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作息時間表——制作規則表格》導學案
(1)提出任務:制作讀書調查表。
課件出示讀書調查表范例,引導:我們可以怎樣制作這個表格呢?
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如:先輸入標題,再創建表格,然后輸入文字,最后再對表格進行調整,使其適應紙張大小等。
(2)接著,學生便在愉悅的氣氛中開始了自己的創作。
(3)作品展示,分組評價。
[這個環節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也是把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的一個過程,在布置任務的起始階段,引導學生說說怎樣制作,可以使學生在頭腦中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全面回顧的過程,使知識在應用于實踐時得到升華。]
(四)拓展應用,個性創造
(1)課件出示套用格式(美化表格)范例,提出任務:這些表格美嗎?快把自己的表格也來美化一下吧!
(2)教師簡單介紹自動套用格式的方法,學生創作。
(3)交流展示學生作品,課堂上不能完成任務的學生可以課后創作。
[這個環節是課堂實踐活動的延伸,是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準備的?梢耘囵B學生的探索能力,開拓視野,并為下堂課用其它方法美化表格埋下伏筆。]
(五)歸納總結,完成構建
(1)學生說學習收獲、發現與設想。
(2)分組評選,進行自評、互評。
(3)教師總結鼓勵。
[學生通過自評、互評來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完善自我、培養自我。分組評選,是為了降低學生挑戰的難度,激勵學生進步。]
(六)生活觀察,開闊視野
生活中還有哪能些地方用到了表格?[課件展示]不規則的表格。這些表格也是我們經常見到的,你能發現它們跟我們今天學會制作的表格有什么不同嗎?很多不規則的表格,同學們課后可以去搜集一下。
想一想,怎樣制作出不規則的表格呢?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嘗試一下!我們將在下一節課中學到相關的知識。
[結束課程時提出的任務,將學生對本課的興趣引向課外,也是對下節課要講的制作特殊表格的任務作的一個鋪墊;對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將本單元的學習推向了一個高潮,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直接延續到緊隨其后課程中。]
結束語:以上教學設計的目的,主要是想讓學生不但能通過學習信息技術學到電腦的操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利用這種技巧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八、設計理念:
1、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并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我創新),獲取信息,掌握操作。
2、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在每一個任務拋出的時候,都創設了許多適當的情景,以此讓學生在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
3、分層教學的實施。怎樣照顧到學生個體差異性,使得每一位學生在教學活動都獲得個體的發展。
九、教學反思
信息技術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必須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論為指導,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探索適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與學的新策略和新模式來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尤其是其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好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來自主的參與教學,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學人際關系,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人;可以使課堂充滿活力,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使學生智力得到較好的發展。教學過程中還要重視學生的展示、討論、交流、互助等合作探究的形式。教師在此過程中以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為目的,適當的引導討論方向。讓學生在參與中學會學習,主動研究,在參與中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并通過師生交流評價的互動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學習,達到自主構建知識的目的,實現學生主動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