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版小學信息技術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第十五課 用logo語言解應用題 教案
[課時]:1節課 [教學內容]: 1.讓小海龜了解白雞問題,循環語句,邏輯運算符構建更復雜的條件判斷,解題過程。 [教學目標]: 1、讓小海龜了解白雞問題。 2、循環語句,邏輯運算符構建更復雜的條件判斷,解題過程。 3、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及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相互幫助的意識; [教學重點]: 解白雞問題。 [教學難點]: 循環語句,邏輯運算符構建更復雜的條件判斷。 [教學準備]:電子課件、多媒體電腦室 一、導入 師:小海龜不僅擅長繪畫,而且能寫會算,還會彈奏樂曲,真是多才多藝。現在,再看看小海龜解應用題的本領。中國古代數學歷史上著名的“白雞問題”,用我們學過的那點數學知識,很難做出來,而請小海龜幫忙,那就太簡單了。不信,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二、新授 活動一:“白雞問題”其實是一道三元一次不定方程組的求解問題,可惜我們還沒學過它的解法。不過,幸好這道題還可以有一種最笨的解法——窮舉法。 師:出示課件 要求:100錢買100只雞 公雞 5錢/只 母雞3錢/只 小雞3只/錢 如何完成任務呢? 設變量解題: 公雞 設為x 做多可買20只,即x的大小0——20 母雞 設為y 做多可買33只,即y的大小0——33 公雞 設為z 做多可買100只,即z的大小0——100 logo語言中要小海龜認識就要用循環語句實現窮舉來解決問題,寫成: for “變量初始值 終止值 [命令列表] 步長 for “x 0 20 for “y 0 33 for “z 0 100 組合起來:for “x 0 20 [for “y 0 33 [for “z 0 100[···]]] 用邏輯運算符構成更復雜的條件判斷來縮小循環。 因為要求必須:“百雞”和“百錢”兩個條件同時成立,所以logo語言提供了三種邏輯運算符: (1)and (2)or (3)not and和or運算符后面的條件表達式至少要有兩個,而not后面卻只能有一個。 if and :x+:y+:z=100 :x*5+:y*3+:z/3=100 then (pr :x :y :z) 有了這些分析,編寫完整的解題過程就輕而易舉了。 to baiji for “x 0 20 [for “y 0 33 [for “z 0 100[if and :x+:y+:z=100 :x*5+:y*3+:z/3=100 then (pr :x :y :z)]]] end 執行一下吧,小海龜居然給出了4個結果,這與張爺爺在一千多年前的解答完全一致,真不知道大數學家和計算機哪個更厲害。 師:其實不用邏輯運算符也能解出此題,大家不妨試一試。 活動二: 請生討論分析,并相互交流,完成創作天地中的問題。 教師巡視,挑選幾個完成的同學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