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校長的演講》導學案(精選12篇)
《陶校長的演講》導學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理解“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學會使用關聯詞
課前準備:搜集有關陶行知的名言。
教學時間:2課時。
學生活動單(第一課時)
教師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能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9個生字,會認“堡”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習第一問,明白健康的重要性。
【活動方案】
活動一:通讀全文,學會生字。
1.通讀課文一遍:
注意“煉”“勵”、“德”等字的字形筆畫。
①自學生字新詞,記住字形、字音。
②用鋼筆描紅臨寫。
2.小組交流:
先分節讀課文,再討論難解詞語的意思,如“堡壘”“鞭策”等。
3.全班交流,質疑完善。
活動二:感知內容,理清脈絡。
1.組內依次按小節朗讀課文。
2.小組討論:
①陶校長和同學們談了哪四個方面的問題?在文中畫出來。
②分段并歸納段意。
圈出關鍵詞句。
3.全班交流概括段意的情況,探討全文的結構特點。
活動三:探討“第一問”。
1.自由朗讀第2小節,思考:作者為什么要先談健康問題?
2.組內交流所圈畫的詞語,并說說“有健康的身體”和“沒有健康的身體”結果有何不同?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3.全班交流、質疑、完善。
【檢測反饋】
1.聽寫八個詞語。
2.各組推薦一名同學復述“第一問”。
導入: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安徽翕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生活教育理論,教學經驗,小先生制,育才學校,“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范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活動一
1指名讀活動要求
2自學、交流、匯報、提升
活動二
1指名讀要求
2小組學習
3交流、點撥
活動三
1默讀要求
2自主-小組交流
3匯報
檢測反饋
學生活動單(第二課時)
教師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理解“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養成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活動方案】
活動一:學習“第二問”。
1.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思考:“第二問”為什么要問學問有沒有進步?
2.組內交流所圈畫的內容:
①說說:怎樣才能做一個有學問的人?
②再讀整個自然段,理清這一段的層次。
3.全班交流,小結學習本段的方法。
活動二:探討“第三問”和“第四問”。
展示從感情朗讀開始!
1.自由朗讀課文4、5自然段,仿照“第二問”的學法,自己提出相關問題,并思考問題的答案。
2.組內交流自學收獲。
3.小組分小節展示。
活動三:回顧全文,練習復述。
1.自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體會“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并編列復述提綱。
2.組內交流:
①說說最后一小節在全文中的作用。
②根據提綱,分工復述課文。
3.小組復述展示。
【檢測反饋】
1.這篇演講要求學生每天從 、 、 、 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有沒有進步?以此 和 自己不斷進步。
2.“我們到學校里來,除了要學習文化知識,更要緊的是要學習做人,學習做‘真人’。”“真人”是什么樣的人? 。
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 ),筑起( ),學習上認準( ),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 ),認真負責地做好( ),要學做( )。這樣就可以( )。
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
激情齊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檢測反饋
板書設計:
陶校長的演講
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教學反思:
《陶校長的演講》導學案 篇2
一、學習目標:
1.我能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2.我能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養成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 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自學引導:
1.自學生字詞語。我要先把課文認真地讀一遍,邊讀邊用筆標畫出我還不認識、讀不準確、不理解的字詞。然后我再自學課后出現的生字詞語,正確認讀識記生字,生字詞抄寫2遍。
⑴我會讀:讀一讀下面的字詞,給加點的字注音。
否則 鍛煉 堡壘 激勵 鞭策 彼岸 專心致志 堅韌不拔
⑵我會寫:我要課文中難記難寫的字認真地寫在下面。
陶 鍛煉 堡壘 激勵 彼 鞭策
⑶我會辨字組詞。看準字形,再分別組詞.
緞( ) 練( ) 植( ) 勵( )
鍛( ) 煉( ) 值( ) 厲( )
勤( ) 策( ) 既( ) 堡( )
謹( ) 刺( ) 即( ) 保( )
2.朗讀課文。我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至少朗讀五遍課文。
3.理解詞語。我能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詞語。重點理解:
堡壘、源泉、造福、堅忍不拔、彼岸、鞭策、長足
4.課文內容我知道。我能快速默讀課文,概括段意。
一(1)開門見山提出了( )
二(2—5)分別要求學生從( )、( )、( )、( )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 ),( )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
三(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 )的好習慣,爭取在( )取得( )。
5.理解課文。我能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還能按要求在課本上做批注,把重點語句的理解,質疑的問題,讀書的感悟等用筆標畫記錄下來。
自主探究:陶校長演講的內容是什么?陶校長和同學們談了哪四個問題?他為什么要談這些問題?
6.搜集資料。我主要查閱收集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有關資料及作品。還要搜集演講稿的有關資料。
7.創新與實踐。找一篇或者自己寫一篇演講稿,在同學們面前進行演講,針對某個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合作探究
1、小組匯報交流
(1)我學會了什么?選擇自己最大的收獲有重點地簡要寫在下面。
①
②
③
(2)我還有哪些地方或問題不明白?看誰的問題最有價值喲。
①
②
③
2、全班展示質疑
(1)各小組展示收獲。
(2)各小組質疑問題。
3、重點探究
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陶校長的演講》導學案 篇3
教學要求:
一、了解演講的特點,在有層次的閱讀中達到正確流利地演講課文。
二、學會生字,結合課文語境及生活體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三、通過探究性學習,感悟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導入新課
1、理解“演講”。
(1)板書“演”,說說寫“演”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用“演”組詞,適時寫上“講”。
(2)說說演講是怎么一會事,“演”什么意思。
(在群眾集會或重大的會議上就某個問題說明事理,發表見解。出示卡片“說明事理發表見解”)
(3)老師演講式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然后讓學生說說老師發表了什么見解,明白何為演講。
2、導入課文
今天我們來學習演講,爭當小小演講家。(板貼小小演講家標志)
請一學生說說現在能作個演講嗎?從而明白作演講首先要有話要講,然后向大家提供一篇演講稿,打開課本。
二、感知演講稿
1、自讀課文,想想作者跟同學們談了些什么。(板書:讀)
2、交流討論,從中明確文章的層次。
(1)演講稿共幾個自然段。
(2)齊讀第一自然段,明確演講的中心話題。(板書:四問)
(3)分別指名讀2——6自然段,明確各段演講中心。
(板書: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三、感悟演講內容,學習演講
(一)學習演講“問健康”部分
1、理清層次
(1)假如讓你來講健康問題,你會從哪幾方面來講?
(2)自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從哪些方面來講的?也可同座交流。(在”讀”字上加圈)
(3)交流討論,投影文字燈片。(問健康:問什么——為什么問-——該怎么做——提出希望)
2、理解“健康第一”的觀點
(1)現在你覺得能演講好“問健康”這部分內容了嗎?如果不行,就再讀讀(“讀”字上加圈),抓重點句子,不太理解的地方讀讀想想,體會一下作者的見解是什么,想說明什么。
(2)交流討論
a、“有,進步了多少?”(應該有進步,還應該爭取大進步。)
b、“因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才有本錢去尋求幸福,實現崇高的理想。”
(本,事情的根本,最重要的,生命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健康。讓學生談談對“尋求幸福”的理解,然后抓“有了……才有……”體會健康的重要性,是一切的根本。
c、“否則”是進一步肯定健康的重要。(“否則”:不這樣的話。)
d、“健康的身體,離不開自覺持久的鍛煉,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要有健康的身體要從兩方面去做。讓學生說說是怎么鍛煉的,猜猜“鍛煉”為什么是金字旁,火字旁?投影畫面明白鍛煉本意,明白鍛煉要吃得了苦,經受得住考驗。舉例說說對“科學合理的生活和作息”的理解。
e、說說對“健康堡壘”的理解。(“堡壘”,從字形上猜是什么東西,然后看圖片)
3、練習演講
(1)各自練習演講這部分。
(2)指名演講,學生評議。
(3)指導感染性演講
a、了解作者
(1)看畫像,說說是誰。板書“陶”說說去“阝”加“艸”是什么字,加“氵”是什么字,學生描紅“陶”,課題板書完整。
(2)介紹演講稿寫作背景。(畫像旁投影文字)
陶行知:中國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抱著教育救國的思想,于1927年創辦曉莊學校。1936年在重慶北碚創辦育才學校。皖南事變后,重慶政治黑暗,物價飛漲,育才學校受到特務威脅和經濟斷絕的嚴重困難。全體師生在陶行知帶領下,團結一致,開荒生產,一日兩餐稀飯,度過艱難時期。陶行知關心學生德智體以及工作能力的培養,作了著名的“每天四問”的演講,啟發學生鼓勵、鞭策自己,不斷進步,學做“真人”。
b、進一步了解演講特點
讀了作者介紹是不是對演講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明白演講不僅僅說明事理,發表見解,還在于說動聽眾,讓人受啟發,所以演講還要有感染力。出示卡片:感染聽眾受到啟發)
c、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染力地演講,可利用重音、停頓、語氣、手勢等幫助表明自己的見解。
d、指名演講第二段,評出小演講家,然后齊聲演講性讀課文。
4、小結過渡:通過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我們知道演講要有個中心話題,圍繞中心準備好從幾個方面展開講述,并根據表達的需要運用語氣、語調、重音等,還可加上適當的手勢,盡可能地感染聽眾,讓聽眾受到啟發。現在我們就用這個方法來學著演講第三自然段。(明確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讀,一讀再讀。)
(二)學習演講“問學問”部分
1、四人小組學習,邊學邊討論這部分的中心話題是什么?看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講的?陶校長想要告訴聽眾什么?然后練習演講,可動動筆動動手,有問題可舉手。
2、交流討論
(1)中心話題是“學問”,層次:問什么——為什么問-——該怎么做
(2)指名說說這部分演講要注意些什么,那些地方很重要。
(3)結合同學發言,師出示文字燈片,添加符號。
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
求知是我們的主要任務,有了……才能……。
(強調有學問的重要性,結合生活體驗講;在學生演講時指導停頓及重音。)
要……就要專心致志,就要……堅韌不拔
要認準目標,鉆進去,展開來。
(舉例說說怎么做就是“專心致志”,“堅韌不拔”,“鉆進去”,“展開來”。怎么做要讀得有力,讓人覺得必須這么做。)
3、齊聲演講性讀課文
4、指名演講
(二)小結
1、讓學生說說這堂課的收獲。
2、這堂課我們從這篇演講稿中進一步明白了健康、學問的重要,受到了感染,得到了啟發;知道了什么是“演講”,也初步學會了演講,這都得感謝——“陶校長的演講”。
四、作業
1、從第二、第三自然段中挑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抄下來,然后寫一寫自己的體會,可舉例談自己的認識。
2、用一讀再讀的方法學習第四、第五自然段,練習演講。
板書:
陶校長的演講
健康 生命之本
四問 學問 前進活力源泉
工作 也是學習
道德 做人的根本
卡片:否則、堡壘、鍛煉堅韌不拔彼岸
第二教時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一、復習
1、讀詞語
生命之本 否則 鍛煉 健康 堡壘
源泉 造福社會 專心致志 堅韌不拔 彼岸
2、說說這篇演講稿中陶校長共跟大家講了哪幾個問題。
3、用上上述兩組詞,演講“問健康”和“問學問”部分。
二、繼續感悟課文學習演講
1、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演講,爭當小小演講家。演講是要說明事理,發表自己的見解,要感染聽眾,使他們受到啟發,說說你怎樣來演講好“問工作”和“問道德”部分。
板書: 講什么
讀 從哪些方面講
邊讀邊想體會見解
2、自讀自悟4、5自然段,練習演講。
分工學習課文,1——4組同學重點學習第4自然段“問工作”部分;5——8組同學重點學“問道德”部分,也可挑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邊讀邊想,也可和同桌討論討論。
3、交流讀悟收獲指導演講
學生可以用演講來表示自己對該部分的理解,講后其他學生可向他提些問題;也可自己談想說明些什么,然后評議是否能當小小演講家。
(1)“問工作”部分
a、層次:問什么——為什么要問
b、重點句:“這些工作雖然都是一些小事,卻能培養我們的責任心,鍛煉我們的辦事能力,是我們將來步入社會做大事的基礎。”
舉例說說班級中工作認真負責的同學;鼓勵同學們都來承擔學校工作,班級工作,鍛煉能力,培養責任心。
c、指導演講重點句。
(2)“問道德”部分
a、層次:問什么——為什么要問——要學做真人
b、舉例說明“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們到學校里來,除了要學習文化知識,更要緊的是要學習做人,學習做真人。”
“真人”是什么樣的人?(真誠,不虛偽的人。)這樣的人在“公德”和“私德”上會有些什么表現?(在公共場所會怎樣,中午吃飯了會怎樣,課間活動不小心被人推了一下怎么辦等。)
c、指導演講重點句。
(3)練習有感情地演講4、5自然段。
a、各自準備,看詞語有感情地演講。
詞語:工作好壞很大影響承擔責任心辦事能力基礎重要的學習
做人的根本即使穩定發展講究真人
b、指名演講,組織評議,任命“小小演講家”稱號。
4、學習第6自然段。
同學們對這篇講稿領會得很好,講得也很好,那陶校長為什么要我們每天四問呢?我們來讀讀最后一段。
(1)指名讀。
(2)說說從陶校長的結束語中明白了些什么,還有些什們不懂的。
三、實踐拓展
1、陶行知先生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淺出的演講,要求我們做到每天四問,以次來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其實,我們每位同學的具體情況都不同,存在的問題也不同,除了這四問,我們還可以問些什么?(最近視力有沒有提高;課堂發言有沒有進步;文明守紀做得怎么樣等)
2、每位同學向自己提一個問題,仿照陶校長演講的層次有條理地說一說。
╳ ╳有沒有提高——
有,提高了多少;沒有,是什么原因——
怎么看待這問題,以后準備怎么做。
四、布置作業
1、仿照課文某一問的寫法,向自己提一個問題,有條理地說一說,然后寫下來。
2、建議在班隊活動時召開一次演講會,演講內容可搜集合適的演講稿,也可自己寫、合作寫。
《陶校長的演講》導學案 篇4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10個生字,會認4個,理解有關新詞。
3、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自己、鞭策自己成為習慣。
4、感受演講稿的情真意切,樂于模仿遷移運用,體會“學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難點:學演講,學自勵,問什么為什么問希望怎么辦
教學難點:
1、真實性、鼓勵性、禮儀性
2、陶行知為什么作這篇演講,寫讀后感。
3、模仿合作寫演講稿,參加演講賽。
教學準備:
1、錄音帶;配樂背景音樂《鋼琴曲》
2、陶行知資料,“學做真人”演講稿
3、話筒,錄音機錄制磁帶,演講稿四人合作一份。
第一教時
教學目的:介紹生平,了解演講常識,初讀知大意。
教學難點:
音:穩韌
形:堡壘陶煉彼
義:堡壘、源泉、造福、堅忍不拔、彼岸、鞭策、長足
教學設計:
一、板題、交流資料、聽范讀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安徽翕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生活教育理論,教學經驗,小先生制,育才學校,“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范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二、了解演講知識,引入課文
1、談演講的特點
(1)
真實性(貼近生活,講真話)
(2)
鼓動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
禮儀性(稱呼、交流、有祝語)
2、文中陶校長怎樣注意這三點的,自讀(1)通問正音(2)劃標題
三、檢查初讀理思路
1、出詞正音
2、按四部分抽個讀,點評后四人組分別讀,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開門見山提出了
二(2—5)分別要求學生從、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三(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的好習慣,爭取在取得。
4、引讀全文
5、質疑留疑
四、學字詞
1、認生字、搶答:
比喻難以攻破的事物嚴格督促使進步
來源比喻向往的境界
給人帶來幸福進展迅速
形容意志堅強,不可動搖
2、歸類寫
左右:演鍛穩
3、比較組詞
陶
煉
彼
葡
練
履
4、抄詞
第二教時
教學目的:精讀感悟,從收到放,朗讀傾吐。
教學設計:
一、復習大意,板書: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二、教學第一問
1、作者為什么要先問身體有沒有進步?(默讀圈畫中的詞句)
2、交流導讀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壘
3、再讀體會關聯詞的作用(填空比較,談重要性)
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
4、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抓住兩個“離不開”,導讀)
5、三讀本段(引讀)理清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學第二問、第三問、第四問
1、默讀圈畫方法同上
2、交流討論,學生為主
(1)問什么?
(2)為什么要這樣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
3、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四、以讀比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同內容的挑戰讀,點評有層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讀,并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3、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筑起,學習上認準,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
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4、激情齊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5、傾吐練習
A、《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問》
C、陶校長,您聽我說……
五、作業:填空(課后4)
《陶校長的演講》導學案 篇5
《陶校長的演講》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九冊中的一篇課文。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演講稿言真意切,充分體現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懷和愛護。
走進教室,我問學生:“同學們想不想成為優秀的學生?”學生們立刻回答道:“想!”我當即讓學生們討論:“那么怎樣才能成為優秀的學生呢?”學生爭相回答。有的說:“要認真刻苦。”有的說:“不懂的地方要問。”還有的說:“要好好學習各門課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說的都很好,那么下面讓我們聽聽陶校長是怎么說的吧。”
我請學生閱讀《陶校長的演講》,讓學生說說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學生讀書后很快回答:“講了每天四問。”學生找到了“四問”,文章的段落也就很清晰了,學生很容易理清了課文的脈絡。
在第二課時的學習中,主要是讓學生理解陶校長為什么要問這“四問”?怎樣才能在這四個方面取得進步?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課前準備和經驗不足,我將“四問”這一整塊拆零為一個個單一的問題去講,使整個整體感知部分顯得零亂,沒有條理,自然也沒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在隨后的合作探究和角色表演兩個環節里,我分別提出了“陶校長為什么要大家每天問這四個問題呢?這四個問題對我們學生有什么重要的意義?”和“你認為在現實生活中你哪一問作的比較好?”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加深對“每天四問”的理解。起來回答的學生都答的很不錯,但由于我沒有及時給予學生鼓勵,使得教學氣氛并不活躍。
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存在上述不足外,還有另外的不足。比如對教材的挖掘不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每個環節講解的不夠深入;此外,還有我的教態不夠親切,使用的語言不恰當,不符合兒童的語言要求,并且語調過于平緩,講課的激情不足。
以上就是我對《陶教授的演講》這一課的教學反思。在以后的時間里,我會努力學習,改正不足,爭取在不久的將來能夠象陶校長說的那樣,取得“長足的進步”!
《陶校長的演講》導學案 篇6
今天,上《陶校長的演講》一課,是一篇演講稿。議論文的題材學生很少接觸,不過本課條理清晰,結構分明,語言簡單直白,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不過,細心的學生就會發現課文有好幾處的詞語加上了引號,這些詞語還是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它們分別有什么特殊含義呢?我做了這樣的指導:
1、“健康堡壘”
師:堡壘是什么意思?
生1:指用于防守的堅固建筑物。(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候查字典獲知)
生2:一些打仗片中見過,堡壘很堅固,抵御敵人炮火,不易摧毀。
師:那么“健康堡壘”指什么呢?讀一讀第2小節,聯系課文想一想這個詞在文中指什么?
生交流得出是健康的身體。
2、“公德”、“私德”
師:“公德”是什么?
生:公共道德
師:哪些屬于公共道德?
生交流
師:那“私德”呢?猜一猜。
生:私人的道德。
師:是這個意思,能換個說法嗎?
生:指每個人的道德。
師:對,是指個人的品德修養。我們既要講究公共道德,也要具有高尚的品德修養,這樣的人才是“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3、“真人”
師:從字面上是什么意思?
生:真正的人。
師:那什么樣的人是真正的人?看看上文。
生交流后師小結:真誠,不虛偽的人就是真正的人。
4、鞭策
師:你怎么、“鞭”和“策”分別是什么意思嗎?
生:“鞭”是鞭打,“策”就不知道了。
師:查查字典
生:(查字典)是指趕馬的小棍子。
師:那“鞭策”的意思什么?
生:指用小棍子鞭打。
師:這也只是從字面上理解。那么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請讀句子,聯系“激勵”這個詞。想想為什么要鞭打?
生:也是為了鼓勵自己。鞭策的意思是不斷地督促提醒自己。
字、詞、句、篇、章,這是成文之道。因此,要想理解文章,理解字詞是關鍵。如果直接揭示詞語意思,學生只是機械地接受,可能下次再遇到已經忘記了,我采用聯系上下文、查字典、從字面出發理解引申義這樣的方法,教學生“漁”之道,這樣,今后的學生就不愁沒“魚”釣了。
《陶校長的演講》導學案 篇7
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 2. 陶校長的演講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9個生字,會認1個,理解有關新詞。學會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3、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自己、鞭策自己的好習慣。受陶行知先生真人真事、情真意切的熏陶,引導學生激情誦讀。
二、教學重點
理解“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利用演講稿,有感情的誦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不斷激勵自己、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四、教學課時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精讀全文,弄清演講主題
1、今天,我們一起來用心聆聽陶行知校長的演講。你對陶行知有哪些了解呢?
生全班交流,師予以補充。
2、了解演講的特點,初認識演講稿的格式。
3、誰知道陶校長的演講重點想告訴大家什么?
帶著這個問題,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弄清陶校長的演講重點。
結合課文質疑、交流、理解。是哪四問?陶校長是怎么把這些問(轉載于:陶校長的演講)題說清楚的呢?這“四問”到底有什么聯系呢?對于我們有什么意義呢?我們來學習第一問。
(二)誦讀第一問,感受健康身體的重要性
1、指名讀第一問,引導學生讀出親切的語氣。
交流導讀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壘
2、默讀圈畫出關聯詞句
3、再讀體會關聯詞的作用(填空比較,談重要性)
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
(對比強調健康的`重要性)
4、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提出希望,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
5、誦讀本段 理清層次
總結:(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誦讀第二問,學問的重要性
1、首先我們來看看設問的是什么?(自己的學習有沒有進步)
2、找出解答(因為“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我們是學生,求知是我們的主要任務,有了學問,將來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會。)
3、標出關聯詞:因為有了才能
4、找出怎樣做才能提高,標出關聯詞,朗讀理解
要想自己的學問有進步,就要專心致志,就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認準目標,鉆進去,展開來,
5、希望:這樣我們就能夠到達勝利的彼岸。
6、讀讀背背,復述。
(四)自學課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1、交代方法。
2、學生自學,老師巡視。
3、檢查自學效果:說說這兩段的內容,指名讀,齊讀。
(五)學習最后一段
這篇課文是總分總結構,課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長再次要求我們養成每天四 問的好習慣。
請同學們有感情的誦讀課文,找出關聯詞,養成“每天四問”的好習慣。
(六)以誦讀比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誦讀 (點評 評比)
(七)總結課文內容
1、師對本課的內容進行一個總結。
2、學生淺談自己的上課收獲,及其以后如何更好地鼓勵自己、鞭策自己。
板書:2、 陶校長的演講( 每天四問 )
健康→尋求幸福 實現理想
學問→造福社會
工作→培養責任心 鍛煉能力
道德→社會穩定 國家發展
《陶校長的演講》導學案 篇8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2、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說出第一問的內容。
2、能聯系實際說說這一問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板題、交流資料、聽范讀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生活教育理論,教學經驗,小先生制,育才學校,“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范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二、了解演講知識,引入課文
1、談演講的特點
(1) 真實性(貼近生活,講真話)
(2) 鼓動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 禮儀性(稱呼、交流、有祝語)
2、文中陶校長怎樣注意這三點的,自讀(1)通讀正音(2)劃標題
三、檢查初讀理思路
1、出示生字詞正音。
2、按四部分抽個別讀,點評后四人小組分別讀,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4)開門見山提出了( )
(5)分別要求學生從( )、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 ),( )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
(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 )的好習慣,爭取在( )取得( )。
4、引讀全文
5、質疑留疑
四、學字詞
1、討論書寫要點。
2、歸類寫字:左右結構:演、鍛、穩
3、比較組詞
陶 ( )煉( )彼( )
葡 ( )練( )履( )
4、完成習字冊。
5、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說出陶校長的后幾問分別包括那些意思?
2.能運用學法進行自學。
一、復習課文大意,相機板書
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二、教學第一問
1、作者為什么要先問身體有沒有進步?(默讀圈畫中的詞句)
2、交流導讀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壘
3、再讀體會關聯詞的作用(填空比較,談重要性)
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
4、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抓住兩個“離不開”,導讀)
5、三讀本段(引讀)理清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學第二問、第三問、第四問
1、默讀圈畫方法同上
2、交流討論,學生為主
(1)問什么?
(2)為什么要這樣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
3、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四、以讀比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同內容的挑戰讀,點評有層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讀,并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3、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 ),筑起( ),學習上認準( ),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
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
4、激情齊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5、傾吐練習
A、《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問》
C、陶校長,您聽我說……
五、作業:填空(課后4)
板書設計:
陶校長的演講
身體有沒有進步? 生命之本
每天四問 學問有沒有進步? 前進源泉
工作有沒有進步? 打牢基礎
《陶校長的演講》導學案 篇9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5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10個生字,會認4個,理解有關新詞。
3、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自己、鞭策自己成為習慣。
4、感受演講稿的情真意切,樂于模仿遷移運用,體會“學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難點:學演講,學自勵
問什么為什么問希望怎么辦
教學難點:
1、真實性、鼓勵性、禮儀性
2、陶行知為什么作這篇演講,寫讀后感。
3、模仿合作寫演講稿,參加演講賽。
教學準備:
1、錄音帶;配樂背景音樂《鋼琴曲》
2、陶行知資料,“學做真人”演講稿
3、話筒,錄音機錄制磁帶,演講稿四人合作一份。
第一教時
教學目的:介紹生平,了解演講常識,初讀知大意。
教學難點:音:穩韌
形:堡壘陶煉彼
義:堡壘、源泉、造福、堅忍不拔、彼岸、鞭策、長足
教學設計:
一、板題、交流資料、聽范讀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安徽翕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生活教育理論,教學經驗,小先生制,育才學校,“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范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二、了解演講知識,引入課文
1、談演講的特點
(1) 真實性(貼近生活,講真話)
(2) 鼓動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 禮儀性(稱呼、交流、有祝語)
2、文中陶校長怎樣注意這三點的,自讀(1)通問正音(2)劃標題
三、檢查初讀理思路
1、出詞正音
2、按四部分抽個讀,點評后四人組分別讀,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開門見山提出了
二(2—5)分別要求學生從、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三(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的好習慣,爭取在取得。
4、引讀全文
5、質疑留疑
四、學字詞(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陶校長)
此文轉載
1、認生字、搶答:
比喻難以攻破的事物嚴格督促使進步
來源比喻向往的境界
給人帶來幸福進展迅速
形容意志堅強,不可動搖
2、歸類寫
左右:演鍛穩
3、比較組詞
陶 煉 彼
葡 練 履
4、抄詞
第二教時
教學目的:精讀感悟,從收到放,朗讀傾吐。
教學設計:
一、復習大意,板書: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二、教學第一問
1、作者為什么要先問身體有沒有進步?(默讀圈畫中的詞句)
2、交流導讀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壘
3、再讀體會關聯詞的作用(填空比較,談重要性)
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
4、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抓住兩個“離不開”,導讀)
5、三讀本段(引讀)理清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學第二問、第三問、第四問
1、默讀圈畫方法同上
2、交流討論,學生為主
(1)問什么?
(2)為什么要這樣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
3、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四、以讀比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同內容的挑戰讀,點評有層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讀,并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3、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筑起,學習上認準,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
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4、激情齊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5、傾吐練習
a、《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問》
c、陶校長,您聽我說……
五、作業:填空(課后4)
(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陶校長)
此文轉載
《陶校長的演講》導學案 篇10
教學要求:
1.學會“否、鍛、煉、壘、德、需、勵、鞭、策”9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堡”,會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2.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說出第一問的內容,能聯系實際說說這一問的重要性。
二、教學過程
一、板題、交流資料、聽范讀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歙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育才學校、山海工學團創辦人,提出生活教育理論,提倡小先生制,講究“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范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二、了解演講知識,引入課文
1.談演講的特點
真實性(貼近生活,講真話);鼓動性(激烈感情,感召力);禮儀性(稱呼、交流、有祝語)
2.文中陶校長怎樣注意這三點的?
3.學生自讀:(1)通讀全文,讀準字音;(2)劃出重點句子。
三、檢查初讀,理清思路
1.出示生字詞,認讀,正音,說說意思和寫法。
2.按四部分指名讀,點評后四人小組分別讀,并解疑。
3.交流分段,感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開門見山提出了。
二(2—5)分別要求學生從、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三(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的好習慣,爭取在取得。
4.引讀全文。
四、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圈畫:陶校長的第一問是什么?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2.集體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關聯詞語“因為……才……否則……”,練習朗讀。
c.說說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d.從這段你還明白了什么?朗讀體會。
3.總結: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
4.理清層次:這段話是怎樣來說明這個問題的?
先說了什么?再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5.齊讀本段。
五、學習字詞
1.討論書寫要點。
2.歸類寫字:鍛、煉、德、勵、鞭都是左右結構。
3.比一比,再組詞
陶煉彼
葡練履
4.完成習字冊,抄寫詞語。
六、課后練習
1.熟讀課文。
2.將陶校長的第一問復述出來。
第二課時
一、學習目標
1.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說出陶校長的后三問分別包括那些意思。
2.能運用總結的學法進行自學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大意,相機板書: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二、回顧第一問,了解寫法和學法
1.陶校長的第一問是什么?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聯系關聯詞語“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了解表達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2.總結學習方法。
三、教學第二問、第三問、第四問
1.默讀圈畫方法同上
2.交流討論,學生為主
(1)問什么?
(2)為什么要這樣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
3.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四、誦讀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同內容的挑戰讀,點評要有層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讀,并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3.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筑起,學習上認準,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4.激情齊讀,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5.傾吐練習
A《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問
C陶校長,您聽我說……
五、作業:造句(課后練習4)
板書設計:
2.陶校長的演講
身體有沒有進步?生命之本
每天四問學問有沒有進步?前進源泉
工作有沒有進步?打牢基礎
道德有沒有進步?做人根本
《陶校長的演講》導學案 篇11
教學要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10個生字,會認4個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有關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3、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自己、鞭策自己成為習慣。
4、感受演講稿的情真意切,樂于模仿遷移運用,體會“學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5、學會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教學難點:
1、真實性、鼓勵性、禮儀性
2、陶行知為什么作這篇演講,寫讀后感。
3、模仿合作寫演講稿,參加演講賽。
養成教育訓練點:
讓學生養成說真話,實事求是的習慣。
教學準備:
多媒體
1、錄音帶;配樂背景音樂《鋼琴曲》
2、陶行知資料,“學做真人”演講稿
3、話筒,錄音機錄制磁帶,演講稿四人合作一份。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目的:介紹生平,了解演講常識,初讀知大意。
教學難點:音:穩韌
形:堡壘陶煉彼
義:堡壘、源泉、造福、堅忍不拔、彼岸、鞭策、長足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作者的生平。
4、初讀課文,了解每天四問的內容。
教學重點:初讀課文,了解每天四問的內容。
教學設計:
一、板題、交流資料、聽范讀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安徽翕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生活教育理論,教學經驗,小先生制,育才學校,“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范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二、了解演講知識,引入課文
1、談演講的特點
(1)真實性(貼近生活,講真話)
(2)鼓動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禮儀性(稱呼、交流、有祝語)
2、文中陶校長怎樣注意這三點的,自讀(1)通問正音(2)劃標題
三、檢查初讀理思路
1、出詞正音
2、按四部分抽個讀,點評后四人組分別讀,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開門見山提出了
二(2—5)分別要求學生從、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三(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的好習慣,爭取在取得。
4、引讀全文
5、質疑留疑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孩子們,作為一名學生,作為一個渴望進步的人,怎樣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長足的進步呢?今天,我們將學習的課文,會詳細地告訴你。
揭題:陶校長的演講
介紹陶行知:我國近代的教育家,創辦了“曉莊”、“育才”等一批學校,培養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創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為我國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貢獻。
二、初讀課文
出示:這是一篇演講稿,那什么是演講,演講又有什么特點,文章中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是分哪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呢?(聽錄音)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子音、讀通句子,作好記號,回答問題。
2、討論理解演講的特點。
(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會議上就某個問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演講的主要特點是真實性和鼓動性。演講的內容貼近生活,講的是真話。演講中帶有強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主要談的是“每天四問”,分別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談有沒有進步這個問題。)
3、出示詞語
健康本錢尋求崇高理想否則持久鍛煉合理作息樹立筑起堅固堡壘造福專心致志堅忍不拔意志力彼岸擔任影響承擔值日值勤管理培養責任心基礎穩定公德私德激勵鞭策即使……也……既要……也要……
三、指名讀課文
1、叫六位同學起來讀課文,其他同學聽他們讀,并思考每一段分別寫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
3、逐段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四、檢查初讀理清思路
1、出示生字詞正音。
2、理清文章脈絡
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第一段(1)開門見山提出了
第二段(2—5)分別要求學生從、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第三段(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的好習慣,爭取在取得。
3、按四部分抽個別讀,點評后四人小組分別讀,并解疑。
4、質疑留疑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性學習,結合自身實際,感悟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
2、了解演講的.特點,在有層次的閱讀中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
2、學會使用關聯詞。
一、復習大意,板書: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二、教學第一問
1、作者為什么要先問身體有沒有進步?(默讀圈畫中的詞句)
2、交流導讀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壘
3、再讀體會關聯詞的作用(填空比較,談重要性)
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
4、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抓住兩個“離不開”,導讀)
5、三讀本段(引讀)理清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學第二問、第三問、第四問
1、默讀圈畫方法同上
2、交流討論,學生為主
(1)問什么?
(2)為什么要這樣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
3、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四、以讀比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同內容的挑戰讀,點評有層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讀,并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3、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筑起,學習上認準,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
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4、激情齊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5、傾吐練習
A、《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問》
C、陶校長,您聽我說……
五、作業:填空(課后4)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陶校長的演講第一課時,誰來說說陶校長到底講了些什么?哪你有沒有這樣問問自己呢?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陶校長的演講〉。
過渡:在陶校長的演講中第一問問的是(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
二、精讀課文
(一)講讀第二自然段
1、速讀:思考,為什么要先問這一問題呢?
2、指名回答出示:
因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才有本錢去尋求幸福,實現崇高的理想,否則一切都將是空的。
3、請同學們找一找這句話中的關聯詞:因為……有了……才有……否則……都……
4、請同學們自由讀這段話,你能不能用一個句子,代替“否則”?
5、很好,那誰能用有了……沒有……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有健康的身體和沒有健康的身體的區別呢?
6、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有好的身體真好啊!那怎樣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呢?
7、“兩個離不開”,只有這樣,才能筑起堅固的“健康堡壘”。
8、指導復述,順便歸納學法。
A這一段文章,先是設問,然后是解答,再是希望。
B我們學習的時候是這樣學的。
①看清設問的是什么。
②讀一讀,找出解答。
③標出關聯詞,體會有和沒有的區別。
④找出怎樣才能提高,標出關聯詞,朗讀理解。
⑤找出陶校長對我們的希望。
⑥讀讀背背,復述。
過渡: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學習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二)講讀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們來看看設問的是什么?(自己的學習有沒有進步)
2、找出解答
3、標出關聯詞:因為……有了……才能……
4、找出怎樣做才能提高,標出關聯詞,朗讀理解要想自己的學問有進步,就要專心致志,就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認準目標,鉆進去,展開來,
5、希望:這樣我們就能夠到達勝利的彼岸。
6、讀讀背背,復述。
(三)自學課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1、交代方法。
2、學生自學,老師巡視。
3、檢查自學效果:說說這兩段的內容,指名讀,齊讀。
(四)學習最后一段
這篇課文是總分總結構,課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長再次要求我們養成每天四問的好習慣,請同學們讀一讀,找出關聯詞,想一想有沒有不懂的地方,(每天這樣地問問自己,這樣地激勵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勵和鞭策的意思,進一步理解“每天四問”。
三、總結課文
1、這篇演講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和道德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
2、結合陶行知生平事跡,體會這篇演講的感情。
四、復述訓練:
1、略作準備,同桌試述。
2、指名復述。及時評議,強調要抓住要點,特別是每一問中“解釋原因”的內容。
《陶校長的演講》導學案 篇1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
2、學會使用關聯詞。
課前準備:搜集有關陶行知的名言。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孩兒們,作為一名學生,作為一個渴望進步的人,怎樣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長足的進步呢?今天,我們將學習的課文,會詳細地告訴你。
揭題:(撕掉26、陶校長的演講演講上的紙)
介紹陶套行知:
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創辦了“曉莊”、“育才”等一批學校,培養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創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為我國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貢獻。
二、初讀課文
出示:這是一篇演講稿,那什么是演講,演講又有什么特點,文章中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是分哪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呢?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子音、讀通句子,作好記號,回答問題。
2、討論理解演講的特點。
(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會議上就某個問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演講的主要特點是真實性和鼓動性。演講的內容貼近生活,講的是真話。演講中帶有強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主要談的是“每天四問”,分別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談有沒有進步這個問題。)
3、出示詞語
健康 本錢 尋求 崇高 理想 否則 持久 鍛煉 合理 作息 樹立 筑起 堅固 堡壘 造福 專心致志 堅忍不拔
意志力 彼岸 擔任 影響 承擔 值日 值勤 管理 培養 責任心 基礎 穩定 公德 私德 激勵 鞭策
即使……也…… 既要……也要……
三、指名讀課文
1、叫六位同學起來讀課文,其他同學聽他們讀,并思考每一段分別寫了什么?
2、第一自然段提出演講的內容是“每天四問”
第2—5自然段讓學生從“健康”、“學問”、“工作”、“道理”四個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進步。
第六自然段希望學生養成“每天四問”的好習慣。
3、自由讀課文
4、逐段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四、指導寫字
陶、演、煉、彼、穩都是左右結構,左寬右窄;
堡、壘上下結構,上大下小。
陶里面是缸的左半不是“兇”、“金”第九畫是豎折。
煉右邊是“”不能寫成“東”
板書: 26、陶校長的演講
健康
學問
每天四問 工作
道德
激勵、鞭策長足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