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校長的演講(精選15篇)
陶校長的演講 篇1
教學要求 :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
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3、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
句子間的聯系。
教學媒體:生字詞卡片、小黑板、錄音
教學時間:三課時。
板書設計:
陶校長的演講
健康 尋求幸福 實現理想
學問 造福社會
每天四問 工作 培養責任心 鍛練能力
道德 社會穩定 國家發展
。 鞭策) (長 足 進 步)
第 一 課 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2、讀通課文的每一句話,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正確規范的書寫生字。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作為一名學生,怎樣才能使自己不斷地取得各方面的長足進步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會詳細地告訴你。
2、板書課題。齊讀后圍繞課題質疑。
3、介紹“陶校長”。
陶校長,名叫陶行知,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積極從事教育活動,最早關注鄉村教育,先后創辦了“曉莊”、“育才”等一批著名學校,培養了一代代人才,留下了一部部教育著作,為中國教育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二、初讀指導。
1、引導自讀:什么是演講呢?演講又有什么特點?這篇演講講了些什么呢?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
、俪鍪旧挚ㄆ樽x、齊讀。注意正音:“策”是平舌音;“演、錢、煉、穩、韌”都是前鼻音。
、诔鍪驹~語,朗讀:
演講 堡壘 本錢 穩定 班集體
問題 彼岸 源泉 激勵 責任心
4、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語句讀通順。
5、逐段指名朗讀,正音,在此基礎上逐段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三、再讀課文。
1、 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是分
哪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2、 引導理清文章脈絡:
第 l自然段:提出演講的內容是“每天四問”;
第2—5自然段:讓學生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進步;
第6自然段:希望學生養成“每天四問”的習慣,取得長足進步。
四、快速默讀課文,討論理解演講的特點。
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會議上就某個問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
演講的主要特點是真實性和鼓動性。演講的內容貼近生活,講的是真話。演講中帶有強烈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五、寫字指導。
(l)指導要點:
陶、演、錢、煉、彼、穩: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堡、壘:上下結構,上大下小;
責、策:上下結構,上小下大;
陶:里面是“缶”,不是“兇”或“生”,第9畫是豎折;
煉:右邊是“東”,不能寫成“東”;
策:下面是“ ”,不要寫成“束”,第8畫是豎,第9畫是橫折鉤。
(2)用鋼筆描紅。(課后習題2)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習字冊的生字。
2、練讀課文。
第 二 課 時
教學要求:
細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
教學過程:
一、 聽寫生字詞:
堡壘 本錢 穩定 彼岸 源泉 激勵
二、精讀訓練。
1、導讀第2自然段。
(l)速讀,思考:作者第一問問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先問這一問?
(2)指名回答,出示第四、五兩句。
(3)齊讀這兩句。
(4)標出關聯詞:因為……有了……才有……否則……
(5)緊扣這些詞,說說有與沒有健康身體的結果有什么不同。
(6)齊讀這兩句,體會“健康”的重要性。
(7)小結: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
(8)過渡:那么,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呢?
(9)指名回答,齊讀第六句,理解“健康堡壘”。
(10)小結:只有這樣,才能筑起堅固的“健康堡壘”。
(ll)齊讀全段,想一想:陶校長是怎樣講清這第一問的?
“設問”——“解答”——希望”
2、導學第3自然段,
(l)默讀,思考:作者第二問問的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問?
(2)指名回答。
(3)找出第四、五兩句中的關聯詞:有了……才……
(4)突出關聯詞,讀讀這兩句,體會作者為什么要問“學問”。
(5)引導討論: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呢?
。▽P闹轮,堅韌不拔;認準目標,鉆進去,展開來……)結合理解“專心致志”、“堅韌不拔”。
(6)找出第六、七兩句中的關聯詞:要想……就要……
(7)突出關聯詞,讀讀這兩句,加深理解。
(8)有感情地朗讀全段。
(9)小結學習本段的方法。
先默讀思考“問的是什么,為什么這樣問”,找出有關句子,抓住關鍵詞語,朗讀理解;再思考“怎樣才能做到”,找出有關句子,抓住關鍵詞,朗讀理解;最后整段有感情地朗讀,仔細體會。
3、自學第4、5兩個自然段。
(l)交代方法,即剛才小結學習第3自然段的方法。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釋疑。
(3)檢查自學效果:指名說說這兩段內容;指名讀,要求強調關鍵詞句;齊讀這兩段。
三、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見課后習題3)
2、根據課文填空。(課后習題4)
第 三 課 時
教學要求: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
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 總結課文
1、逐段朗讀。
2、指名說說第2—5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3、歸納全文大意。
這篇演講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和道德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這篇演講充分表現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懷和愛護,情真意切,
二、朗讀訓練
1、自由朗讀,體會感情。
2、指名朗讀,適當評點。
3、集體朗讀,要求讀出恰當的語氣和感情。
三、復述訓練。
1、同桌試述。
2、指名復述。及時評議,強調要抓住要點,特別是每一問中“解釋原因”的內容。
3、再指名復述。
四、遷移練筆
1、根據文中“四問”,以某一天為例作出回答。
2、完成習字冊的作業。
陶校長的演講 篇2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2、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說出第一問的內容。
2、能聯系實際說說這一問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板題、交流資料、聽范讀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生活教育理論,教學經驗,小先生制,育才學校,“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范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二、了解演講知識,引入課文
1、談演講的特點
。1) 真實性(貼近生活,講真話)
。2) 鼓動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 禮儀性(稱呼、交流、有祝語)
2、文中陶校長怎樣注意這三點的,自讀(1)通讀正音(2)劃標題
三、檢查初讀理思路
1、出示生字詞正音。
2、按四部分抽個別讀,點評后四人小組分別讀,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開門見山提出了( )
二(2—5)分別要求學生從( )、( )、( )、( )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 )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
三(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 )的好習慣,爭取在( )取得( )。
4、引讀全文
5、質疑留疑
四、學字詞
1、討論書寫要點。
2、歸類寫字:
左右結構:演、鍛、穩
3、比較組詞:
陶 ( )煉( )彼
葡 ( )練( )履
4、完成習字冊。
5、抄寫詞語。
。ㄔO計2)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有沒有聽過演講?
2、板書課題,揭示教學內容。
3、學生根據資料介紹“陶校長”
4、說說你想從這可了解到什么?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輕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自讀效果。
正音:鍛煉 堡壘 穩定 激勵 鞭策 專心致志 韌性
指導書寫:鍛煉 堡壘 激勵等
3、分段朗讀。學生評議。
4、從這篇文章當中,你看出演講有什么特點?
5、陶校長的演講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說的?
三、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5’
1.默讀思考:陶校長的第一問是什么?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2.集體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關聯詞語“因為……才……否則……”朗讀。
c.說說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d.從這段你還明白了什么?
e.朗讀體會。
3.總結: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
4.理清層次:
這段話是怎樣來說明這個問題的?
(先說了什么?在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5.齊讀本段。
四、課堂練習
1.熟讀課文。
2.將陶校長的第一問復述出來。
陶校長的演講 篇3
預習提示:
1,正確流利地演講課文,了解演講的特點.
2,感悟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正確流利地演講課文.
2,結合課文語境及生活體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3,通過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并努力養成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正確流利地演講課文.
2,結合課文語境及生活體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 理解"演講".
(1)板書"演",說說寫"演"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用"演"組詞,適時寫上"講".
(2)說說演講是怎么一會事,"演"什么意思.
(在群眾集會或重大的會議上就某個問題說明事理,發表見解.出示卡片"說明事理 發表見解")
(3)老師演講式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然后讓學生說說老師發表了什么見解,明白何為演講.
2, 導入課文
今天我們來學習演講,爭當小小演講家.(板貼小小演講家標志)
請一學生說說現在能作個演講嗎 從而明白作演講首先要有話要講,然后向大家提供一篇演講稿,打開課本.
二, 感知演講稿
1, 自讀課文,想想作者跟同學們談了些什么 .(板書:讀)
2, 交流討論,從中明確文章的層次.
(1) 演講稿共幾個自然段.
(2) 齊讀第一自然段,明確演講的中心話題.(板書:四問)
(3) 分別指名讀2——6自然段,明確各段演講中心.
三, 感悟演講內容,學習演講
(一) 學習演講"問健康"部分
1,理清層次
(1)假如讓你來講健康問題,你會從哪幾方面來講
(2)自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從哪些方面來講的 也可同座交流.(在"讀"字上加圈)
(3)交流討論,投影文字燈片.(問健康:問什么——為什么問——該怎么做——提出希望)
2,理解"健康第一"的觀點
(1) 現在你覺得能演講好"問健康"這部分內容了嗎 如果不行,就再讀讀("讀"字上加圈),抓重點句子,不太理解的地方讀讀想想,體會一下作者的見解是什么,想說明什么.
(2) 交流討論
a, "有,進步了多少 "(應該有進步,還應該爭取大進步.)
b, "因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才有本錢去尋求幸福,實現崇高的理想."
(本,事情的根本,最重要的,生命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健康.讓學生談談對"尋求幸福"的理解,然后抓"有了……才有……"體會健康的重要性,是一切的根本.
c, "否則"是進一步肯定健康的重要.("否則":不這樣的話.)
d,"健康的身體,離不開自覺持久的鍛煉,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要有健康的身體要從兩方面去做.讓學生說說是怎么鍛煉的,猜猜"鍛煉"為什么是金字旁,火字旁 投影畫面明白鍛煉本意,明白鍛煉要吃得了苦,經受得住考驗.舉例說說對"科學合理的生活和作息"的理解.
e,說說對"健康堡壘"的理解.("堡壘",從字形上猜是什么東西,然后看圖片)
3,練習演講
(1)各自練習演講這部分.
(2)指名演講,學生評議.
(3)指導感染性演講
a,了解作者
(1) 看畫像,說說是誰.板書"陶"說說去"阝"加"艸"是什么字,加"氵"是什么字,學生描紅"陶",課題板書完整.
(2) 介紹演講稿寫作背景.(畫像旁投影文字)
陶行知:中國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抱著教育救國的思想,于1927年創辦曉莊學校.1936年在重慶北碚創辦育才學校.皖南事變后,重慶政治黑暗,物價飛漲,育才學校受到特務威脅和經濟斷絕的嚴重困難.全體師生在陶行知帶領下,團結一致,開荒生產,一日兩餐稀飯,度過艱難時期.陶行知關心學生德智體以及工作能力的培養,作了著名的"每天四問"的演講,啟發學生鼓勵,鞭策自己,不斷進步,學做"真人".
b,進一步了解演講特點
讀了作者介紹是不是對演講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明白演講不僅僅說明事理,發表見解,還在于說動聽眾,讓人受啟發,所以演講還要有感染力.出示卡片:感染聽眾 受到啟發)
d, 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染力地演講,可利用重音,停頓,語氣,手勢等幫助表明自己的見解.
e, 指名演講第二段,評出小演講家,然后齊聲演講性讀課文.
4,小結過渡:通過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我們知道演講要有個中心話題,圍繞中心準備好從幾個方面展開講述,并根據表達的需要運用語氣,語調,重音等,還可加上適當的手勢,盡可能地感染聽眾,讓聽眾受到啟發.現在我們就用這個方法來學著演講第三自然段.(明確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讀,一讀再讀.)
(二)學習演講"問學問"部分
1, 四人小組學習,邊學邊討論這部分的中心話題是什么 看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講的 陶校長想要告訴聽眾什么 然后練習演講,可動動筆動動手,有問題可舉手.
2, 交流討論
(1) 中心話題是"學問",層次:問什么——為什么問——該怎么做
(2) 指名說說這部分演講要注意些什么,那些地方很重要.
(3) 結合同學發言,師出示文字燈片,添加符號.
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
求知是我們的主要任務,有了……才能…….
(強調有學問的重要性,結合生活體驗講;在學生演講時指導停頓及重音.)
要……就要專心致志,就要……堅韌不拔
要認準目標,鉆進去,展開來.
(舉例說說怎么做就是"專心致志","堅韌不拔","鉆進去","展開來".怎么做要讀得有力,讓人覺得必須這么做.)
3, 齊聲演講性讀課文
4, 指名演講
(二) 小結
1,讓學生說說這堂課的收獲.
2,這堂課我們從這篇演講稿中進一步明白了健康,學問的重要,受到了感染,得到了啟發;知道了什么是"演講",也初步學會了演講,這都得感謝——"陶校長的演講".
四,課堂檢測:
1,比一比,再組詞.
淘( ) 練( )波( )急( )
陶( ) 煉( )彼( )穩( )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意詞.
演講( )堅固( )激勵( )道德( )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并努力養成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復習
1,讀詞語
生命之本 否則 鍛煉 健康堡壘
源泉 造福社會 專心致志 堅韌不拔 彼岸
2,說說這篇演講稿中陶校長共跟大家講了哪幾個問題.
3,用上上述兩組詞,演講"問健康"和"問學問"部分.
二,繼續感悟課文 學習演講
1,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演講,爭當小小演講家.演講是要說明事理,發表自己的見解,要感染聽眾,使他們受到啟發,說說你怎樣來演講好"問工作"和"問道德" 部分.
板書: 講什么
讀 從哪些方面講
邊讀邊想 體會見解
2,自讀自悟4,5自然段,練習演講.
分工學習課文,1——4組同學重點學習第4自然段"問工作"部分;5——8組同學重點學"問道德"部分,也可挑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邊讀邊想,也可和同桌討論討論.
3,交流讀悟收獲 指導演講
學生可以用演講來表示自己對該部分的理解,講后其他學生可向他提些問題;也可自己談想說明些什么,然后評議是否能當小小演講家.
(1)"問工作"部分
a,層次:問什么——為什么要問
b,重點句:"這些工作雖然都是一些小事,卻能培養我們的責任心,鍛煉我們的辦事能力,是我們將來步入社會做大事的基礎."
舉例說說班級中工作認真負責的同學;鼓勵同學們都來承擔學校工作,班級工作,鍛煉能力,培養責任心.
c,指導演講重點句.
(2)"問道德"部分
a,層次:問什么——為什么要問——要學做真人
b,舉例說明"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們到學校里來,除了要學習文化知識,更要緊的是要學習做人,學習做真人."
"真人"是什么樣的人 (真誠,不虛偽的人.)這樣的人在"公德"和"私德"上會有些什么表現 (在公共場所會怎樣,中午吃飯了會怎樣,課間活動不小心被人推了一下怎么辦等.)
c,指導演講重點句.
(3)練習有感情地演講4,5自然段.
a,各自準備,看詞語有感情地演講.
詞語:工作好壞 很大影響 承擔 責任心 辦事能力 基礎 重要的學習
做人的根本 即使 穩定 發展 講究 真人
b,指名演講,組織評議,任命"小小演講家"稱號.
4,學習第6自然段.
同學們對這篇講稿領會得很好,講得也很好,那陶校長為什么要我們每天四問呢 我們來讀讀最后一段.
(1)指名讀.
(2)說說從陶校長的結束語中明白了些什么,還有些什么不懂的.
三,實踐拓展
1陶行知先生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淺出的演講,要求我們做到每天四問,以次來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其實,我們每位同學的具體情況都不同,存在的問題也不同,除了這四問,我們還可以問些什么 (最近視力有沒有提高;課堂發言有沒有進步;文明守紀做得怎么樣等)
2,每位同學向自己提一個問題,仿照陶校長演講的層次有條理地說一說.
誰有沒有提高——
有,提高了多少;沒有,是什么原因——
怎么看待這問題,以后準備怎么做.
四,課堂檢測:
1,填空:
學問是—————————————————————
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發展,需要————————————.
如果我們每天都這樣地問問自己,這樣地————————,我們就一定能在——,——,——,——各方面有長足的進步.
思考:
平時,你常問自己哪幾個問題 為什么這樣問
(實驗小學 王鳳妮)
陶校長的演講 篇4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綠線里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詞的意思。3、學會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4、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教學重難點1、通過反復朗讀,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 2、體會句子間的聯系。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 9月7日 總第6課時教學目標:1、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了解課文的內容,了解演講的特點,理清文章脈絡。教具準備投影片、插圖、課文錄音教學過程教學環節達成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導入新課由課題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對陶行知有一個初步地認識,對學習課文奠定感情基調。1、作為一名學生,怎樣才能使自己不斷地取得各方面的長足進步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聆聽陶校長的教誨。2、板書課題。質疑。3、簡介“陶校長”(打出人物畫像)陶校長,名叫陶行知,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先后創辦了“曉莊”、“育才”等一批著名學校,積極從事教育活動,培養了一代代人,留下了一部部教育著作,為中國教育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思考:怎樣才能使自己不斷地取得各方面的長足進步呢? 對課題質疑。 聽老師介紹陶行知的生平。二、初讀課文學生通過自讀,自學生字新詞,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初步感知課文內容。1、引導自讀:什么是演講呢?演講又有什么特點?這篇演講講了些什么呢?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3、檢查學生自讀情況。4、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語句讀通順。5、逐段指名朗讀,正音,在此基礎上逐段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開火車認讀,齊讀詞語和一些句子。 指名分節朗讀課文,師生評議。三、再讀課文。通過螺旋上升的再讀,使學生對文章脈絡有初步認識,并了解演講的特點。1、 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是分哪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2、 引導理清文章脈絡3、結合課文,引導學生說說演講的特點。給課文分段:第一段(1)提出演講的內容是“每天四問”第二段(2-5)讓學生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進步。第三段(6)希望學生養成“每天四問”的習慣,取得長足的進步。說說演講的特點。四、指導寫字進一步鞏固生字詞。1、對一些容易混淆的生字進行認讀。2、讓學生描紅、臨寫。 學生描紅、臨寫五、布置作業 1、組詞煉( )穩( )拔( )即( )蓮( )穩( )撥( )既( )2、近義詞 反義詞堅固( ) 進步( )尋求( ) 幸福( )鼓勵( ) 勝利( ) 第二課時 9月10日 總第7課時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復述課文。2、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達成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復習導入。復習鞏固上節課內容,對課文有整體認識。1、說說通過上節課學習,知道演講有什么特點?2、這篇課文中陶校長講了哪些內容?復習演講特點及課文主要內容。 二、精讀課文。 通過指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掌握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類似的段落,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 通過抓關聯詞語,讓學生明白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1、導讀第2自然段。( l )速讀,思考:作者第一問問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先問這一問?(2)指名回答,出示第四第五兩句。標出關聯詞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3)那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呢?指名回答,齊讀第六句,理解“健康堡壘”。小結:只有這樣,才能筑起堅固的“健康堡壘”。(4)齊讀全段,想一想:陶校長是怎樣講清這第一問的?理清脈絡:“設問”——“解答”——希望”2、學習第3、4、5自然段(1)交代學習方法,即剛才小結學習第2自然段的方法。(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釋疑。(3)檢查自學效果。指名說說這三段內容;指名讀,要求強調關鍵詞句;齊讀這三段。 默讀思考:作者第一問問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先問這一問?齊讀,注意:因為……有了……才有……否則緊扣這些詞,說說這些詞語的作用。 齊讀,體會“健康”的重要性。 思考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指名回答,齊讀第六句。 有感情地朗讀全段。 小結學習方法(先默讀思考“問的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問,”找出有關句子,抓住關鍵詞語,朗讀理解;再思考”怎樣才能做到“找出有關語句,抓住關鍵詞,朗讀理解,最后有感情齊讀全段。 自學第三四第五兩個自然 由聯系實際進而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3、齊讀整篇課文。用演講的口吻朗讀課文,注意表達出老一輩教育家對下一代的關懷和愛護。4、嘗試歸納課文主要內容。5、聯系實際,談談這四問中哪一問給你感觸最深?齊讀課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用演講的口吻讀課文。 學習歸納課文主要內容。聯系實際,談對這四問的體會。三、復述課文。通過復述課文,進一步內化課文內容,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1、引導學生同桌試述。2、指名復述。及時評議,強調要抓住要點,特別是每一問中“解釋原因”的內容。3、再指名復述。同桌試述。 指名復述。評議。 再嘗試復述。四、遷移練筆。通過練筆,讓學生進一步理會文章主旨。根據文中“四問”,以某一天為例作出回答。聯系自己的一天說說,嘗試寫下來。作業設計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 2、學問是3、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發展需要 4、認真負責地做好這也是 板書設計2、陶校長的演講 健康 尋求幸福 實現理想 學問 造福社會 每天四問 工作 培養責任心 鍛練能力 道德 社會穩定 國家發展 (激勵 鞭策) (長 足 進 步) 教后反思:在第二課時的學習中,主要是讓學生理解陶校長為什么要問這“四問”?怎樣才能在這四個方面取得進步?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課前準備和經驗不足,我將“四問”這一整塊拆零為一個個單一的問題去講,使整個整體感知部分顯得零亂,沒有條理,自然也沒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在隨后的合作探究和角色表演兩個環節里,我分別提出了“陶校長為什么要大家每天問這四個問題呢?這四個問題對我們學生有什么重要的意義?”和“你認為在現實生活中你哪一問作的比較好?”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加深對“每天四問”的理解。起來回答的學生都答的很不錯,但由于我沒有及時給予學生鼓勵,使得教學氣氛并不活躍。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存在上述不足外,還有另外的不足。比如對教材的挖掘不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每個環節講解的不夠深入;此外,還有我的教態不夠親切,使用的語言不恰當,不符合兒童的語言要求,并且語調過于平緩,講課的激情不足
陶校長的演講 篇5
第一課時
討論時間:9月6日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課文內容,演講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陶校長演講的重要意義。
教學準備:搜集有關陶行知的名言。
一、揭示課題
1、談話:孩兒們,作為一名學生,作為一個渴望進步的人,怎樣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長足的進步呢?今天,我們將學習的課文,會詳細地告訴你。
2、揭題: 2、陶校長的演講演講
介紹陶套行知: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創辦了“曉莊”、“育才”等一批學校,培養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創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為我國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貢獻。
二、初讀課文
出示:這是一篇演講稿,那什么是演講,演講又有什么特點,文章中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是分哪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呢?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子音、讀通句子,作好記號,回答問題。
2、討論理解演講的特點。
。ㄑ葜v就是在群眾集會或會議上就某個問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演講的主要特點是真實性和鼓動性。演講的內容貼近生活,講的是真話。演講中帶有強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主要談的是“每天四問”,分別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談有沒有進步這個問題。)
3、出示詞語
健康 本錢 尋求 崇高 理想 否則 持久 鍛煉 合理 作息 樹立 筑起 堅固 堡壘 造!P闹轮尽匀滩话巍∫庵玖Α”税丁巍∮绊憽〕袚≈等铡≈登凇」芾怼∨囵B 責任心 基礎 穩定 公德 私德 激勵 鞭策
即使……也…… 既要……也要……
三、指名讀課文
1、叫六位同學起來讀課文,其他同學聽他們讀,并思考每一段分別寫了什么?
2、第一自然段提出演講的內容是“每天四問”
第2—5自然段讓學生從“健康”、“學問”、“工作”、“道理”四個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進步。
第六自然段希望學生養成“每天四問”的好習慣。
3、自由讀課文
4、逐段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四、指導寫字
陶、演、煉、彼、穩都是左右結構,左寬右窄;
堡、壘上下結構,上大下小。
陶里面是缸的左半不是“兇”、“金”第九畫是豎折。
煉右邊是不能寫成“東”
五、作業:補充練習1-5題
六、板書:
2、陶校長的演講
健康
學問
每天四問 工作 激勵、鞭策 長足進步
道德
第二課時
討論時間:9月6日
教學內容:精讀課文
教學要求:
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
2、學會使用關聯詞。
教學準備:課文范讀磁帶。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陶校長的演講第一課時,誰來說說陶校長到底講了些什么?(陶校長要求我們每天問問自己在“健康”、“學問”、“工作”、“道德”方面有沒有進步)哪你有沒有這樣問問自己呢?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26、陶校長的演講。
過渡:在陶校長的演講中第一問問的是(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
二、精讀課文
(一)、講讀第二自然段
1、速讀:思考,為什么要先問這一問題呢?
2、指名回答出示:
因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才有本錢去尋求幸福,實現崇高的理想,否則一切都將是空的。
3、請同學們找一找這句話中的關聯詞:因為……有了……才有……否則……都……
4、請同學們自由讀這段話,你能不能用一個句子,代替“否則”?
5、很好,那誰能用有了……沒有……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有健康的身體和沒有健康的身體的區別呢?
6、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有好的身體真好!那怎樣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呢?
7、“兩個離不開”,只有這樣,才能筑起堅固的“健康堡壘”。
8、指導復述,順便歸納學法。
歸納總結剛才我們的學習方法。
a、這一段文章,先是設問,然后是解答,再是希望。
b、我們學習的時候是這樣學的。
①看清設問的是什么。
、谧x一讀,找出解答。
③標出關聯詞,體會有和沒有的區別。
④找出怎樣才能提高,標出關聯詞,朗讀理解。
、菡页鎏招iL對我們的希望。
、拮x讀背背,復述。
過渡: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學習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ǘ、講讀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們來看看設問的是什么?(自己的學習有沒有進步)
2找出解答(因為“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我們是學生,求知四我們的主要任務,有了學問,將來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會。)
3、標出關聯詞:因為……有了……才能……
4、找出怎樣做才能提高,標出關聯詞,朗讀理解
要想自己的學問有進步,就要專心致志,就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認準目標,鉆進去,展開來,
5、希望:這樣我們就能夠到達勝利的彼岸。
6、讀讀背背,復述。
。ㄈ┳詫W課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1、交代方法。
2、學生自學,老師巡視。
3、檢查自學效果:說說這兩段的內容,指名讀,齊讀。
(四)學習最后一段
這篇課文是總分總結構,課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長再次要求我們養成每天四問的好習慣,請同學們讀一讀,找出關聯詞,想一想有沒有不懂的地方,(每天這樣地問問自己,這樣地激勵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勵和鞭策的意思,進一步理解“每天四問”。
三、遷移練筆:
根據文中“四問”,以某一天為例作出問答。
四、作業:補充練習6題
四、板書:
2、 陶校長的演講
健康→尋求幸! 崿F理想
每天四問 學問→造福社會
工作→培養責任心 鍛煉能力
道德→社會穩定 國家發展
。睢”薏撸 。ㄩL足進步)
討論內容:
朱立軍:揭題板書后,可以復習《雙手和大腦》這首兒歌,然后簡介陶行知,可以達到消除情緒性學習障礙的目的。 “疑,思之始,學之端”,可以對題目設疑,巧妙地交代本課的學習目標。
吳同林:本課寫作目的明顯,誠如文中所說,從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道德品質四個方面,陶校長激勵、鞭策學生不斷進步,永不停歇。 圍繞此寫作目的,作者采用先總說后分說最后再總說的說明順序,第一節提出每天四問的說明話題,隨后四個問題一一道來,最后筆鋒一頓,對所談四個問題做畫龍點睛式的總結。此說明順序為邏輯順序,事理說明清楚,有力揭示所談問題的內涵、性質。同時這四問排列順序,很有講究。身體是做好一切的根本,有了好的身體才能學問進修,學問進修是為了工作更好的進步。身體再健康,學問再高,工作再負責,如果沒有好的道德,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其他三問皆是空談。陶校長演講中的文心細密,演講中的層層推進,使聽者受益,令讀者折服,實為大智慧。
陳守忠: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給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梢岳玫诹」澘偨Y“四問”,幫助學生體會“演講”的感情,并且利用演講等方式,指導讀出這種親切、關切、愛護和充滿鼓動性感情的語句。接著,幫助學生從課文內容和學習方法兩方面進一步總結:誰來說說這節課有什么收獲?然后,進行遷移性訓練:根據文中“四問”,以某一天為例作出回答。學生提出問題,并且帶著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淺層目標。而帶著疑問走出課堂才是創新型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為此,可以用這樣的問題總結全篇課文:你認為自己這幾節課學得怎么樣?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繼而,根據學生情況做出綜合性總結和評價。
倪永美:應注意本課的說明方法,為比較: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本錢尋找幸福,實現崇高的理想。否則,一切都將是空的。此為,有無健康身體的比較。二問學問進修中,也有比較的方法,但不甚明顯:有了學問,將來可以更好的造福社會,隱括了沒有學問就不能更好的造福社會。這恰是作者寫作的高明之處,沒有重復之筆,筆法曲異,令人嘆服。接著再用詮釋的說明方法,說明如何能使自己有學問:專心致志、堅忍不拔、認準目標,鉆進去,展開來。三問工作,作者采用舉例的說明方法,從在學校和班級體中,承當工作中的小事入手,說明做好小事是將來做好大事的基礎,這也是重要的學習,要認真負責的做好。四問采用詮釋的說明方法。提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后,接著詮釋為什么說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教學反思1:本文體裁屬議論文,與記敘文不同,讓學生有所認識。在懂得本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讀懂第一問題,表達方式,其它問題由學生獨立讀懂,體現自主學習新理念,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教學反思2:教學本課時,我先介紹陶行知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創辦了“曉莊”、“育才”等一批學校,培養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創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為我國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貢獻。
再讓學生先弄清什么是演講稿,它與記敘文有什么區別。(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會議上就某個問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演講的主要特點是真實性和鼓動性。演講的內容貼近生活,講的是真話。演講中帶有強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然后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陶校長演講的重要意義。老師和學生主要弄清談的是“每天四問”,分別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談有沒有進步這個問題。重點講第一問:要想自己的學問有進步,就要專心致志,就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認準目標,鉆進去,展開來,這樣我們就能夠到達勝利的彼岸。其他的由學生自主學,效果較好。最后搜集有關陶行知的名言。
教學反思3:
在學生充分預讀課文的基礎上,共花2課時初步完成教學。因為本文語言樸實,結構清晰,脈絡分明,因而理解上不存在難度。
下是我的幾點做法,預設與生成不在同一軌道,有偏離
1. 請學生朗讀時,我采用誰愿意代替陶校長給我們演講第? 問。
2. 在教學結構相似的四問時,以第一問為例,精讀指導,匯制表格,試圖采用學法遷移,扶放著讓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后面的三問表格。
3.在引導精讀第一問,聆聽第一問時,我問怎樣才有健康的身體?學生很快就找到句子。我又問你覺得這句話中,哪些詞是關鍵詞?學生大多能找到自覺持久與科學合理,再讀時基本能很好地處理表達語句。我又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談談,聯系媒體談談,比如哪些不合理的生活和作息會導致什么?偏食,挑食,貪吃油炸及葷味這樣的生活習慣產生了一個個小胖墩,不僅影響體形,也會給身體帶來健康負擔影響等等。在此基礎上再讀這句話時就不用老師再生硬地強調,學生自然地動情地激動地表達出來,真是讀中見悟。
教學反思4:
《陶校長的演講》是一篇非常貼近生活的演講稿,教學時導入課題非常關鍵。對陶校長的介紹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文的結構以及條理清晰明了,教學時可采用“扶”、“放”、“合作”、“自主”的學習方式,分別學習“四問”,這樣安排學習,使學生學習勁頭足,理解快。教學的關鍵在于朗讀,通過朗讀,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陶校長的演講 篇6
一、教學要求: 一、了解演講的特點,在有層次的閱讀中達到正確流利地演講課文。 二、學會生字,結合課文語境及生活體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三、通過探究性學習,感悟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理解“演講”。 (1)板書“演”,說說寫“演”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用“演”組詞,適時寫上“講”。 (2)說說演講是怎么一會事,“演”什么意思。 (在群眾集會或重大的會議上就某個問題說明事理,發表見解。出示卡片“說明事理 發表見解”) (3)老師演講式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然后讓學生說說老師發表了什么見解,明白何為演講。 2、導入課文。 今天我們來學習演講,爭當小小演講家。(板貼小小演講家標志) 請一學生說說現在能作個演講嗎?從而明白作演講首先要有話要講,然后向大家提供一篇演講稿,打開課本。 二、感知演講稿 1、自讀課文,想想作者跟同學們談了些什么 。(板書:讀) 2、交流討論,從中明確文章的層次。 (1)演講稿共幾個自然段。 (2)齊讀第一自然段,明確演講的中心話題。(板書:四問) (3)分別指名讀2——6自然段,明確各段演講中心。 (板書: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三、感悟演講內容,學習演講 (一)學習演講“問健康”部分 1、理清層次 (1)假如讓你來講健康問題,你會從哪幾方面來講? (2)自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從哪些方面來講的?也可同座交流。(在”讀”字上加圈) (3)交流討論,投影文字燈片。(問健康:問什么——為什么問——該怎么做——提出希望) 2、理解“健康第一”的觀點 (1)現在你覺得能演講好“問健康”這部分內容了嗎?如果不行,就再讀讀(“讀”字上加圈),抓重點句子,不太理解的地方讀讀想想,體會一下作者的見解是什么,想說明什么。 (2)交流討論 a、“有,進步了多少?”(應該有進步,還應該爭取大進步。) b、“因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才有本錢去尋求幸福,實現崇高的理想。” (本,事情的根本,最重要的,生命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健康。讓學生談談對“尋求幸!钡睦斫猓缓笞ァ坝辛恕庞小斌w會健康的重要性,是一切的根本。 c、“否則”是進一步肯定健康的重要。(“否則”:不這樣的話。) d、“健康的身體,離不開自覺持久的鍛煉,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要有健康的身體要從兩方面去做。讓學生說說是怎么鍛煉的,猜猜“鍛煉”為什么是金字旁,火字旁?投影畫面明白鍛煉本意,明白鍛煉要吃得了苦,經受得住考驗。舉例說說對“科學合理的生活和作息”的理解。 e、說說對“健康堡壘”的理解。(“堡壘”,從字形上猜是什么東西,然后看圖片) 3、練習演講 (1)各自練習演講這部分。 (2)指名演講,學生評議。 (3)指導感染性演講 a、了解作者 (1) 看畫像,說說是誰。板書“陶”說說去“阝”加“艸”是什么字,加“氵”是什么字,學生描紅“陶”,課題板書完整。 (2) 介紹演講稿寫作背景。(畫像旁投影文字) 陶行知:中國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抱著教育救國的思想,于1927年創辦曉莊學校。1936年在重慶北碚創辦育才學校。皖南事變后,重慶政治黑暗,物價飛漲,育才學校受到特務威脅和經濟斷絕的嚴重困難。全體師生在陶行知帶領下,團結一致,開荒生產,一日兩餐稀飯,度過艱難時期。陶行知關心學生德智體以及工作能力的培養,作了著名的“每天四問”的演講,啟發學生鼓勵、鞭策自己,不斷進步,學做“真人”。 b、進一步了解演講特點 讀了作者介紹是不是對演講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明白演講不僅僅說明事理,發表見解,還在于說動聽眾,讓人受啟發,所以演講還要有感染力。出示卡片:感染聽眾 受到啟發) d、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染力地演講,可利用重音、停頓、語氣、手勢等幫助表明自己的見解。 e、指名演講第二段,評出小演講家,然后齊聲演講性讀課文。 4、小結過渡:通過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我們知道演講要有個中心話題,圍繞中心準備好從幾個方面展開講述,并根據表達的需要運用語氣、語調、重音等,還可加上適當的手勢,盡可能地感染聽眾,讓聽眾受到啟發。現在我們就用這個方法來學著演講第三自然段。(明確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讀,一讀再讀。) (二)學習演講“問學問”部分 1、四人小組學習,邊學邊討論這部分的中心話題是什么?看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講的?陶校長想要告訴聽眾什么?然后練習演講,可動動筆動動手,有問題可舉手。 2、交流討論 (1)中心話題是“學問”,層次:問什么——為什么問——該怎么做 (2)指名說說這部分演講要注意些什么,那些地方很重要。 (3)結合同學發言,師出示文字燈片,添加符號。 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 求知是我們的主要任務,有了……才能……。 (強調有學問的重要性,結合生活體驗講;在學生演講時指導停頓及重音。) 要……就要專心致志,就要……堅韌不拔 要認準目標,鉆進去,展開來。 (舉例說說怎么做就是“專心致志”,“堅韌不拔”,“鉆進去”,“展開來”。怎么做要讀得有力,讓人覺得必須這么做。) 3、齊聲演講性讀課文 4、指名演講 (二)小結 1、讓學生說說這堂課的收獲。 2、這堂課我們從這篇演講稿中進一步明白了健康、學問的重要,受到了感染,得到了啟發;知道了什么是“演講”,也初步學會了演講,這都得感謝——“陶校長的演講”。 四、作業 1、從第二、第三自然段中挑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抄下來,然后寫一寫自己的體會,可舉例談自己的認識。 2、用一讀再讀的方法學習第四、第五自然段,練習演講。 板書: 陶校長的演講 健康 生命之本 四問 學問 前進活力源泉 工作 也是學習 道德 做人的根本 卡片:否則、堡壘、鍛煉 堅韌不拔 彼岸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讀詞語 生命之本 否則 鍛煉 健康堡壘 源泉 造福社會 專心致志 堅韌不拔 彼岸 2、說說這篇演講稿中陶校長共跟大家講了哪幾個問題。 3、用上上述兩組詞,演講“問健康”和“問學問”部分。 二、繼續感悟課文 學習演講 1、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演講,爭當小小演講家。演講是要說明事理,發表自己的見解,要感染聽眾,使他們受到啟發,說說你怎樣來演講好“問工作”和“問道德” 部分。 板書: 講什么 讀 從哪些方面講 邊讀邊想 體會見解 2、自讀自悟4、5自然段,練習演講。 分工學習課文,1——4組同學重點學習第4自然段“問工作”部分;5——8組同學重點學“問道德”部分,也可挑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邊讀邊想,也可和同桌討論討論。 3、交流讀悟收獲 指導演講 學生可以用演講來表示自己對該部分的理解,講后其他學生可向他提些問題;也可自己談想說明些什么,然后評議是否能當小小演講家。 (1)“問工作”部分 a、層次:問什么——為什么要問 b、重點句:“這些工作雖然都是一些小事,卻能培養我們的責任心,鍛煉我們的辦事能力,是我們將來步入社會做大事的基礎。” 舉例說說班級中工作認真負責的同學;鼓勵同學們都來承擔學校工作,班級工作,鍛煉能力,培養責任心。 c、指導演講重點句。 (2)“問道德”部分 a、層次:問什么——為什么要問——要學做真人 b、舉例說明“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們到學校里來,除了要學習文化知識,更要緊的是要學習做人,學習做真人! “真人”是什么樣的人?(真誠,不虛偽的人。)這樣的人在“公德”和“私德”上會有些什么表現?(在公共場所會怎樣,中午吃飯了會怎樣,課間活動不小心被人推了一下怎么辦等。) c、指導演講重點句。 (3)練習有感情地演講4、5自然段。 a、各自準備,看詞語有感情地演講。 詞語:工作好壞 很大影響 承擔 責任心 辦事能力 基礎 重要的學習 做人的根本 即使 穩定 發展 講究 真人 b、指名演講,組織評議,任命“小小演講家”稱號。 4、學習第6自然段。 同學們對這篇講稿領會得很好,講得也很好,那陶校長為什么要我們每天四問呢?我們來讀讀最后一段。 (1)指名讀。 (2)說說從陶校長的結束語中明白了些什么,還有些什們不懂的。 三、實踐拓展 1、陶行知先生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淺出的演講,要求我們做到每天四問,以次來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其實,我們每位同學的具體情況都不同,存在的問題也不同,除了這四問,我們還可以問些什么?(最近視力有沒有提高;課堂發言有沒有進步;文明守紀做得怎么樣等) 2、每位同學向自己提一個問題,仿照陶校長演講的層次有條理地說一說。 ╳ ╳有沒有提高—— 有,提高了多少;沒有,是什么原因—— 怎么看待這問題,以后準備怎么做。 四、布置作業 1、仿照課文某一問的寫法,向自己提一個問題,有條理地說一說,然后寫下來。 2、建議在班隊活動時召開一次演講會,演講內容可搜集合適的演講稿,也可自己寫、合作寫。
教后記:
陶校長的演講 篇7
《陶校長的演講》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九冊中的一篇課文。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演講稿言真意切,充分體現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懷和愛護。
走進教室,我問學生:“同學們想不想成為優秀的學生?”學生們立刻回答道:“想!”我當即讓學生們討論:“那么怎樣才能成為優秀的學生呢?”學生爭相回答。有的說:“要認真刻苦!庇械恼f:“不懂的地方要問。”還有的說:“要好好學習各門課程!蔽覍W生說;“同學們說的都很好,那么下面讓我們聽聽陶校長是怎么說的吧!
我請學生閱讀《陶校長的演講》,讓學生說說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學生讀書后很快回答:“講了每天四問。”學生找到了“四問”,文章的段落也就很清晰了,學生很容易理清了課文的脈絡。
在第二課時的學習中,主要是讓學生理解陶校長為什么要問這“四問”?怎樣才能在這四個方面取得進步?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課前準備和經驗不足,我將“四問”這一整塊拆零為一個個單一的問題去講,使整個整體感知部分顯得零亂,沒有條理,自然也沒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在隨后的合作探究和角色表演兩個環節里,我分別提出了“陶校長為什么要大家每天問這四個問題呢?這四個問題對我們學生有什么重要的意義?”和“你認為在現實生活中你哪一問作的比較好?”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加深對“每天四問”的理解。起來回答的學生都答的很不錯,但由于我沒有及時給予學生鼓勵,使得教學氣氛并不活躍。
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存在上述不足外,還有另外的不足。比如對教材的挖掘不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每個環節講解的不夠深入;此外,還有我的教態不夠親切,使用的語言不恰當,不符合兒童的語言要求,并且語調過于平緩,講課的激情不足。
以上就是我對《陶教授的演講》這一課的教學反思。在以后的時間里,我會努力學習,改正不足,爭取在不久的將來能夠象陶校長說的那樣,取得“長足的進步”!
陶校長的演講 篇8
一、看拼音寫詞語。
否則 鍛煉 堡壘 鞭策 激勵 承擔 道德 需要 專心致志 堅韌不拔
二、選擇合適的關聯詞語填入下面句子的括號里。
1、即使 也
2、既 也
3、因為 所以
4、雖然 但是
三、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
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才有本錢去尋求幸福,實現崇高的理想。
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
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有了學問,將來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會。
自己擔任的工作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
工作的好壞對我們今天和未來都有很大的影響。
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即便有一點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2、問問自己 激勵和鞭策 身體健康 學問進修 工作效能 道德品格
四、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1、制止 驚異
2、疑惑 驚異 感動 后悔
3、①我今后一定要注意,凡事要多想想后果,想想應不應該做。再碰到這樣的事,我應該主動地去勸阻,而不應該去和別人動手呀。
、谔招iL真是一位可親可敬的校長呀!雖然我犯了錯,他卻一直在表揚我,我今后一定好好學習,做得更好,決不能讓陶校長失望。
4、我喜歡陶校長的這種教育學生的方法。因為如果陶校長一開始就批評犯錯的學生,教育效果肯定沒有現在的這種方法好。只有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才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方式。
陶校長的演講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2、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4、學會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教學重難點:
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課型:新授課
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小組討論法
教具、學具:錄音機、磁帶
第一課時:
一、預習展示交流,前置性作業
前置性作業:1、讀完課題后,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陶校長要做演講、陶校長是誰?做什么演講?給誰做演講?)
導入交流:1、同學們有沒有聽過演講?
2、板書課題,揭示教學內容。
3、學生根據資料介紹“陶校長”
4、說說你想從這節課了解到什么?
二、明確目標
1、結合課后生字自由讀課文,解決在讀課文中出現的障礙。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分組討論、合作
1、小組內交流一下現在誰能做個演講?從而明白演講的一些注意事項。
2、小組內自由讀課文,互相幫助解決課文中遇到的困難。能夠把課文讀熟練。
3、交流討論,文章分為幾個層次。
四、展現提升
演講稿正文共6個自然段,課分為3個段
第一段(1):開門見山地提出演講的中心議題——談“每天四問”。
第二段(2—5):具體闡述“每天四問”,分別要求學生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進步。
第三段(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每天四問”的好習慣,爭取在各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
五、鞏固應用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講的?
六、達標測評
1、完成配套練習冊一、二。
七、布置下節課的前置性作業
1、這篇課文中的“每天四問”是按照一種什么形式呈現的?
第二課時:
一、預習展示交流,前置性作業
前置性作業:1、這篇課文中的“每天四問”是按照一種什么形式呈現的?
復習導入:
1、讀詞語
生命之本 否則 鍛煉 健康 堡壘
源泉 造福社會 專心致志 堅韌不拔 彼岸
2、說說這篇演講稿中陶校長共跟大家講了哪幾個問題。
二、明確目標
1. 能說出陶校長的“每天四問”分別包括那些意思?
2. 能運用學法進行自學。
三、分組討論、合作
1、小組內討論陶校長從哪幾個方面提出問題?
2、以小組為單位講解陶校長提出的四個問題。
四、展現提升
1、四問都是以“問的什么——為什么要問——希望怎么辦”的形式呈現的。
2、每講解完一個問題,認真讀課文,體會陶校長的用心良苦。
五、鞏固應用
1、讓學生能夠復述課文。
2、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六、達標測評
1、仿照課文某一問的寫法,向自己提一個問題,有條理地說一說,然后寫下來。
2、建議在班隊活動時召開一次演講會,演講內容可搜集合適的演講稿,也可自己寫、合作寫。
七、布置下節課的前置性作業
1、查找賈島的簡介。
2、在讀《尋隱者不遇》的過程中,解決遇到的障礙。
3、查詢古詩的意思。
教后反思:
陶校長的演講 篇10
陶校長的演講教學反思
《陶校長的演講》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九冊中的一篇課文。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演講稿言真意切,充分體現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懷和愛護。
走進教室,我問學生:“同學們想不想成為優秀的學生?”學生們立刻回答道:“想!”我當即讓學生們討論:“那么怎樣才能成為優秀的學生呢?”學生爭相回答。有的說:“要認真刻苦。”有的說:“不懂的地方要問。”還有的說:“要好好學習各門課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說的都很好,那么下面讓我們聽聽陶校長是怎么說的吧。”
我請學生閱讀《陶校長的演講》,讓學生說說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學生讀書后很快回答:“講了每天四問。”學生找到了“四問”,文章的段落也就很清晰了,學生很容易理清了課文的脈絡。
在第二課時的學習中,主要是讓學生理解陶校長為什么要問這“四問”?怎樣才能在這四個方面取得進步?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課前準備和經驗不足,我將“四問”這一整塊拆零為一個個單一的問題去講,使整個整體感知部分顯得零亂,沒有條理,自然也沒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在隨后的合作探究和角色表演兩個環節里,我分別提出了“陶校長為什么要大家每天問這四個問題呢?這四個問題對我們學生有什么重要的意義?”和“你認為在現實生活中你哪一問作的比較好?”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加深對“每天四問”的理解。起來回答的學生都答的很不錯,但由于我沒有及時給予學生鼓勵,使得教學氣氛并不活躍。
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存在上述不足外,還有另外的不足。比如對教材的挖掘不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每個環節講解的不夠深入;此外,還有我的教態不夠親切,使用的語言不恰當,不符合兒童的語言要求,并且語調過于平緩,講課的激情不足。
《陶校長的演講》教學反思
對于學生來說《陶校長的演講》一課,他們并不特別感興趣。細細品讀課文后,我感覺到僅僅把課文當成“演講稿”來教還不足以發揮出課文的“例子”的價值,教育資源的利用率還未達到最大化。因為這篇課文還可以當作說明性文體來教,你們看,陶先生的每一“問”不都講了三層意思嗎?第一層通過設問的方式引出了“問什么”;第二層簡明扼要地闡述了“為什么要問”;第三層提出了“怎么做”——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芍^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如果真正能讀懂讀透,對學生有很大的幫助。“每天四問”,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自己擔任的工作有沒有進步?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若學生真能每天這樣問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一定能在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長足的進步。在教學第一問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兩個“離不開”,并結合桑蘭的事例,讓學生通過身邊熟悉的事例,認識健康的重要性?偨Y出陶校長每一問都按照“問的什么”、“為什么要問”、“希望怎么辦”的層次進行演講,由扶到放,分組合作學習第二、三、四問。采用聽華羅庚故事“以勤奮為起點”、請班干部談協助班主任老師做工作也是一種學習。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提高認識,同學們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學習中要專心致志、堅忍不拔,要刻苦勤奮、樂于進取,要踏實認真、一絲不茍,爭做遵守社會公德、具有良好品德修養、個人人格健全、真誠不虛偽的人。“每天四問”是陶行知希望我們養成的好習慣,但對于每個學生來說,又各有各的區別,能否也讓學生著眼于更細小、更具體的事情來寫一寫“每天問”,比如說“今天我讀書了嗎?讀了多少?有什么收獲。”等等。于是,我又試著激發學生每天有第五問,甚至第六問,把它以小練筆的形式寫在小作文上,從而不斷地鞭策、鼓勵自己,讓自己真正成為新世紀的合格接班人。
《陶校長的演講》教學反思
《陶校長的演講》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九冊中的一篇課文。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演講稿言真意切,充分體現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懷和愛護。
走進教室,我問學生:“同學們想不想成為優秀的學生?”學生們立刻回答道:“想!”我當即讓學生們討論:“那么怎樣才能成為優秀的學生呢?”學生爭相回答。有的說:“要認真刻苦。”有的說:“不懂的地方要問。”還有的說:“要好好學習各門課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說的都很好,那么下面讓我們聽聽陶校長是怎么說的吧。”
我請學生閱讀《陶校長的演講》,讓學生說說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學生讀書后很快回答:“講了每天四問。”學生找到了“四問”,文章的段落也就很清晰了,學生很容易理清了課文的脈絡。
在第二課時的學習中,主要是讓學生理解陶校長為什么要問這“四問”?怎樣才能在這四個方面取得進步?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課前準備和經驗不足,我將“四問”這一整塊拆零為一個個單一的問題去講,使整個整體感知部分顯得零亂,沒有條理,自然也沒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在隨后的合作探究和角色表演兩個環節里,我分別提出了“陶校長為什么要大家每天問這四個問題呢?這四個問題對我們學生有什么重要的意義?”和“你認為在現實生活中你哪一問作的比較好?”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加深對“每天四問”的理解。起來回答的學生都答的很不錯,但由于我沒有及時給予學生鼓勵,使得教學氣氛并不活躍。
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存在上述不足外,還有另外的不足。比如對教材的挖掘不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每個環節講解的不夠深入;此外,還有我的教態不夠親切,使用的語言不恰當,不符合兒童的語言要求,并且語調過于平緩,講課的激情不足。
以上就是我對《陶教授的演講》這一課的教學反思。在以后的時間里,我會努力學習,改正不足,爭取在不久的將來能夠象陶校長說的那樣,取得“長足的進步”!
陶校長的演講 篇11
我國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這則演講,應該說對于人的終身成長是非常有價值的,可以這么說,這篇演講是我國現代終身教育的典范文章。反復閱讀這篇文章,我們會發現這四問不是能簡單教成四問,一問一答,答案明確,教學結束了。也就是說,這是一篇典型的教學起點性文章。我一直倡導,每篇課文都是起點,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沿著這個起點奔跑起來。假如孩子們學習這篇文章,不能奔跑起來,就說明我們把這篇文章教完了。這篇文章我教過一遍,就那一遍讓我終身難忘。在此,我先敘述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在學生反復朗讀這篇文章,清楚這篇文章的內容后[課文內容其實不復雜,孩子讀那么幾遍,就會知道這篇文章寫得是什么,假如我們仍然停留在這種分析上,分析來分析去,孩子們肯定討厭這篇說理文的],我采取的教學方法是這樣的:
師:同學們!《陶校長的演講》這篇文章已經讀了多遍了,內容都知道,有好多同學也能夠背下來,并且能學著陶校長那樣演講起來了。下面,我想換一種方式思考這篇文章。
師:我想請同學們當評委,為陶校長的演講打分,打任何一個分數都要說出理由,最高分是100分。請同學們聽配樂演講。
[以蘇教版教材提供的配樂朗誦作為素材]
[同學們認真聽著、想著、在給陶校長打分]
師:你們一定要用好自己心中的標準來打分,給多少分都要學出自己給分的理由。
[學生思考了幾分鐘后,有學生舉手]
生1:我給陶校長的演講打100分。這篇文章太精彩,讓我們懂得了許多道理。明白如果我們每天都這樣地問問自己,這樣地激勵和鞭策自己,我們就一定能在健康、學問、工作、首先各方面有長足的進步。
生2:我也給陶校長的演講打100分。因為每一問都那么好,告訴我們該怎么做。
生3:我同樣給陶校長的演講打100分。因為這是陶校長給他的學生講的,他的學生肯定說這四問好,否則我們就不會學這篇文章的了。
生4:我也給陶校長的演講打100分。因為從第一問到第四問,每一問都那么震撼人心。
…………
[說到這兒,大家都是滿分。當時的我,想到孩子看來已經理解這篇文章,事實上我在備課中想到這一方法,也沒有想到什么特殊的分數。所以聽到同學們這些表白,自然內心十分高興,原因很簡單,孩子們懂得了這篇文章所表達的東西。所以,我準備說……]
師:同學們說得真——[我剛剛要說,一位同學舉起來了手(一位女生,叫熊一威)]你想給陶校長打多少分呢?
生:我想給陶校長的演講打99分。
師:(我笑著說)你為什么這么吝嗇,舍不得把那1分給陶校長呢?
生:我應該給陶校長打個100分,也應該給他打個100分。不過我要試驗幾個月,每天問問自己,如果真進步了,我就把這1分給陶校長,如果我一點進步都沒有,說明陶校長的演講不管用,到時那99分也不能給。
[聽到這兒,我感覺到這個孩子真的用心學這篇文章了。全班同學聽完所說,自動給她鼓掌]
師:(非常激動)你說得真好,我們都應該加入到這個四問中來,從今天開始就問,幾個月后再來給陶校長評分。
……
我這個班的學生,今年讀六年級了,當時他們是問自己了,但堅持下來的不多,因為當時帶他們時間太短,估計這件事他們早就不做了,我也感到一種內疚。假如學校讓我帶下去多好,心里早就想過這個問題。因為我帶那么幾年,我就會督促他們,讓他們在自問中成長起來。
也許這四問,他們沒有忘,想辦法還能激活她。但這只能是我的一廂情愿了。
今天,我不能教這一課,我在默默地祈禱學過這篇文章的孩子能夠問起來,堅持才能體會到價值。如果今天來教,我就把這篇文章變成祈禱文,為孩子的終身祈禱,我與他們一起祈禱。
陶校長的演講 篇12
教學要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109個生字,會認4個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有關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3.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自己、鞭策自己成為習慣。
4.感受演講稿的情真意切,樂于模仿遷移運用,體會“學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5.學會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教學重點:學演講,學自勵
問什么為什么問希望怎么辦
教學難點:
1、真實性、鼓勵性、禮儀性
2、陶行知為什么作這篇演講,寫讀后感。
3、模仿合作寫演講稿,參加演講賽。
養成教育訓練點:讓學生養成說真話,實事求是的習慣。
教學準備:多媒體
1.錄音帶;配樂背景音樂《鋼琴曲》
2.陶行知資料,“學做真人”演講稿
3.話筒,錄音機錄制磁帶,演講稿四人合作一份。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目的:介紹生平,了解演講常識,初讀知大意。
教學難點:音:穩韌
形:堡壘陶煉彼
義:堡壘、源泉、造福、堅忍不拔、彼岸、鞭策、長足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作者的生平。
4.初讀課文,了解每天四問的內容。
教學重點:初讀課文,了解每天四問的內容。
教具:多媒體
教學設計:
一、板題、交流資料、聽范讀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安徽翕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生活教育理論,教學經驗,小先生制,育才學校,“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范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二、了解演講知識,引入課文
1、談演講的特點
(1)真實性(貼近生活,講真話)
。2)鼓動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禮儀性(稱呼、交流、有祝語)
2、文中陶校長怎樣注意這三點的,自讀(1)通問正音(2)劃標題
三、檢查初讀理思路
1、出詞正音
2、按四部分抽個讀,點評后四人組分別讀,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開門見山提出了
二(2—5)分別要求學生從、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三(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的好習慣,爭取在取得。
4、引讀全文
5、質疑留疑
四、學字詞
1、認生字、搶答:
比喻難以攻破的事物嚴格督促使進步
來源比喻向往的境界
給人帶來幸福進展迅速
形容意志堅強,不可動搖
2、歸類寫
左右:演鍛穩
3、比較組詞
陶煉彼
葡練履
4、抄詞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孩子們,作為一名學生,作為一個渴望進步的人,怎樣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長足的進步呢?今天,我們將學習的課文,會詳細地告訴你。
揭題:陶校長的演講
介紹陶行知:我國近代的教育家,創辦了“曉莊”、“育才”等一批學校,培養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創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為我國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貢獻。
二、初讀課文
出示:這是一篇演講稿,那什么是演講,演講又有什么特點,文章中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是分哪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呢?(聽錄音)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子音、讀通句子,作好記號,回答問題。
2.討論理解演講的特點。
。ㄑ葜v就是在群眾集會或會議上就某個問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演講的主要特點是真實性和鼓動性。演講的內容貼近生活,講的是真話。演講中帶有強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主要談的是“每天四問”,分別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談有沒有進步這個問題。)
3.出示詞語
健康本錢尋求崇高理想否則持久鍛煉合理作息樹立筑起堅固堡壘造福專心致志堅忍不拔意志力彼岸擔任影響承擔值日值勤管理培養責任心基礎穩定公德私德激勵鞭策即使……也……既要……也要……
三、指名讀課文
1.叫六位同學起來讀課文,其他同學聽他們讀,并思考每一段分別寫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
3.逐段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四、檢查初讀理清思路
1.出示生字詞正音。
2.理清文章脈絡
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第一段(1)開門見山提出了
第二段(2—5)分別要求學生從、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第三段(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的好習慣,爭取在取得。
3.按四部分抽個別讀,點評后四人小組分別讀,并解疑。
4.質疑留疑
五、指導寫字
陶、演、煉、彼、穩都是左右結構,左寬右窄;
堡、壘上下結構,上大下小。
陶里面是缸的左半不是“兇”、“金”第九畫是豎折。
煉右邊是不能寫成“東”
第二教時
教學目的:精讀感悟,從收到放,朗讀傾吐。
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性學習,結合自身實際,感悟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
2.了解演講的特點,在有層次的閱讀中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
2.學會使用關聯詞。
一、復習大意,板書: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二、教學第一問
1、作者為什么要先問身體有沒有進步?(默讀圈畫中的詞句)
2、交流導讀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壘
3、再讀體會關聯詞的作用(填空比較,談重要性)
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
4、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抓住兩個“離不開”,導讀)
5、三讀本段(引讀)理清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學第二問、第三問、第四問
1、默讀圈畫方法同上
2、交流討論,學生為主
。1)問什么?
(2)為什么要這樣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
3、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四、以讀比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同內容的挑戰讀,點評有層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讀,并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3、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筑起,學習上認準,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
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4、激情齊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5、傾吐練習
A、《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問》
C、陶校長,您聽我說……
五、作業:填空(課后4)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陶校長的演講第一課時,誰來說說陶校長到底講了些什么?哪你有沒有這樣問問自己呢?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陶校長的演講〉。
過渡:在陶校長的演講中第一問問的是(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
二、精讀課文
。ㄒ唬┲v讀第二自然段
1.速讀:思考,為什么要先問這一問題呢?
2.指名回答出示:
因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才有本錢去尋求幸福,實現崇高的理想,否則一切都將是空的。
3.請同學們找一找這句話中的關聯詞:因為……有了……才有……否則……都……
4.請同學們自由讀這段話,你能不能用一個句子,代替“否則”?
5.很好,那誰能用有了……沒有……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有健康的身體和沒有健康的身體的區別呢?
6.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有好的身體真好啊!那怎樣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呢?
7.“兩個離不開”,只有這樣,才能筑起堅固的“健康堡壘”。
8.指導復述,順便歸納學法。
A這一段文章,先是設問,然后是解答,再是希望。
B我們學習的時候是這樣學的。
①看清設問的是什么。
、谧x一讀,找出解答。
、蹣顺鲫P聯詞,體會有和沒有的區別。
、苷页鲈鯓硬拍芴岣,標出關聯詞,朗讀理解。
、菡页鎏招iL對我們的希望。
⑥讀讀背背,復述。
過渡: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學習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二)講讀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們來看看設問的是什么?(自己的學習有沒有進步)
2.找出解答
3.標出關聯詞:因為……有了……才能……
4.找出怎樣做才能提高,標出關聯詞,朗讀理解要想自己的學問有進步,就要專心致志,就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認準目標,鉆進去,展開來,
5.希望:這樣我們就能夠到達勝利的彼岸。
6.讀讀背背,復述。
。ㄈ┳詫W課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1.交代方法。
2.學生自學,老師巡視。
3.檢查自學效果:說說這兩段的內容,指名讀,齊讀。
。ㄋ模⿲W習最后一段
這篇課文是總分總結構,課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長再次要求我們養成每天四問的好習慣,請同學們讀一讀,找出關聯詞,想一想有沒有不懂的地方,(每天這樣地問問自己,這樣地激勵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勵和鞭策的意思,進一步理解“每天四問”。
三、總結課文
1.這篇演講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和道德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
2.結合陶行知生平事跡,體會這篇演講的感情。
四、復述訓練:
1.略作準備,同桌試述。
2.指名復述。及時評議,強調要抓住要點,特別是每一問中“解釋原因”的內容。
板書:
陶校長的演講
健康→生命之本實現理想
每天四問學問→前進活力的源泉
工作→培養責任心鍛煉能力
道德→做人的根本國家發展
。畋薏撸ㄩL足進步)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陶校長“每天四問”的具體內容。課上我引導學生重點學習陶校長的第一問,然后歸納學法,“問的什么——為什么要問——提出希望”,由學生自學其它三問。由于結構清晰,內容簡單,課堂上自學效果比較滿意。另外,我補充了陶校長演講的時代背景,更加深了學生對每天四問的理解,明白了陶校長是為了啟發學生鼓勵、鞭策自己,不斷進步,學做“真人”。實踐證明,陶校長的演講對我們班學生觸動很大。
陶校長的演講 篇13
一、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確定
1 教材分析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七單元26課《陶校長的演講》,是陶行知先生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演講稿辭真意切,極有鼓動性,感染性;結構上,按“總----分----總”方式謀篇,以“問什么、為什么問,怎么辦”方式構段,十分整飭。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陶冶情性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2 教學目標
根據新大綱的要求、教材的編寫意圖、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 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其中“韌”字只識不寫),理解生詞;
2 技能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復述課文;
3 情感目標:
a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和復述課文,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b 積極主動的探索新知。
3 教學重點:理解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
4 教學難點:體會句子間的聯系。
二、教法與學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精神,基于腦科學研究的新突破以及中年級學生的特點,我打算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圍繞“學法指導”這一核心,以讀書訓練為經,語言文字訓練為緯,開發全腦為橋,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學生饒有興趣的說、演、讀,來代替教師單一的講、管形式,在藝術的熏陶下激發學生想象,在兼容并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淀的四重境界。
為此,我打算從師生兩方面做好如下準備:
師:小黑板、投影片、錄音帶《雙手和大腦》。
生:搜集陶行知的有關資料(用以擴大預習范圍,降低難點、激發興趣、了解背景)。
三、教學程序
(一)激趣揭題,質疑定標。
揭題板書后,首先在由弱漸強的《雙手和大腦》樂曲聲中簡介陶行知,可以達到消除情緒性學習障礙的目的。
“疑,思之始,學之端”,可以對學生發問:“看到題目,你首先產生那些疑問?”根據學生的疑問,巧妙地交代本課的學習目標。
。ǘ┱w感知,讀中學讀。
詞義的模糊性和概括性決定了語文學習的整體性原則。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應該首先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讀后討論演講的特點和演講稿的格式。通過反復朗讀,做到讀中知大意、理脈絡;讀中查字典、剖形探義,掌握生字詞。
以上為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ㄈ┭形鼋Y構,精讀感悟。
劉勰說得好:“觀文者批文以入情。”閱讀教學中應該像葉圣陶先生說的那樣:“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們可以扣“問”展開,結合學法指導,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指導學生讀中悟情。
1 細讀悟理
。1)整體理層次:做到思之有序。這部分可分三個環節:a 提供自學材料;b 個人嘗試練習;c 小組交流反饋。
根據重難點和第一課時中存在的問題,投影出示自學材料:
自讀“四問”,分組學習,利用列表理清層次后,再抓關鍵詞朗讀體會。
問什么為什么問(結合希望)你將怎樣做
(2)研讀悟學法:讀中解惑悟情。這部分采取教、扶、放的方式,也可分為三個層次:a 導讀“問身體”;b 導學“問學問”;c 自學三四問。
a 導讀“問身體”:
a 交流“問什么”,指導讀好問句。
b 抓關聯詞,解決“為什么問”。具體方法:先出示沒有關聯詞的句子,學生填詞悟理后,再適當引導:要想實現崇高的理想,必需(怎么辦)----------------,否則(會怎樣)-----------------。
c 結合陶校長的“希望”,說說“你將怎樣做”,變被動的接受為主觀上的積極探索。
d 指導朗讀。
e 總結學法:據問題,找句子。
讀句子,劃詞語。
讀詞句,悟情理。
b 導學“問學問”:
a 嘗試自學;
b 交流反饋:1 讀好問句;2 找關聯詞,體會“為什么問”;3 結合陶校長的希望,討論“你將怎樣做”并適當拓展延伸:除了課文上說的,你還有哪些好方法使自己的學問進步?
c 強化遷移:1 讀出自己的體會;2 再次強化總結學習方法。
c 自學三四問:
a 按同樣的方法自學三、四問,作標記準備提出不懂的問題。
b 組織交流:點播關鍵詞,練習課后練習4,談談內容,讀讀課文。
2 精讀悟情
a 任選一問,讀出自己的體會。可以說,可以演,可以讀,也可以背,使每一個學生都嘗到成功的喜悅。
b 組織復述其他“三問”。
以上為第二課時教學內容。
四、總結遷移,形成積淀。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給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可以利用第六小節總結“四問”,幫助學生體會“演講”的感情,并且利用演講等方式,指導讀出這種親切、關切、愛護和充滿鼓動性感情的語句。接著,幫助學生從課文內容和學習方法兩方面進一步總結:誰來說說這節課有什么收獲?然后,進行遷移性訓練:根據文中“四問”,以某一天為例作出回答。
學生提出問題,并且帶著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淺層目標。而帶著疑問走出課堂才是創新型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為此,可以用這樣的問題總結全篇課文:你認為自己這幾節課學得怎么樣?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繼而,根據學生情況做出綜合性總結和評價。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始。我布置的課外作業是:繼續搜集有關陶行知的資料,準備召開“我眼中的陶行知”知識交流會。
五、板書:
總之,我力圖通過以上教學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功能,做到書讓學生讀,問題讓學生提,分析讓學生講,道理讓學生悟,學法讓學生去總結,最終達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學有創造。
陶校長的演講 篇14
今天,上《陶校長的演講》一課,是一篇演講稿。議論文的題材學生很少接觸,不過本課條理清晰,結構分明,語言簡單直白,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不過,細心的學生就會發現課文有好幾處的詞語加上了引號,這些詞語還是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它們分別有什么特殊含義呢?我做了這樣的指導:
1、“健康堡壘”
師:堡壘是什么意思?
生1:指用于防守的堅固建筑物。(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候查字典獲知)
生2:一些打仗片中見過,堡壘很堅固,抵御敵人炮火,不易摧毀。
師:那么“健康堡壘”指什么呢?讀一讀第2小節,聯系課文想一想這個詞在文中指什么?
生交流得出是健康的身體。
2、“公德”、“私德”
師:“公德”是什么?
生:公共道德
師:哪些屬于公共道德?
生交流
師:那“私德”呢?猜一猜。
生:私人的道德。
師:是這個意思,能換個說法嗎?
生:指每個人的道德。
師:對,是指個人的品德修養。我們既要講究公共道德,也要具有高尚的品德修養,這樣的人才是“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3、“真人”
師:從字面上是什么意思?
生:真正的人。
師:那什么樣的人是真正的人?看看上文。
生交流后師小結:真誠,不虛偽的人就是真正的人。
4、鞭策
師:你怎么、“鞭”和“策”分別是什么意思嗎?
生:“鞭”是鞭打,“策”就不知道了。
師:查查字典
生:(查字典)是指趕馬的小棍子。
師:那“鞭策”的意思什么?
生:指用小棍子鞭打。
師:這也只是從字面上理解。那么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請讀句子,聯系“激勵”這個詞。想想為什么要鞭打?
生:也是為了鼓勵自己。鞭策的意思是不斷地督促提醒自己。
字、詞、句、篇、章,這是成文之道。因此,要想理解文章,理解字詞是關鍵。如果直接揭示詞語意思,學生只是機械地接受,可能下次再遇到已經忘記了,我采用聯系上下文、查字典、從字面出發理解引申義這樣的方法,教學生“漁”之道,這樣,今后的學生就不愁沒“魚”釣了。
陶校長的演講 篇15
曉莊師范簡介
《陶校長的演講》綜合資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
2、學會使用關聯詞。
課前準備:搜集有關陶行知的名言。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孩兒們,作為一名學生,作為一個渴望進步的人,怎樣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長足的進步呢?今天,我們將學習的課文,會詳細地告訴你。
揭題:(撕掉26、陶校長的演講演講上的紙)
介紹陶套行知:
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創辦了“曉莊”、“育才”等一批學校,培養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創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為我國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貢獻。
二、初讀課文
出示:這是一篇演講稿,那什么是演講,演講又有什么特點,文章中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是分哪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呢?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子音、讀通句子,作好記號,回答問題。
2、討論理解演講的特點。
(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會議上就某個問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演講的主要特點是真實性和鼓動性。演講的內容貼近生活,講的是真話。演講中帶有強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ㄖ饕劦氖恰懊刻焖膯枴保謩e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談有沒有進步這個問題。)
3、出示詞語
健康 本錢 尋求 崇高 理想 否則 持久 鍛煉 合理 作息 樹立 筑起 堅固 堡壘 造福 專心致志 堅忍不拔
意志力 彼岸 擔任 影響 承擔 值日 值勤 管理 培養 責任心 基礎 穩定 公德 私德 激勵 鞭策
即使……也…… 既要……也要……
三、指名讀課文
1、叫六位同學起來讀課文,其他同學聽他們讀,并思考每一段分別寫了什么?
2、第一自然段提出演講的內容是“每天四問”
第2—5自然段讓學生從“健康”、“學問”、“工作”、“道理”四個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進步。
第六自然段希望學生養成“每天四問”的好習慣。
3、自由讀課文
4、逐段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四、指導寫字
陶、演、煉、彼、穩都是左右結構,左寬右窄;
堡、壘上下結構,上大下小。
陶里面是缸的左半不是“兇”、“金”第九畫是豎折。
煉右邊是不能寫成“東”
板書: 26、陶校長的演講
健康
學問
每天四問 工作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道德
激勵、鞭策長足進步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陶校長的演講第一課時,誰來說說陶校長到底講了
些什么?(陶校長要求我們每天問問自己在“健康”、“學問”、“工作”、“道德”方面有沒有進步)哪你有沒有這樣問問自己呢?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26、陶校長的演講。
過渡:在陶校長的演講中第一問問的是(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
二、精讀課文
。ㄒ唬、講讀第二自然段
1、速讀:思考,為什么要先問這一問題呢?
2、指名回答出示:
因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才有本錢去尋求幸福,實現崇高的理想,否則一切都將是空的。
3、請同學們找一找這句話中的關聯詞:因為……有了……才有……否則……都……
4、請同學們自由讀這段話,你能不能用一個句子,代替“否則”?
5、很好,那誰能用有了……沒有……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有健康的身體和沒有健康的身體的區別呢?
6、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有好的身體真好啊!那怎樣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呢?
7、“兩個離不開”,只有這樣,才能筑起堅固的“健康堡壘”。
8、指導復述,順便歸納學法。
歸納總結剛才我們的學習方法。
a、這一段文章,先是設問,然后是解答,再是希望。
b、我們學習的時候是這樣學的。
、倏辞逶O問的是什么。
、谧x一讀,找出解答。
、蹣顺鲫P聯詞,體會有和沒有的區別。
、苷页鲈鯓硬拍芴岣,標出關聯詞,朗讀理解。
⑤找出陶校長對我們的希望。
⑥讀讀背背,復述。
過渡: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學習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二)、講讀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們來看看設問的是什么?(自己的學習有沒有進步)
2找出解答(因為“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我們是學生,求知四我們的主要任務,有了學問,將來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會。)
3、標出關聯詞:因為……有了……才能……
4、找出怎樣做才能提高,標出關聯詞,朗讀理解
要想自己的學問有進步,就要專心致志,就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認準目標,鉆進去,展開來,
5、希望:這樣我們就能夠到達勝利的彼岸。
6、讀讀背背,復述。
。ㄈ┳詫W課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1、交代方法。
2、學生自學,老師巡視。
3、檢查自學效果:說說這兩段的內容,指名讀,齊讀。
。ㄋ模⿲W習最后一段
這篇課文是總分總結構,課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長再次要求我們養成每天四問的好習慣,請同學們讀一讀,找出關聯詞,想一想有沒有不懂的地方,(每天這樣地問問自己,這樣地激勵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勵和鞭策的意思,進一步理解“每天四問”。
第三課時
一、總結課文
1.逐段朗讀。
2.指名說說第2~5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3.歸納全文大意。
這篇演講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和道德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
4.結合陶行知生平事跡,體會這篇演講的感情。
這篇演講充分表現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懷和愛護,情真意切。
二、讀訓練:
1.自由朗讀,體會感情。
2.指名朗讀,適當評點。
3.集體朗讀,要求讀出恰當的語氣和感情。
三、復述訓練:
1.略作準備,同桌試述。
2.指名復述。及時評議,強調要抓住要點,特別是每一問中“解釋原因”的內容。
3.再指名復述。
四、遷移練筆:
根據文中“四問”,以某一天為例作出問答。
五、板書:
26 陶校長的演講
健康→尋求幸福 實現理想
每天四問 學問→造福社會
工作→培養責任心 鍛煉能力
道德→社會穩定 國家發展
。睢”薏撸ㄩL 足 進 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