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一冊全冊教案2
2、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校園的美麗與可愛,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
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教學問題。
教學準備:觀察校園,身邊的事物。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讓學生介紹自己的校園。介紹自己喜歡的活動。
2、想一想從中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3、引導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加以討論。
二、新課教學
1、觀察課文中的插圖。
2、進行獨立思考。
3、引導學生根據圖意提出各種教學問題。
4、自己解決問題。
5、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6、提出問題給予評價。
7、適當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三、實踐活動
讓學生到校園里走一走,找一找有關的數學問題,然后進行交流并嘗試解答。
四、分類
單元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3、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
知識技能目標:
1、能按照給定的標準選擇某個標準(如數量、形狀、顏色)對物體進行比較、排列和分類;在比較、排列、分類的活動中,體驗活動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2、能對簡單幾何體和圖形進行分類。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內容:整理房間
教學目標:
通過活動,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滲透愛勞動、愛家庭的教育。
教學重點: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水彩筆、各種學具
教學方法:活動參與
教學過程:
一、整理房間
1、出示圖:
這是小明的房間,看到小明的房間,你想說什么?
2、假如你是小明,你準備怎么整理房間?
3、根據你的想法自己動手圈一圈,畫一畫,把同類的東西放在一起。
4、說一說你是怎么整理的,為什么這樣整理。
二、鞏固練習
1、把會飛的動物涂上顏色
(1)學生自己觀察,明確題意;
(2)獨立完成;
(3)評析。
2、在水果下面畫√,蔬菜下面畫○。
(1)明確題意:
看看第2題圖上有什么,可不可以給它分類。
說說這樣分的理由。
(2)完成練習
3、分一分
(1)看題目:
說圖上有些什么,按照什么要求給它分類。
(2)分一分,歸歸類。
(3)校對,評議:
玩具:⑵⑸⑿
文具:⑶⑷⑹⑺⑼
服裝鞋帽:⑴⑻⑽⑾
三、實踐活動
自己整理自己住的房間,回來交流整理的方法。
看誰最愛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