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 課題一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2.口算。3+2= 4+5= 6-4=30+20= 40+50= 60-40=3.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注意:若有學生把右圖的算式列為4+3=7,教師應讓學生講清道理。電腦演示:這么多難題都沒有難住你們,看來,你們已經掌握了今天的知識。希望你們能釣到許多許多的魚!不過,你們可要牢牢的記住,只有得數等于40的路,才是回家的路!花花拿著魚竿和水桶來到了小河邊,一條大魚游了過來。誰能幫花花算出魚身上的得數,誰就能釣出這條魚。電腦演示:70+20 20+30 70-300+80 80-50 100-20不知不覺,太陽就快落山了,讓我們和花花一起趕緊回家吧!哪條路才是回家的路呢?花花正在犯愁的時候,突然想起了媽媽的話,得數是40的路就是回家的路。請同學們算一算,哪些式子的得數是40?(學生活動)四、評價體驗你學到什么?教學設計說明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是在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的,這樣安排,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相同單位的數可以直接相加、減的認識,為后面學習任意兩個數相加、減打基礎。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本課的教學設計大體分三個層次:第一,以實際情境提供計算題,并呈現多種計算方法。第二,讓學生討論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脫離直觀手段,讓學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數。這樣安排,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提出有關的計算問題,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由動手操作、觀察、交流,依*動作和實物思考,到脫離實物思考,遵循了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有利于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專家評析
整十數的加、減法是進一步學習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屬于計算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之一,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為了將其教學目的落到實處,劉老師在執教本節課時力爭做到了以下幾點。
1.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計算,培養學習興趣和計算意識。
“計算”常與“枯燥”、“機械重復”相連,這是由傳統數學教學上的缺陷造成的。計算的知識是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的,原本是十分生動的數學活動。本課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使計算教學成為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既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又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養學生遇到問題能夠從數量上進行觀察和思考的興趣與習慣,促使學生形成初步的計算意識。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課程標準認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這一過程中,教師創設了有意義的問題情境和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在動腦觀察中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與同伴進行交流。進而,引導學生思考計算方法,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組織好練習,進一步培養計算能力。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要達到這個目標,除了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還需要組織好練習。因此,本課的練習設計注意到了這樣幾點:a.講究練習的形式;b.多進行口頭練習;c.突出難點,講究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