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數學下《第四單元 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B
課題三 練習
課型:練習課 授課時間:第 周第 課時
教學內容:練習七的練習、生活中的數。
教學目標 :
1、鞏固前面所學的讀數、寫數的知識。
2、熟練地讀寫100以內各數。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 請你按要求數數:
(1) 從31數到42。
(2) 從89數到100。
(3) 從99數到90。
(4) 數出50后面的7個數。
(5) 數出66前面的8個數。
2、 聽老師讀數寫數:
二十八 三十七 四十九 一 百
七十七 五十四 三十二 二十一
六十八 五十一 三十三 九十六
二、練習七 :
1、 第1題:這是一道數數題。
指名讓學生數出本班同學的人數。
2、第2題:這是一道估數題。
先讓學生估計一下一共有多少個皮球,說一說你是怎樣估計的?再讓學生數一數,看看自己估計的差多少,并說一說怎樣數比較快?
3、第3題:這是一道數數題,數出指定數的后面的五個數。
讓學生同位兩人合作完成,教師抽查。
4、第4題:這是一道以游戲形式復習數的組成的練習題。
讓學生說一說這道題的要求。獨立連線,指名說一說怎樣幫助小動物找家的
2、 第5題:找出數學課本的第23、36、50、79、87、100頁。先摸摸50頁有多厚,再摸摸一百頁有多厚,以增強學生的數感。
3、 第6題:這是一道寫數的題。
教師讀數,學生獨立寫數,指名板演。
4、第7題:這是一道按順序填數的題。
要求學生先想一想數序列化,再填數。口答訂正。
5、第8題:這是一個猜數游戲。
猜一猜,我卡片上的數是幾?
三、生活中的數:
1、 2000年奧運會我國取得28枚金牌。
2、 今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3年。
3、 公共汽車準乘56人。
4、 想一想: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的數量能用100以內的數來表示?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 布置:
板書設計 : 讀數 寫數
10個 十是100
10個一是10
2個十是20
課后小記:
課題四 數的順序 比較大小
課型:新授課 授課時間:第 周第 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38~40頁。
教學目標 :
1、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掌握比較兩個數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根據數位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培養學生探究的樂趣,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重點:掌握比較兩個數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學準備:教師:教學掛圖;學生:學具中的百果圖、各種100以內的數位表。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 數數:從77數到100;從63數到56。
2、 寫數:三十六 四十八 五十二 七十五
二、自主探索:
1、 數的順序。
(1) 觀察100以內百數圖(課本上),想一想這些數的排列有那些特點?
(2) 學生獨立填滿表中空格,重溫100以內各數的順序。然后兩人一組,進行找數活動。可模仿小精靈聰聰和明明的提問,采用互問互答的方式找數。
(3) 按第1題的要求給指定的數涂色。在涂色活動中加深對數位意義的理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4) 進一步探索百數圖的排列規律。讓學生4人一組,利用手中的其它百數圖進行。找出規律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2、 比較大小。
(1) 出示39頁主題圖:左邊母雞一個月下28個蛋,右邊母雞一個月下26個蛋,比一比,哪只母雞下蛋多?
讓學生交流不同的比法。
(2) 比較學生的各種比法,引導思考:“如果沒有雞蛋圖,怎樣來比較兩個兩位數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個比較方便的比較方法呢?”由此引入比較用計數器表示的兩個數的大小的問題。
(3) 學生四人一組,用計數器擺出例8左圖中的兩個數38和45,然后想一想:怎樣比,就能很快知道哪個數大?哪個數小?再用同樣的方法比較右圖中32和30的大小。
(4) 引導學生歸納比較兩個兩位數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這個兩位數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再看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則這個兩位數就大。
三、練習:
1、 39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應用學到的方法比較兩個兩位數的大小,在圓圈里填上“>”、“<”、或“=”。訂正時說一說比較的方法。
2、 39頁的思考題。
討論一下,小兔手里的卡片應該怎樣放?為什么?指名說一說。
答案:38 <58< 60< 79< 98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作業 布置:
板書設計 : 數的順序 比較大小
28>26
39<45
32>30
課后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