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果子教學設計
意外二:生活延續精彩
在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遇見過哪些用減法解決的事時,學生沒有僅僅局限于一步減法的數學問題,而是延伸出了連減兩步計算的數學問題。比如一位同學說“爸爸有兩塊餅干,分給我一塊,又分給弟弟一塊,爸爸還有幾塊餅干?”又比如一位同學說“我有10個桔子,第一次吃了5個,第二次吃了5個,我還有幾個桔子?”雖然這一節課的內容還僅僅是減法的起始課,但我們難道不能為學生有這樣豐富的生活經驗而使數學知識得以這么順利的延伸而喝彩嗎?可謂二喜。
意外三:錯誤生成精彩
在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這一環節中,本來看圖應列出算式3-1=2,可有一位學生說1-3=2,我不急于讓學生分辨算式是對的還是錯的,而是先讓學生說說說昨天我們學了什么內容,學生說加法,那我說在加法中我們知道交換兩個數的位置,計算結果還是一樣的。那么在減法中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現象呢?有一學生說從1個里拿不出3個,于是我讓學生上來擺一擺,學生馬上發現這樣是行不通的。于是我及時補充說并不是我們發現的一些現象在什么時候都能行的,所以我們一定要通過驗證才能肯定自己的想法。從中讓學生認識到數學是嚴密的,需要我們不斷實踐才能使其變得更完美。在這一環節中,通過想一想、比一比、動手分一分等活動,讓學生進一步區分加法與減法的區別,可謂又一喜。
“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就像在我們的數學學習中,只要我們的教師不斷地引導學生去思考,尊重學生的思維,并允許學生出現不同的錯誤,讓錯誤成為知識生成的出發點,那么我們的數學課堂生成的驚喜會越來越多,精彩也就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