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國標本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四、 綜合實踐運用。
1、 做期末復習的第13題。(看誰先跑到終點)可以分小組比賽,看哪一組做的對,做的快。比賽一次,每組做一條跑道上的題。經過四次,則每組可全部練完。
2、 做期末復習的第14題。(不計算,比一比在得數大的算式后面畫“√”。)這題通過比較確定得數的大小,可以初步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體會每道算式之間的聯系和估算的方法。練習時要強調“不計算”,只是通過已知數的比較得出結論。
五、 課堂總結。 (略)
課題:期末復習(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4頁。
教學目的:通過復習,使學生能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提高、發展,增強運用知識的能力,加深對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一張紙、小黑板、掛圖、數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 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做期末復習的第15題。用一張紙你能卷出一個圓柱形紙筒嗎?可以怎樣卷?(這紙可以橫著卷,也可以豎著卷,意在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體會方法的多樣性。)
三、 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做期末復習的第16題。(可以根據樹苗大約有多少來估計,也可以按“還差很多”來估計,從而知道選“16個”比較合適。這里重視的不只是估計的結果,更在于估計的過程和估計時的思考。)
四、 綜合運用解決實際問題
做期末復習的第17—19題。
第17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是否放得下的問題。可以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盡量發表意見,說得在理就要鼓勵。
第18題可以先討論,再交流,要突出“每人發一個面包”。所以買第一、三盒最好,買第二、三盒也是可以的。
第19題的答案不只能填一個數。讓學生討論□里的數在什么范圍內,體會答案不惟一。
五、 課堂總結(略)
期末復習(5)
教學目的:在學生復習了20以內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之后,進行相應的計算練習,加以鞏固強化。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試卷形式)
計算練習
1、在( )里填數。
9+( )=12 10-( )=0
5+( )=15 ( )+( )=17
2、在○里填上">"、"<"或"="。
8+4 ○ 14 17-10 ○ 3+4 7 ○ 13-10
7+4 ○ 7-4 9 ○ 9+3 10-6 ○ 6-6
3、用 6 、 9 、15 組成四個算式。
( )○( )=( ) ( )○( )=( )
( )○( )=( ) ( )○( )=( )
4、填數。
7 +8 → □ – 5 → □ 10 – 3 →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