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國標本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問:用什么方法計?如何列式?你是怎樣算的?請你說給大家聽?
二、鞏固深化
1、完成第75頁的第二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最后教師指名說算法。
2、找朋友。
完成第75頁的第1題。
3、比較大小
讓學生先在書中完成,然后再全班集體訂正。并說一說:你是怎樣填的?為什么要這樣填?
4、數學游戲
數學游戲學生自由的完成。
課題:認鐘表
教學內容:一年級上冊第76~77頁。
教學目的:
1、初步認識鐘表面,會看鐘表面上的整時數,能判斷鐘表面上接近某個整點時刻大約是幾時。
2、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有規律作息的良好行為習慣和珍惜時間的思想意識。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創造能力、合作和競爭意識。
4、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重點:會看鐘表面上的整時數。
教學難點:能判斷鐘表面上接近某個整點時刻大約是幾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鐘表面、小黑板、手表、鬧鐘、電子表、手機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發學習愿望。
(多媒體演示錄音)猜鐘表。出示課題:認鐘表。
二、 聯系生活,感知鐘表面
1、 生活中,你見過哪些鐘表呢?(生答)
2、 看鐘表店的錄像。請他們來我們班做客。(出示鐘表圖)
3、 演示鐘表面,揭示:時針和分針。
4、 時針和分針有什么不同?
三、 依托經驗,認識整時刻
1、 認識整時刻數。了解怎樣的時刻為整時數。分針和時針各為怎樣。
2、 電腦演示整時數的練習。
四、 自主探索,判斷大約幾時
1、 認識了整時數,再來認識一下大約幾時。了解怎樣的情況為大約幾時。分針和時針各為怎樣。
2、 電腦演示大約幾時的練習。
五、 寓練于樂,寓練于生活
1、 講故事。(滲透時間概念)
2、 提問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時間。
3、 觀察土,了解圖意。
4、 你還有什么問題?
六、 總結拓展,體驗創造的樂趣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本領?請你設計一個鐘表,送給時間老人。
課題:9加幾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8~79頁。
教學目的:使學生從實際情境里理解計算20以內進位加的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小棒、小黑板、數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出示掛圖)
二、 教授新知
1、 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實際情況,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2、 教學時,可用圖片代替桃來進行操作,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己想想怎樣算出一共是多少,說出是怎樣算的。
對“湊十法”可以適當引導、啟發:怎樣能清楚地看出一共是十幾?讓學生先想到湊滿十。
對本題的教學,既要體現算法多樣化,又要適當突出和提倡使用“湊十法”。
三、 實際操作
1、 試一試的教學。
2、 想想做做的教學。(1~5題)
四、 知識總結
五、 能力檢測
9+4 9+3 9+8 9+7
9+6 9+9 9+5 9+2