受來讀這句話。(抽讀)
【小結】師:親愛的孩子,真愛無言,大愛無聲,就讓我們默默地聆聽,用心感受這份茉莉般的愛。齊讀
師:除了對人的描寫,這段還寫到了環境。是哪句?讀讀看,有什么感受?
師:作者說陽光探了進來,還可怎么說?(照、射、灑)
師:既然都可以,為什么作者沒用照或者射,而用了探?
師:悄悄地,總怕驚醒了病房中的有情人,是“探”;輕輕地,為病房里的有情人添一分溫暖,是“探”;柔柔地,讓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是“探”。探不盡的情與意啊!
師:靜靜地守候,默默地關心,就連陽光也不忍心打擾這對恩愛的夫妻,讓我們一起來來感受一下陽光的不忍心。誰來讀讀這句話?(抽讀)(齊讀)
師:母親那恬靜的微笑,父親那緊握的手,不正是真愛的表白嗎?作者說:“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理解這句話了嗎?
師:聯系前文,看看,這“一切”應當包括什么?
師:父母如此恩愛,就像茉莉般飄溢芬芳,就像陽光一般充滿生命的光輝。愛讓生命開出最美的花朵,愛讓生命閃耀最迷人的光澤。 香在心里,暖在心頭,這就是作者怔住后的感嘆。此時讓你來讀這一段相信你會讀出不一樣的感情。(抽讀)
(師范讀、音樂)師:如果老師的朗讀打動了你,那是因為在朗讀中融入了我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讓我們再次重溫這感人的畫面,朗讀時融入你自己的感受,先要打動自己,才能打動別人!咱們再讀一次。
生非常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師:手握著手,心連著心,沒有驚天動地,沒有豪言壯語,愛就是這靜靜的守候,默默的關心,這么簡單,這么純凈,就像茉莉的幽香一樣深深地打動我們的心。讓我們輕輕地捧起書,柔柔美美地讀讀這一段……
(設計意圖:理清文章的情感線索,透過作者的情感變化,體會作者父母樸實真摯的感情。展示父母在病房靜靜守候的畫面,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字詞句去體會父母之間的深情,關注父母之間的情感。在理解的基礎上,分句練習朗讀,而后再通過教師的語言引導,將學生的感情推上一個新的高潮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段。教師進一步用自己的范讀來推動學生的感情向縱深發展,從而讓學生達到借助圖畫,用自己的朗讀來表達特定情感,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感。)
小結:一握、一笑、一探,多么細微的舉動,關注這些生活中的細節,我們就能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就像那素雅潔白的茉莉花瓣,細膩而柔美。我們就能從平淡無奇中感受到真愛!
三、玩味標點,延伸歸納
師:父母的愛,愛得深沉,愛得久遠。就像那茉莉,幽香縷縷,綿綿不絕,深深感動著我們。在這樣一個浸潤著生命的芬芳與光澤的清晨,作者終于明白:
生讀最后一句。
師:注意標點了嗎?這是抒發情感的呀,是感嘆的呀,按照我們的寫法,這最后應當是感嘆號呀,作者錯了嗎?
師:是不由自主被感染而認可了的。還記得開始作者對此的態度嗎?
師:而現在呢?
生:完全理解這句話。
師:是從父母愛的細節里讀懂的。“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不是喊給別人聽的,而是送至自己內心里去的。讓我們再讀——
小結:許多時候,不僅文字能表達作者的感情,就連標點符號,也有著作者的溫度。(提煉全文,以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教師帶著學生美美地讀一讀)
愛
愛是什么?
愛是媽媽的牽掛;
愛是爸爸的叮囑;
愛是媽媽嘴角掛著的微笑;
愛是爸爸緊握著媽媽的那雙手;
愛是清晨淡淡的陽光;
愛是病房里那簇芳香的茉莉。
愛如茉莉,潔白純凈;
愛如茉莉,幽香縷縷;
愛如茉莉,平淡無奇卻又充滿詩意……
【設計意圖:基于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將課文的精髓提煉成詩歌,以言辭精煉的特征再次展示給學生,目的是更加傳神地把文本所表述的內涵思想傳遞給學生。】
四、回望全文,探討“茉莉”的作用。
師:課文讀完,我們知道作者所想表現的就是爸爸媽媽間那無痕美好的愛。在第一課時交流時,有同學說文章寫得很好,但怎么個好法,卻不能說清。現在能說一點兩點嗎?
師:課文題目叫“愛如茉莉”,再看看作者在哪些地方提到了茉莉,這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
依據學生發言提煉:
剪茉莉 愛如茉莉?
送茉莉 愛如茉莉。
五、自由表達,訴說對愛的理解
1、不同的人,對“愛”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認識,想一想, 如果讓你寫,愛如什么。你會寫嗎?
寫一寫
(生認真寫,師巡視)
2、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給學生寫感受的時間,就是給學生和梳理自己思想和思考學習所得的時間。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筆表達出來。一節課學生肯定不會立竿見影,去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每節課都有這么一點時間,學生不但語言表達,并且把文本中的語言溫度轉化為自己文字的溫度。】
3、拓展生活中的大愛。
生活中除了夫妻的愛,你還體會到怎樣的愛?
總結:生活中處處都有真愛,也需要付出真愛,希望同學們好好體會,下課。
【教材分析】
《愛如茉莉》是蘇教版(國標本)五年級下學期教材,作者用散文詩般的語言,描述了父母間溫柔、細膩的感情,如一脈涓涓細流,在你心里流動;如一縷淡淡花香,駐足你的心房。
文章中,沒有感人肺腑的愛情表白,沒有卿卿我我的浪漫舉動,作者只是從日常生活中選取了一些感人至深的細節,表現人物內心的情感:媽媽住院了,卻不忘囑咐“我”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爸爸吃;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便直奔醫院;我按照爸爸的叮囑,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帶到醫院;爸爸緊握著媽媽的手,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媽媽怕驚動爸爸不敢翻身,連手腳都麻木了……這些傳神的細節描寫,讓我們感受到如茉莉般淡淡的溫情、濃濃的愛!
【設計理念】
1、讀出教材特色
字詞知冷暖,每一個文字都有著愛的溫度。初讀《愛如茉莉》,那一束束花兒在你心中悄然綻放,它們潔白純凈、幽香縷縷,雖然平淡無奇,卻充滿詩意;細讀《愛如茉莉》,你會發現文章以花襯人,實則映襯出父母間平凡而偉大的愛情。再讀《愛如茉莉》,你會覺得每一個字眼兒、甚至每一個標點都在傳情,你會為一種美麗的情懷而感動,心谷彌漫著幽雅的茉莉馨香。
2、教出閱讀本色
愛是什么?愛是一堆細節。閱讀的本色是什么?應該是對每一個細節的處理。課堂上,教給學生具體的讀書方法,讓閱讀的最終目的和要求落實在具體的學習行為上。教師用自己的語言鼓勵學生、引導學生去感悟語言文字。例如:通過“探”字與“照”“射”的比較,去體會“探”在文中的感情魅力,去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獨具匠心。
《愛如茉莉》 研討課教案選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培養語感。
2、真切的體會“如茉莉一般的愛”是平平淡淡,真真切切的愛。
3、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學生能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通過聯系上下文、結合插圖等多種方法體會父母之間“如茉莉一般的愛”。
教具:相關
教學方法:組織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學習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愛如茉莉〉〉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2、(出示茉莉花)上節課,我們讀通了課文,認識了茉莉花,能用課文中的那些詞語來概括茉莉花的特點呢?(平淡無奇、潔白純凈、縷縷幽香)
3、出示句子:茉莉( )平淡無奇,( )媽媽卻說真愛就像茉莉。
誰愿意用適當的關聯詞語把這個句子補充完整?
4、師過渡,板書:?
二、精讀課文,品味真情:
(一)品讀6——8節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畫出讓你感受到媽媽、爸爸之間愛的句子,并在旁邊寫上自己的體會。
2、學生讀課文:
3、匯報:
①“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吃不下去的。”
A、(媽媽雖然生病了,可是她依然不忘記對爸爸的承諾,她擔心丈夫知道自己的病情后吃不下去,一定要女兒在爸爸吃完餃子之后再告訴她生病的消息。)
是呀,愛是一份承諾,一份牽掛。
B、有感情的朗讀。
②、“然而……去醫院。”
A、 從“直奔”一詞中,你能感受到爸爸當時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擔心、著急)
B、 你還能從哪個詞語中感受到他們之間的愛?(每天)
是呀,古語說的好“心有靈犀一點通”,愛是擔心,是著急,是天長日久無微不至的關懷。
(二)、品讀第九自然段:(出示)
1、學生齊讀。
2、教師范讀。區別“探”和“照”。
探;表示程度輕,用了擬人的寫法,說明陽光也像女兒一樣不愿意打擾這美好的畫面。
3、有感情的朗讀。
(三)、品讀10——17自然段
1、分角色朗讀。
2、再讀爸爸、媽媽的話,體會:
爸爸真的沉沉的入睡了嗎?你從哪里知道?那么媽媽呢?
3、找一找表示爸爸動作的詞語,體會。
是呀,大愛無聲,真愛無言,愛是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種相互之間的體貼。
1 、茉莉送來的縷縷幽香鉆到鼻子里,為什么也鉆到心中?(不僅僅是香味,還有父母之間的真愛。)
2 、有感情的齊讀。
(四)、品讀18自然段:
1、齊讀:
2、為什么用了兩個“愛如茉莉”?(強調、感嘆)
3、這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4、教師小結:解決課前疑問,擦去問號。
三、拓展:
同學們,課文學到這兒,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在心中默默的思考“愛”究竟是什么?同學們,在現在的 年齡,如果讓你打個比方,你認為“愛”如什么?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請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愛如(是)————。
教師小結:同學們,如果現在你問我愛是什么?我會說愛就是掛在你們臉上的一個個會意的微笑,好了,要下課了,雖然走的最快的總是最美的時光,但愛永遠不會和你們說再見的!它會永遠圍繞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留在我們心中。
四、出示,結束全文。
板書設計:16 愛如茉莉
爸爸 媽媽
平 愛 真
平 如 真
淡 茉 切
淡 莉 切
《愛如茉莉》 研討課教案選 篇12
主題預設:
1、從故事中讀出父母間的愛;
2、從行為、語言、表情中讀出愛如茉莉;
3、在思考中讀出我們父母的愛。
一、讀出韻味
1、指名選讀片斷,評論有無感情,從同一個人的同一次朗讀,卻得到了不同的評價和自我評價,從而得出有感情重在讀出自己讀出個性讀出個人理解。
2、嘗試有韻味地讀題,把自己的理解送進去。
二、讀出父母間的愛
作者父母的哪些表現最讓你感動?為什么?
重點語句感悟示例:
1、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包餃子接你爸爸吃,現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你爸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從媽媽的這段話里,你讀出了什么?把你的理解送進去讀。在這里,愛可以用什么詞語來替換?媽媽對爸爸的體貼關心還可以從課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來?)
2、似乎是我驚醒了爸爸。他睡眼蒙眬地抬起頭,輕輕放下媽媽的手,然后躡手躡腳地走到的門邊把我拉了出去。(是就是唄,為什么用似乎?從哪兒看出爸爸睡得不熟?又從哪兒看出爸爸睡眼蒙眬?為什么睡了一夜,還睡眼蒙眬?放下的僅僅是媽媽的手嗎?還有什么?躡手躡腳什么意思?說明什么?還有什么詞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在這里,愛可以用什么詞語來替換?)
三、讀出愛如茉莉
1、既然母親愛父親,為什么母親還嗔怪道:死丫頭,問些什么莫名其妙的問題!?(愛在心頭口難開;愛在心頭落實在行動)她的父母對愛是如何理解的?或者是如何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愛的?
2、病房里,那簇茉莉顯得更加潔白純凈。它送來的縷縷幽香,裊裊地鉆到我們的心中。(媽媽為什么說愛如茉莉?自由談談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理解送進句子中感情朗讀。)
四、讀出思考
1、設問:作者寫這篇文章僅僅是為了表現她的父母愛如茉莉?或者,我們學本文僅僅是為了了解她的父母愛如茉莉?不是啊!那是什么呢?我們的父母是如何表達他們對對方的愛的?或者他們是如何表達對我們的愛的?
五、小練筆
寫一篇小文章,寫出自己的父母是如何愛著對方的,或者寫父母是如何愛你的。
《愛如茉莉》 研討課教案選 篇1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細節描寫感受父母之間平淡卻深厚的親情,從而理解“真愛就像茉莉”。
教材說明:
文章用清新、樸實的語言記敘了媽媽生病住院,爸爸去醫院照顧這件小事,告訴我們真愛就如茉莉般平淡無奇卻芬芳怡人。其中,作者著力描寫和渲染的是爸爸媽媽執手而眠的情景,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溫馨而又美好的畫面。它告訴我們:真愛無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愛無聲,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蒼白無力。真愛是什么?它就如生命中流動的泉水,就是手指尖流過的歲月,就是彼此間心靈的相通,就如盛開的茉莉花發出的清香。文章事小情真,感人至深。
教學重點:
課文的第三段通過細節描寫,在字里行間揭示了什么是真愛,這是課文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真愛就像茉莉”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都說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相信不少孩子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都曾注意過這樣一個問題:我的父母相愛嗎?(板書:愛?)
2、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夫妻,愛在哪里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含蓄而優美的文章——《愛如茉莉》。
二、初讀感知
1、出示要求
(1)讀準字音,尤其是生字和有注音的字;
(2)難讀的長句子要讀好停頓,避免讀錯詞意。
2、檢查
(1)記詞語。
橘黃色 嗔怪 叮囑 怔住
掏不出 靜謐 浸潤 睡眼蒙朧
躡手躡腳 打哈欠 欣欣然 眸子
洗漱 揉揉胳膊 縷縷 幽香 裊裊
(2)句子。
那是一個飄浮橘黃色光影的美麗黃昏,
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
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
3、指名分節朗讀。
4、四大組分角色朗讀:“我”、“爸爸”、“媽媽”、敘述。
三、理清文章脈絡
1、提問:本文中誰認為“愛如茉莉”?(指名讀第四節、第18節)
開始時“我”差點笑出聲來,最后卻由衷地信服和認同,這在結構上是文章的首尾呼應,而在內容上是因為發生了什么事讓“我”改變看法的呢?
2、分段
第一段(1~5)寫媽媽告訴“我”真愛像茉莉。
第二段(6~8)媽媽答應包餃子給出差回來的爸爸吃,因生病住院要“我”買現成的餃子煮給爸爸吃,爸爸卻直奔醫院。
第三段(9~18)爸爸在醫院為了照顧好媽媽伏在床沿而睡,媽媽為了讓爸爸睡好,手腳麻木了也不愿驚醒爸爸。
四、精讀第一段
1、文章在一開頭就定下了含蓄優美的基調,指名分角色朗讀。
2、你覺得哪兒寫得真好?讀讀說說。
3、老師覺得有兩個動詞用得好極了,特別形象。
(1)示范做“掏”的動作,請學生造句;
(2)指名讀第三節用“掏”的句子,問:秘密能看得見、摸得著嗎?
(3)比較“從她口中問不出秘密”和“從她口中掏不出秘密”,
小結:用了“掏”字使抽象的事物仿佛可以看見可以摸到,因而也就使語句更生動形象了。
(4)“咽”字教法同上。
4、“我”咽下的話是?
這說明?
5、這是因為“我”對茉莉的印象停在4個字上——“平淡無奇”。
愛可以“平淡無奇”嗎?“平淡無奇”中也有愛嗎?
我們留待下節課繼續學習。
五、指導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我”對茉莉的印象濃縮為一個詞,那就是——平淡無奇,“我”聽媽媽提出“愛如茉莉”這一說法時的反應是——(指名讀第五節)
2、出示咽下去的那句話“這也叫愛”,指名讀并加標點。
二、細數愛的體現
1、生活中的日子常常平淡如水。而母親的生病住院,如同一顆小石子投進了平靜的水中,蕩出了愛的漣漪。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的第二部分。作者因為哪些事而感受到了父母之間的愛呢?請你概括地來說。
2、愛,往往在細節,在一顰一笑中,在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里。接下來我請大家細讀課文6—18小節,哪些細節打動了你,哪些字詞讓你感受到了愛的溫度?請你在底下加點或者打圈。
自讀課文,圈畫。
3、出示:“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包餃子給你爸爸吃,現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你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
讀媽媽的這段話,想想媽媽虛弱地說這段話時,特別要強調的是什么?把你的理解送進去讀。在這里,“愛”可以用什么詞語來替換?
4、媽媽雖然在病中仍然首先想到了爸爸,把爸爸看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那么在爸爸心里呢?(生找出相關詞語讀讀說說)
師小結:把對方看作生活中最重要的。
5、師:(課件出示圖:我推開病房門所看到的畫面)請你用一個詞概括一下畫面的內容或自己的感受。
生:靜謐美好的畫面。 生:恬靜的畫面。 生:溫馨的畫面。
師:文中是怎樣來描述這幅圖的,誰來讀讀。
“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
(1)此時此刻病房怎樣?(美好)
(2)作者筆下的陽光怎樣?(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探”、“悄悄的”)
(3)指名朗讀,讀出病房的美好。
6、這一夜,爸爸睡得好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那么,媽媽這一夜睡得好嗎?你又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結:爸爸媽媽時刻為對方著想。
7、再讀第九小節,爸爸媽媽都沒有睡好,可是為什么他們會覺得如此美好呢?(重點引導學生感悟媽媽的“微笑”,這是高興的笑、幸福的笑。)
小結:為對方的幸福而幸福。
8、齊讀第九小節:“媽媽睡在病床上,……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
三、讀出“愛如茉莉”
1、既然母親愛父親,為什么母親還嗔怪道:“死丫頭,問些什么莫名其妙的問題!”?(愛在心頭口難開;愛在心頭落實在行動)她的父母對愛是如何理解的?或者是如何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愛的?
2、“病房里,那簇茉莉顯得更加潔白純凈。它送來的縷縷幽香,裊裊地鉆到我們的心中。”(媽媽為什么說愛如茉莉?自由談談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理解送進句子中感情朗讀。)
3、師:是啊,母親認為“愛如茉莉,平淡無奇,卻潔白純凈,更送來縷縷幽香”。這愛可以無聲無息,無痕無跡,你留心了嗎?
出示小詩:愛是什么?
愛是媽媽病中仍惦念著要為爸爸包的那頓餃子;
愛是……
4、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仿寫并交流。
板書設計:
17、愛如茉莉
這也叫愛 平淡無奇
潔白純凈
縷縷幽香
《愛如茉莉》 研討課教案選 篇14
★ 學什么
誦讀課文,學習文章對主要人物的動作、神態及心理的細致刻畫,形象地揭示人物性格,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 怎樣學
一、 研讀體會
品讀課文,想象文章所描繪的意境。
二、日積月累
畫出你認為用的好的詞句,把它們抄下來。
三、理清脈絡
認真讀課文,看看文章是按( )順序組織材料,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的,你試著把各部分劃分出來。
★ 測一測
一、 語音世界(看拼音,寫詞語)
mò lì gē bo yōu xiāng tāo chū
mò míng qí miào yī běn zhèng jīng píng dàn wú qí
二、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組詞)
掏( ) 縷( ) 茉( ) 愣( ) 恬( ) 嗔( )
淘( ) 樓( ) 萊( ) 擺( ) 括( ) 慎( )
chà( ) bēn( ) lŏng( ) zuān( )
差 奔 籠 鉆
chāi( ) bèn( ) lóng( ) zuàn( )
三、詞語世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問題 ( )的聲音 ( )的微笑
( )的黃昏 ( )的芬芳 ( )的陽光
四、句子平臺(用上恰當的關聯詞語,把兩句話變成一句)
1、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爸爸沒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
2、媽媽怕驚動爸爸不敢動。媽媽手腳都麻木了。
五、課文傳真(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那株茉莉花是“平淡無奇”的,可媽媽為什么卻說真愛就像茉莉?你從課文的哪些細節中可以感受到“愛如茉莉”?
★ 再提高
你覺得愛如 ,能把原因寫在下面嗎?
《愛如茉莉》 研討課教案選 篇15
我教學的《愛如茉莉》講述了父親與母親之間那簡單、樸實而又感人的愛。這篇課文寫的事情雖小、平,但是表達的感情真,描寫的人性美。所以極易感染學生。如何引導學生去感受這份樸實的愛,如何指導學生去抒寫生活中這份真摯的情?我引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自主探究、體會、感悟,小組合作交流感受,將朗讀與理解課文融成一體,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得有滋有味。力在引導學生以讀悟情,挖掘語文因素——人物的對話、細節的描寫、環境的渲染等,通過對關鍵字句的`咀嚼品味,對重點段的反復誦讀,讓學生領悟文旨。如文中一個溫柔的動作,“直奔”,通過讀音的比較,認識意義的不同,體會父親急切的心情。此時此刻,他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醫院。他心里只想著一個人,那就是母親。一個“奔”字,淋漓盡致地表達出父親對母親的愛。另外,通過樸實的語言的描述,讓人不能不為之怦然心動。原來愛是媽媽病中惦念的餃子,愛是媽媽臉上恬靜的微笑,愛是為了讓彼此安睡,一個不敢動,一個不能動,甚至連陽光都賦予了人的情感。通過學生精讀體會,那靜謐美好的一切,永遠留在了大家的心底。
當說到結尾“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我突發靈感,讀者、作者,包括教者、聽者讀到這兒,心靈都受到了強烈震撼,學生也不由自主發出了贊嘆,明白了愛如茉莉的真諦。此時,我拓展延伸每個人都是在愛的包圍中成長的,說說你感受到的愛,很多學生,情不自禁地談起了自己生活中感受到爸爸與媽媽的那份真愛,這說明孩子們已經懂得了從生活中的細微小事感受到了父母之間的那份真愛。聽課老師和同學都被他們的真實故事所感動了,我真為之驚嘆。這便是學生通過文字,通過標點能體會到的情感,真是意外的收獲。借機我讓學生用打比方的句式寫寫愛如……我讓學生憑自己十幾年的生活經歷談談自己對愛的理解,有的說愛如……有的說愛如……學生的語句優美,感情真摯,這樣水到渠成,真正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寫作能力。
我滿懷欣喜地總結:人生各個不同階段對愛的理解不同,需要我們用真心去體味,也需要真心付出,因為“有愛就有一切”,就用你的慧眼去發現生活中的真愛,去領悟生活中愛的真諦。
這節課我真正放手讓學生靜心讀書,用心體會,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人人參與,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此起彼伏,學生學得輕松而愉快,盡情地交流自己的讀中感悟和收獲,我感覺是很成功的一節課。但如果能讓學生再有感情的多讀,讀出自己的感受就更精彩了!
今后我在教學中將奉行“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跟學生共同經歷著生命的成長,精神的同構,領略學習帶來的快樂和甜蜜。
《愛如茉莉》 研討課教案選 篇16
教材理解:《愛如茉莉》是蘇教版(國標本)五年級下學期教材,作者用散文詩般的語言,描述了父母間溫柔、細膩的感情,如一脈涓涓細流,在你心里流動;如一縷淡淡花香,駐足你的心房。文章中,沒有感人肺腑的愛情表白,沒有卿卿我我的浪漫舉動,作者只是從日常生活中選取了一些感人至深的細節,表現人物內心的情感:媽媽住院了,卻不忘囑咐“我”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爸爸吃;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便直奔醫院;我按照爸爸的叮囑,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帶到醫院;爸爸緊握著媽媽的手,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媽媽怕驚動爸爸不敢翻身,連手腳都麻木了……這些傳神的細節描寫,讓我們感受到如茉莉般淡淡的溫情、濃濃的愛!設計理念:通過對文中細節的揣摩和把握來理解父母之間這份分,雖平淡無奇卻幽香縷縷。同時,通過對文中個別詞語的品味,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獨具匠心。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2、揣摩細節,通過細節把握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培養語感。3、真切體會“如茉莉一般的愛”是讓人回味綿長的愛,是了無痕跡的愛,是心有靈犀的愛。4、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的愛,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學重點:體會細節,感受“如茉莉一般的愛”是怎樣一種愛。
教學難點:通過細節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理解這份愛的內涵。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設想導入 1、茉莉入手2、讀題質疑指導學生朗讀課題,從愛字入手 體會在我們的生活中,“愛是回報。” “愛是一種責任。”讀題質疑(誰和誰之間的愛,茉莉是什么樣的,什么樣的愛會像茉莉一樣) 初讀文本,了解大意 1、出示初讀要求:(1)、讀準字詞,讀通讀順課文(2)、從文中了解到這份愛是產生在誰和誰之間的,茉莉是什么樣的。a找出文中描寫茉莉的詞語,劃出來,讀一讀。(平淡無奇、潔白純凈、幽香縷縷、充滿詩意)b用詞語來描述茉莉是什么樣的。2、檢查字詞學習情況,朗讀檢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學生按要求邊讀邊找出文中的詞語 能用這些詞語來描述茉莉花的特點。會讀寫這些詞語,理解詞語的含義 了解課文大意,熟悉課文內容,落實基礎教學 再讀文本重點段落,揣摩細節,理解“愛如茉莉”我們通過朗讀課文發先,茉莉花雖平淡無奇,但又是潔白純凈,散發著縷縷幽香。那么父母之間什么樣的愛會像茉莉這樣,我們再次朗讀課文,去找找,哪里讓我們感受到了父母之間的愛。1、聚焦情節一出示句子1、第二天早晨,媽媽用去虛弱的聲音對我說:“映兒,本來我答應你爸爸今天包餃子給他吃,現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就買點現在的煮給他吃,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細節揣摩:“虛弱”一詞在媽媽的心目中,生病和餃子哪個更為重要?)那么爸爸又是怎樣的呢?出示句子2、然而爸爸并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他直奔到醫院。(細節揣摩:“直奔”一詞,“奔”的讀音bèn從這個詞語中讀出了爸爸怎樣一種心情?)朗讀指導,語言渲染是啊,父母之間愛的程度很深,所以爸爸雖然一身疲憊,但他顧不上____就直奔醫院;雖然爸爸非常口渴,但他卻顧不上_________就直奔醫院;雖然爸爸非常饑餓,但他卻顧不上________就直奔醫院。小結:愛就是爸爸對媽媽這份默默的關心和牽掛,擔心和焦急啊。 2、聚焦情節二,感受“如茉莉”出示文字3、當我推開病房門,不禁被跳入眼簾的情景驚住了:媽媽睡在床上,嘴邊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做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1)朗讀,整體談感受,讀了這段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2)如果將目光聚焦到爸爸身上,爸爸的哪個動作最能打動你,為什么?平常之舉,傳遞出真愛。(3)在這段文字中,媽媽的哪個表情讓你感受到了溫暖?“恬靜的微笑”,媽媽是否真的安靜入睡了,聯系下文中的話,可以知道媽媽并沒有睡著。內心獨白填補完整——夜深人靜的守侯,父母兩人在內心默默地在和對方述說著——夜深了,爸爸伏在床沿邊,心里默默地說:映兒她媽,我夜里睡得沉,你有事又不肯叫醒我,所以我只好握著你的手睡,這樣_____________ 媽媽望著床沿上的爸爸,心里默默地說,映兒他爸,我怕驚動你不敢動,不知不覺手腳都麻木了,但我________ [出示課文插圖]小結:雖然沒有睡好,但看到所愛之人能夠睡好,感到無限滿足和幸福。媽媽對爸爸所有的愛都融入在了這一恬靜的微笑中了。 (3)品讀“探”字,比較朗讀體會。(4)引讀最后一句愛就是媽媽——愛就是爸爸——愛就是我手中——愛就是窗外那——,一切都是——一切都——生命因為(愛)而散發出芬芳,生命因為(愛)而富有光澤。(5)朗讀指導,朗讀(6)裊裊地鉆到我們的心中,是什么鉆入我們的心中?又是怎樣的愛鉆入我們的心中。 學生再讀文本,邊找邊劃能夠感受到父母間真愛的詞句。 學生交流詞句,討論。 朗讀訓練,虛弱時該怎樣讀?思考媽媽對我說的話包含著什么? 區分多音字“奔” 朗讀訓練,體會爸爸的心情。 主題探究閱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升華主題,拓展延伸 1、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哦”字的理解,聯系上下文我對“愛如茉莉”的態度轉變。為什么要用說兩次“愛如茉莉”?)小結:父母間的愛如茉莉,細膩而溫柔,平平淡淡卻又真真切切,不僅感動了作者,也感動了每一個讀這個故事的人,我們也不約而同地感嘆到——。 2、世界上愛有千鐘,各有不同,在我們這個年紀,如果讓你給愛作一個比喻,你會把愛比作什么。是什么樣的。仿寫:愛如茉莉,平淡無奇,潔白純凈,素雅溫馨。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隨堂講評) 仿寫句子:愛如________ 隨文練筆,既是情感表達,又是能力提升。 以詩小結 綜合全文的內容,我們通過映子的文字讀懂了父母之間那平淡無奇而又細膩溫柔的愛,所以我們可以有這樣的感受——愛愛是什么?愛是媽媽的牽掛;愛是爸爸的叮囑;愛是媽媽嘴角的微笑;愛是爸爸緊握著的雙手;愛是清晨淡淡的陽光;愛是病房里那簇芳香的茉莉。愛如茉莉,潔白純凈;愛如茉莉,幽香縷縷;愛如茉莉,平淡無奇卻又充滿詩意…… 課堂小結 學生配樂朗讀。 情感升華,渲染整個課堂。在濃淡相宜的愛的氛圍中結束課
《愛如茉莉》 研討課教案選 篇17
這一單元的主題是“親情依依”。《愛如茉莉》這篇課文主要記述了父母之間相濡以沫的關愛,一如平淡無奇的茉莉,潔白純凈,素雅溫馨。文中那平淡的小事中洋溢著濃濃的親情,使我們明白真愛的含義。
下面我主要針對第二教時談談我的設想:
結合教材實際和學生特點,我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1、 憑借課文樸實的語言文字,引導學生在細節中感受父母之間平淡而深厚的真愛,理解“愛如茉莉”的深意。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架起讀寫的橋梁,溝通課內外的聯系,使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觀察、體味并抒寫身邊的愛。
其中,通過對細節描寫的品讀,感受父母之間平淡而感人的真愛是本課時教學的重點。難點是結合對語言文字的品讀,理解“愛如茉莉”的含義。
教學中,我以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為目標,以仔細研讀為重要手段,引導學生感悟。從一句句溫馨的話語,一個個溫柔的動作中,感受父母之間樸實的愛。并學習這種細節描寫的方法描述身邊普通而又平凡的“愛”。
具體流程分為以下四個環節:破題入手,初悟茉莉之美 ;關注細節,感悟情感之美;討論深化,領悟愛的真諦; 拓展延伸,架設讀寫橋梁。
一、破題入手,初悟茉莉之美
1、 映示圖片,欣賞茉莉
說說你眼中的茉莉是什么樣的?
學生用上課文中描寫茉莉的詞語練習說話。相機映示詞語,指導讀出潔白幽香的詩意美。
2、 語言引入,補全課題
生活中有一種愛,像茉莉一般平淡無奇,但它散發的縷縷幽香卻彌漫在我們的生活中。課文介紹的是一對普通夫妻間的愛,他們的愛就如茉莉一樣潔白純凈。(讀題。)
二、關注細節,感悟情感之美
1、教給方法,明確任務
真愛無痕,愛流淌在生活中的每個細節。 就讓我們用心地去讀課文,關注細節:文中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感受語言: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體會爸媽之間的真愛。
2.生用心品讀6—18自然段,畫出自己所能關注的細節,并在畫出的句子旁寫出自己的感受。
【要想還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應為學生留下與文本親密對話的時空。這也是尊重學生獨特體驗的基礎。】
3、學生讀出細節,談談自己的感受。針對該處細節,有不同感觸的學生互相補充。教師適當點撥引導。
交流重點:
(1)6-8自然段關于“餃子”的細節
抓住關鍵詞“虛弱”讀好媽媽的話,體會爸爸在媽媽心中的分量。
區分多音字“奔”bēn bèn意義上的不同,從“直奔”這個動作中感受爸爸對媽媽的關心。
(2)9-18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部分
a、第9自然段著力渲染了爸爸媽媽執手而眠的情景。
咀嚼“探”這一動詞,這一擬人寫法,體味陽光的情義,它都不愿驚醒這對相愛的夫妻,不愿打破這份靜謐美好。從而初步感知理解“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寫作方法。
這一段重點是配上輕緩的音樂,指導學生用輕柔的語調、緩慢的語速讀出場面的溫馨與美好。
b、爸爸為什么這么睡呢?
把爸爸媽媽的兩句話放在一起對比朗讀理解。
“我夜里睡得沉,你媽媽有事又不肯叫醒我,這樣睡,她一動我就驚醒了。”
“你爸爸伏在床邊睡著了,我怕驚動他不敢動。不知不覺,手腳都麻木了。”
多么平淡的語句,多么的情真意切!學生在個別讀、同位讀、男女生對讀等多種形式的反復誦讀中,體會爸爸媽媽之間的那份樸實而真摯的愛。
【“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培養學生對語言敏銳的感受力,從課文語言中體會“冷暖”的情感是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
三、討論深化,領悟愛的真諦
1、出示最后一段:“哦”是什么意思?為什么連用兩個“愛如茉莉”?
小組合作探究。(提醒學生聯系課文細節體會。)
2、組織匯報交流:
(1)課文以茉莉為線索貫穿全文。
“鉆”進我們心中的是什么?(像茉莉一樣幽香的真愛。)
(2)父母之間的愛那么平淡而又那么溫馨,不就像這平淡無奇而又幽香裊裊的茉莉花嗎?
是啊,爸爸媽媽之間的愛都表現在生活中極其平凡簡單的小事中。一個眼神、一句問候、一聲叮嚀都是愛。“愛是媽媽心中給爸爸煮的餃子……”
學生仿照句子聯系課文細節聯系說話。
(3)真愛無言,大愛無聲,就讓我們默默地聆聽,用心感受這份茉莉般的愛。
愛是媽媽心中給爸爸煮的餃子;
愛是爸爸直奔醫院匆匆而去的身影;
愛是陽光下恬靜的微笑,
愛是病床上緊緊相握的雙手;
愛是爸爸布滿血絲的雙眼,
愛是媽媽精心偽裝的假寐……
愛如茉莉平淡無奇,
愛如茉莉潔白純凈,
愛如茉莉幽香清遠,
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
指明數生分讀前面幾行,后面四行齊讀。
【這個練習既回顧了課文細節,深化對真愛的理解,同時實現了語言再創,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
四、拓展延伸,架設讀寫橋梁
1、本文描寫了夫妻間相濡以沫、心心相印、歸于平淡的愛。生活中有許多種愛,不同的愛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如果讓你打個比方,以你的理解,愛像什么?
學生寫一句話。交流。
【每個學生對真愛的理解會不一樣,當思維能碰撞,會精彩迭出。“愛如巧克力,絲滑醇香;愛如一首小詩,精致簡短,韻味無窮;愛如空氣,無色無形,每個人卻沐浴其中;愛如一杯清茶,只有細心品味的人,才懂得其中的味道;愛如春風,給人以溫暖;愛如彩虹,架起溝通的橋梁;愛如繁星,點亮人生的夜空……】
2、 結語:我們不渴求人世間所有的愛都如茉莉,愛可以如茉莉一樣幽香縷縷,愛也可以如玫瑰一樣熱烈奔放,愛更可能如檸檬一樣甜中帶酸。愿大家都做一個懂得感受愛、珍惜愛,并學會付出愛的人。因為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3、作業:同學們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一顆善于感知的心靈。
課后請觀察、感受生活中的愛并抓住細節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