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校長的演講導學案(精選2篇)
陶校長的演講導學案 篇1
一、學習目標:
1.我能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2.我能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養(yǎng)成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 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自學引導:
1.自學生字詞語。我要先把課文認真地讀一遍,邊讀邊用筆標畫出我還不認識、讀不準確、不理解的字詞。然后我再自學課后出現(xiàn)的生字詞語,正確認讀識記生字,生字詞抄寫2遍。
⑴我會讀:讀一讀下面的字詞,給加點的字注音。
否則 鍛煉 堡壘 激勵 鞭策 彼岸 專心致志 堅韌不拔
⑵我會寫:我要課文中難記難寫的字認真地寫在下面。
陶 鍛煉 堡壘 激勵 彼 鞭策
⑶我會辨字組詞。看準字形,再分別組詞.
緞( ) 練( ) 植( ) 勵( )
鍛( ) 煉( ) 值( ) 厲( )
勤( ) 策( ) 既( ) 堡( )
謹( ) 刺( ) 即( ) 保( )
2.朗讀課文。我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至少朗讀五遍課文。
3.理解詞語。我能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詞語。重點理解:
堡壘、源泉、造福、堅忍不拔、彼岸、鞭策、長足
4.課文內(nèi)容我知道。我能快速默讀課文,概括段意。
一(1)開門見山提出了( )
二(2—5)分別要求學生從( )、( )、( )、( )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 ),( )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
三(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yǎng)成( )的好習慣,爭取在( )取得( )。
5.理解課文。我能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還能按要求在課本上做批注,把重點語句的理解,質疑的問題,讀書的感悟等用筆標畫記錄下來。
自主探究:陶校長演講的內(nèi)容是什么?陶校長和同學們談了哪四個問題?他為什么要談這些問題?
6.搜集資料。我主要查閱收集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有關資料及作品。還要搜集演講稿的有關資料。
7.創(chuàng)新與實踐。找一篇或者自己寫一篇演講稿,在同學們面前進行演講,針對某個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三、合作探究
1、小組匯報交流
(1)我學會了什么?選擇自己最大的收獲有重點地簡要寫在下面。
①
②
③
(2)我還有哪些地方或問題不明白?看誰的問題最有價值喲。
①
②
③
2、全班展示質疑
(1)各小組展示收獲。
(2)各小組質疑問題。
3、重點探究
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xiàn)了他怎樣的感情?
陶校長的演講導學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yǎng)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理解“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學會使用關聯(lián)詞
課前準備:搜集有關陶行知的名言。
教學時間:2課時。
學生活動單(第一課時)
教師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能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9個生字,會認“堡”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習第一問,明白健康的重要性。
【活動方案】
活動一:通讀全文,學會生字。
1.通讀課文一遍:
注意“煉”“勵”、“德”等字的字形筆畫。
①自學生字新詞,記住字形、字音。
②用鋼筆描紅臨寫。
2.小組交流:
先分節(jié)讀課文,再討論難解詞語的意思,如“堡壘”“鞭策”等。
3.全班交流,質疑完善。
活動二:感知內(nèi)容,理清脈絡。
1.組內(nèi)依次按小節(jié)朗讀課文。
2.小組討論:
①陶校長和同學們談了哪四個方面的問題?在文中畫出來。
②分段并歸納段意。
圈出關鍵詞句。
3.全班交流概括段意的情況,探討全文的結構特點。
活動三:探討“第一問”。
1.自由朗讀第2小節(jié),思考:作者為什么要先談健康問題?
2.組內(nèi)交流所圈畫的詞語,并說說“有健康的身體”和“沒有健康的身體”結果有何不同?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3.全班交流、質疑、完善。
【檢測反饋】
1.聽寫八個詞語。
2.各組推薦一名同學復述“第一問”。
導入: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安徽翕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生活教育理論,教學經(jīng)驗,小先生制,育才學校,“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范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fā)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活動一
1指名讀活動要求
2自學、交流、匯報、提升
活動二
1指名讀要求
2小組學習
3交流、點撥
活動三
1默讀要求
2自主-小組交流
3匯報
檢測反饋
學生活動單(第二課時)
教師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理解“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養(yǎng)成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活動方案】
活動一:學習“第二問”。
1.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思考:“第二問”為什么要問學問有沒有進步?
2.組內(nèi)交流所圈畫的內(nèi)容:
①說說:怎樣才能做一個有學問的人?
②再讀整個自然段,理清這一段的層次。
3.全班交流,小結學習本段的方法。
活動二:探討“第三問”和“第四問”。
展示從感情朗讀開始!
1.自由朗讀課文4、5自然段,仿照“第二問”的學法,自己提出相關問題,并思考問題的答案。
2.組內(nèi)交流自學收獲。
3.小組分小節(jié)展示。
活動三:回顧全文,練習復述。
1.自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體會“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并編列復述提綱。
2.組內(nèi)交流:
①說說最后一小節(jié)在全文中的作用。
②根據(jù)提綱,分工復述課文。
3.小組復述展示。
【檢測反饋】
1.這篇演講要求學生每天從 、 、 、 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有沒有進步?以此 和 自己不斷進步。
2.“我們到學校里來,除了要學習文化知識,更要緊的是要學習做人,學習做‘真人’。”“真人”是什么樣的人? 。
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xiàn)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 ),筑起( ),學習上認準( ),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yǎng)( ),認真負責地做好( ),要學做( )。這樣就可以( )。
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
激情齊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檢測反饋
板書設計:
陶校長的演講
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