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飛機
第四周:
a、組小報的展示(各小組派代表在全班展示、講解小組作品,其余學生點評。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航天飛機相關知識的講解,小報制作技巧的講解。在展示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其他小組的制作內容和制作技巧。)
b、集體評價(全班同學根據評價量規一起為各小組打分,讓各小組成員知道自己的優缺點,也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附教案:
教學內容:組小報展示
教學目的:
1、通過組小報的展示讓各小組不僅可以更好的掌握自己這組所負責的知識點,而且可以了解其他各組所負責的知識,從而了解有關航天飛機的各方面的知識。
2、在展示過程中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制作步驟,特別是自己獨創的部分,讓全班的同學共享,豐富大家的制作技巧。
3、通過各小組的互相評價,使各組的知識面能夠互補,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也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4、通過展示和評價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調動學生的創作欲望。
教學重點:
1、各小組的獨立展示,并通過展示規范、提煉航天飛機的知識點。
2、規范小報制作中各細節的操作步驟。
教學難點:
通過展示,評價,小結等手段,使學生更好的吸收航天飛機的知識和電腦小報的制作技術。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出要求
各小組上講臺通過投影展示小報,要求人人有話講;
先出示小報的主題;
展示內容包括小報內容及制作方法兩步驟,既要讓別人了解小報中有關航天飛機的知識點,又要讓別人掌握你的制作方法;
而在座位中聽的同學,則要找出他的優缺點,和能給自己提供幫助和提示的地方,也包括上述兩方面。
二、各組準備30分鐘
在學生準備的過程中,教師提供適當的幫助和引導。
三、展示及評價
(一)第一小組:航天飛機的歷史
展示結束后教師提問:
1、這份小報告訴了我們哪些知識?
(1981年4月21日,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在美國升空。要求學生掌握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飛機的名稱,升空時間和地點。了解航天飛機的近幾年的發展。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2、在技術上又有哪些特點值得我們借鑒?
3、根據評價量規集體打分(見后表)
(二)第二小組:航天飛機的基本構造
1、這份小報告訴了我們哪些知識?
(航天飛機包括:機身,外掛燃料箱,助推火箭等,及各部分的功能)。
2、在技術上又有哪些特點值得我們借鑒?
3、根據評價量規集體打分(見后表)
(三)第三小組:航天飛機的運行過程
1、這份小報告訴了我們哪些知識?
(航天飛機靠助推火箭升入太空,完成任務后,靠飛機本身的發動機返回地球。主要包括:升空,火箭返回地面,燃料箱脫離,進入軌道,工作,返回,著陸。掌握升空及著陸的方式。)
2、在技術上又有哪些特點值得我們借鑒?
3、根據評價量規集體打分(見后表)
(四)第四小組:航天飛機幫助人類完成的工作
1、這份小報告訴了我們哪些知識?
(航天飛機能發射和回收各類人造衛星;能利用航天飛機修復宇宙空間站。)
2、在技術上又有哪些特點值得我們借鑒?
3、根據評價量規集體打分(見后表)
四、修改各組的小報。
五、上傳小報和素材到教師機,以備下節課使用。
第五周:
個人小報制作(讓每位學生都訓練到位,并且使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對航天飛機的各方面知識有個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